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鎮

白帝鎮

白帝鎮位於奉節縣城東部,瞿塘峽口,長江北岸,距新縣城20公里,境內草堂河在白帝城處匯入長江。縣內東與草堂鎮接壤,南跨長江與永樂鎮對望,西與白帝城風景區相接,北與汾河鎮緊鄰。白帝鎮境內現有市縣級公路15公里,鄉道26公里,村級公路231.39公里,村村通公路。渝巴路東西向通過轄地,是連通新縣城和巫溪縣的主要通路;萬宜高速公路建成後,境內全長6.8公里;奉溪高速公路建成後穿過九盤等3村。

基本信息

白帝鎮白帝鎮
白帝鎮位於奉節縣城東部,瞿塘峽口,長江北岸,距新縣城20公里,境內草堂河在白帝城處匯入長江。縣內東與草堂鎮接壤,南跨長江與永樂鎮對望,西與白帝城風景區相接,北與汾河鎮緊鄰。白帝鎮境內現有市縣級公路15公里,鄉道26公里,村級公路231.39公里,村村通公路。渝巴路東西向通過轄地,是連通新縣城和巫溪縣的主要通路;萬宜高速公路建成後,境內全長6.8公里;奉溪高速公路建成後穿過九盤等3村。

概況

白帝鎮白帝鎮
依託長江運輸航線上,通訊網路建設基本完備,電力供應基本有保障。近年來,多方籌建,逐步改善生活、生產用水條件。現有B級水庫4個,總容量為8.9萬立方米,山坪塘29個,總容量6.3萬立方米,水池108口,總容量5.4萬立方米。

全鎮轄19個行政村,173個社,57000人,屬於奉節第二大鎮,幅員面積141.3平方公里,耕地33923畝,園地8773畝,林地106355畝。2007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5727萬元,同比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2988元,同比增長17.1%。白帝鎮自然條件十分優越,主要是以“能源”、“臍橙”、“畜牧”、“勞務”、“旅遊”、“商貿”六大支柱產業為主,煤炭年產量為50萬噸,年產值超過1億元,建有優質臍橙園1萬畝,年產臍橙1.2萬噸,實現年產值超過4000萬元,牛羊禽畜與日俱增,年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勞務年輸出超過1萬人,實現勞務純收入4000萬元,商貿流通頻繁,商品流通金額超過2億元,現有茶園300多畝,年產值500萬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八陣遺風、紫陽城舊址、杜甫墓碑,特別是著名的赤甲山和清澈的草堂湖極具開發價值。

白帝鎮黨委、政府與全鎮人民一起,負重拼搏、開拓創新,著力推進鎮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白帝鎮位於奉節縣東部,距縣城20千米。東與草堂鎮接壤,南跨長江與永樂鎮對望,西與白帝城風景區相接,北與汾河鎮緊鄰。面積141.3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2007年)。轄浣花、紫陽、八陣、石廟、坪上、黃連、香山、龍井、大灣、前進、橋灣、黑岩、袁梁、興家、長嶺、百梯、九盤、雞山、廟埡19個行政村,173個社。鎮政府駐浣花村。萬宜高速公路、奉溪高速公路、渝巴公路過境,緊臨長江黃金水道,草堂河在白帝城處匯入長江。旅遊景點有白帝城、瞿塘峽等。
[代碼]500236117:~200浣花村 ~201紫陽村 ~202八陣村 ~203石廟村 ~204坪上村 ~205黃連村 ~206香山村 ~207龍井村 ~208大灣村 ~209前進村 ~210橋灣村 ~211黑岩村 ~212袁梁村 ~213興家村 ~214長嶺村 ~215百梯村 ~216九盤村 ~217雞山村 ~218廟埡村
[沿革]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鎮。民國初屬頭字鄉,1940年置草堂鄉,1959年建白帝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103.5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關廟、白帝、紫陽、大橋、涼冰、八陣、坪上、茶盤、店子、石廟、瞿塘、浣花、黃蓮、邵家、叢樹、銀洞、香山、魯家、西岩、前進、龍井、獨樹、華家、大灣24個行政村。?年析出設立前進鄉。
2003年,瞿塘村、白帝村、關廟村劃歸永安鎮管轄。調整後,白帝鎮面積42.73平方千米,總人口1.2872萬人,轄5個村委會,政府駐地浣花村。2004年,區劃調整後的白帝鎮:轄原白帝鎮、前進鄉、新城鄉、九盤鄉,共19個村委會,面積142.83平方千米,總人口56330人,政府駐地在浣花村。
附:新城鄉 [沿革]三峽工程移民搬遷鄉。1940年屬寂靜鄉,1950年置新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於奉節縣北部,距縣城7千米。1997年,面積36.6平方千米,人口1.8萬。梅溪河流經鄉境,省道奉(節)(巫)溪、奉(節)雲(陽)公路過境,轄興農、長嶺、百梯、高穴、袁梁、堰溝、萬年、橋灣、森林、金盆、白瓦、黑岩12個行政村和龍潭沱1個居委會。 2003年,將新城鄉的金盆村、萬年村、森林村一組劃歸永安鎮管轄。調整後,新城鄉面積33.53平方千米,總人口1.7961萬人,轄6個村委會,政府駐地袁梁村。2004年撤鄉。
附:九盤鄉 [沿革]2004年撤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