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溝組

Baiyanggou Fm,本組最初曾被前人歸屬於下古生代,1959年祁連山科考隊,曾認為屬寒武—奧陶系的一部分。

地層名稱:白楊溝組

地層名稱(英文): Baiyanggou Fm

階代碼:Z

地區代碼:10

命名:

甘肅地質局第二區測隊五分隊1977年命名,其命名剖面位於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青鄉白楊溝東山。

沿革:

本組最初曾被前人歸屬於下古生代,1959年祁連山科考隊,曾認為屬寒武—奧陶系的一部分;1974年甘肅區測二隊湯光中等首次提出震旦系白楊溝群。1977年該隊五分隊所著《北祁連震旦亞界的初步劃分》一文首次公開發表上述名稱,並劃分為上、下兩個岩組。邢裕盛等(1989)改為白楊溝組,時代仍歸屬於震旦紀。

特徵:

該組分為上、下兩個岩(亞)組,下岩組為灰紫色冰磧-巨礫礫岩(雜礫岩)、雜色片狀鈣泥質膠結的冰磧礫岩和灰色角礫岩;上岩組下部為灰紫色、灰綠色砂質板岩與角礫狀灰岩互層;上部為淺黃色、紫灰色薄層泥質灰岩與泥鈣質、砂質板岩互層夾細砂岩與薄層鐵礦層及粉砂岩。大部分研究者認為,本組下岩組礫石中具冰川擦痕及壓坑等,屬冰川沉積。亦有人認為部分為冰水沉積。目前在該組尚未發現化石。它分布於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北大河兩岸的二道溝口、白楊溝口至小柳溝西北一帶,其頂界未出露,底部與下伏青白口系大柳溝群為不整合接觸。厚936—1270m,其下岩組一般為364—935m;上亞組為140—335m。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范國琳

作者1:邢裕盛

年份1:1989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