白求恩大夫[1964年電影]

白求恩大夫[1964年電影]

《白求恩大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1964年聯合拍攝的人物傳記電影,由張駿祥、李舒田、高正執導,譚寧邦主演,村里、英若誠、吳雪、楊在葆、田華等出演,於1977年正式上映。 該片根據周而復的同名作品改編,講述了加拿大醫生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戰事業貢獻出生命的故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勞工進步黨黨員,著名外科醫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白求恩從西班牙馬德里前線回到美洲,在加拿大和美國旅行演講。在國際援華會的支持下,他立即組成了一個醫療隊,決定來華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

1938年初他遠渡重洋,突破重重阻撓,到達延安,並在同年6月進入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這裡,白求恩被任命為軍區的醫藥顧問,受到根據地幹部、戰士和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中國電影《白求恩大夫》(1965)劇照 中國電影《白求恩大夫》(1965)劇照

剛剛安頓好,白求恩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在很短的時間內,對軍區所屬醫院進行了視察。他發現這裡的情況比想像的還要差,沒有正規醫院,沒有正規手術室,缺乏有技術的外科醫生,缺乏必備的醫療器械。為了解決這些困難,白求恩首先向軍區司令員請示,辦一個示範的後方醫院,調各分區最好的醫生來加以訓練。然後,他又寫信讓加拿大的朋友寄一些醫療器械。 在訓練班,白求恩自己撰寫講義,向學員們認真傳授外科手術的技術。學員們雖然文化水平較低,但十分刻苦,因此,也增加了白求恩的信心。經過培訓,軍分區各醫院醫生的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白求恩還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到最前線為傷員做手術。

一次,三五九旅在山西靈丘打一個比較大的伏擊戰。白求恩率醫療隊奔赴前線,在一個破廟裡,白求恩布置了一個手術室,為傷員做手術。徐連長負重傷,失血過多,白求恩抽自己的血為徐連長輸血,挽救了徐連長的生命。眼看炮火緊逼破廟,有的炮彈就落在廟的附近。白求恩仍堅持做完最後一個手術,才撤離。

白求恩在這裡看到了許多奇蹟發生,許多外界不了解的事情。他希望把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的情況,告訴全世界的人民。他決定回加拿大一趟,軍區開了歡送會,童秘書、方大夫送白求恩到小河邊。突然遠方傳來緊急集合號聲,白求恩停下腳步決定暫時不走了,覺得這裡更需要他。白求恩又上前線了,並轉戰各處,最後參加了著名的黃土嶺戰役。

在前線的臨時手術室,白求恩正在做一個手術,敵人突然進行猛烈的進攻,方大夫勸白求恩趕快撤離,白求恩說這是一個腹部手術,一定不能耽擱,否則有生命危險。他堅持做完了手術,但在手術中手指卻被劃破。後來回到醫院,白求恩又堅持做了兩個手術,不慎手套破了,手被感染,他不幸患上血液中毒症。由於根據地醫藥缺乏,白求恩經搶救無效,不幸病逝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譚寧邦白求恩
村里方兆元
英若誠童秘書
邢吉田於部長
吳雪司令員
楊在葆徐連長
陳立中孟奶奶
田華老馮
何立己小邵
師偉賈護士
仲星火老張

職員表

製作人徐進
導演張駿祥(總導演)、李舒田、高正
編劇張駿祥、趙拓
攝影吳印鹹(總攝影)、馬林發、寇紀文
配樂呂其明
剪輯朱朝升
美術設計韓尚義
造型設計樂羽侯
錄音吳江海
指揮姚笛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插曲
曲名作詞作曲
《游擊隊歌》賀綠汀賀綠汀

幕後花絮

為了扮演醫生方兆元,演員村里到醫院體驗生活兩個多月,光在手術室里就呆了一個多月。他天天參加手術,不僅觀看了手術,還學會了打結縫合、遞器械等技能,而且像真正的大夫一樣天天“查房”“值班”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
1978年義大利墨西拿電影節評審會榮譽提及《白求恩大夫》

幕後製作

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親自撰寫《紀念白求恩》一文,給予白求恩極高的評價:“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並肯定白求恩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964年,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吳印鹹參加拍攝了電影《白求恩大夫》,這也是吳印鹹最後一次親自拍攝電影。

為了拍攝好這部影片,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除了極其認真地進行試片外,還根據每一場戲的劇情變化,設計了一份“攝影總譜”,在其中標明了劇情發展的狀況,包括高潮、低潮和一般場景,以及處理手段和光線色彩運用等。

拍攝《白求恩大夫》時,為了保證影片的質量, 65歲的吳印鹹每場必到,站在凜冽的寒風中一絲不苟地指揮著,直到當天的拍攝工作圓滿完成,才與攝製組的同志們一道離去。

影片上映後獲得廣泛好評,一致認為《白求恩大夫》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行動,揭示了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對自然景物及環境氛圍的渲染,烘託了人物性格的發展過程,使白求恩大夫的形象既高大偉岸又樸實可親,是我國銀幕上成功的人物傳記之一。

電影《白求恩大夫》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與上海電影製片廠聯合攝製,因為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限制,影片只拍了後四章,而無法完成第一章有關描寫白求恩在加拿大和西班牙的事跡。

1965年1月,江青看了樣片,說“這個題材根本不能拍。毛主席已經寫了文章了,你們還想怎么樣?”就這樣,此片被一直束之高閣。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經過一些整理,該片終於在1977年國慶公開放映。

影片評價

電影片段 電影片段

該片在表現戰爭年代時,卻很注意生活情趣,設計了吃水餃、拍照片、逗小狗等洋溢著生活氣息的細節。雖然著墨不多,但是每一細節都落在人物性格刻畫和歌頌軍民漁水情上,錯落有致,頗具匠心。這些生活細節的表現沒有損害白求恩的藝術形象,反而豐富了人物性格。該片滿懷激情地表現反侵略戰爭的正義性,《游擊隊之歌》先後兩次圍繞著人物,構成某種別有詩意的意境 。 (《當代電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