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內幕

白宮內幕

白宮內幕,(美國)斯科特·麥克萊倫著,譯者江唐、丁康吉,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白宮內幕

布希聽聞此書出版後“深感失望”,白宮前發言人麥克萊倫到底揭了布希哪些老底?

本書作者斯科特·麥克萊倫是一路跟隨布希從得州到白宮的嫡系人馬。任職白宮首席新聞發言人期間,麥克萊倫經歷了美國現代最具挑戰性和爭議性的歷史時期。他不斷見證著布希任內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真相,也見證了這些事件如何給布希任期造成異常慘重、無法挽回的損失。

本書勇於揭短、一針見血,始終堅持從一個獨特視角審視布希政府內部的政壇大佬們,審視他們的戰略決策,審視他們的所作所為,包括“9·11”事件、“特工門”、向伊拉克開戰、兜售戰爭以及卡特里娜颶風災難等等,不一而足。

麥克萊倫長期追隨布希左右,本書體現了他對布希及其施政理念的看法,描述了白宮的運作機制,闡釋了白宮各項施政目標、工作重心的確立過程,還深入剖析了布希核心幕僚的政治人格和施政角色,這些幕僚包括被稱為“布希的大腦”的卡爾·羅夫白宮辦公廳主任安迪·卡德、總統諮詢顧問凱倫·休斯、國務卿賴斯和副總統切尼等。

更為重要的是,麥克萊倫還入木三分地刻畫出美國政治生態不斷惡化的原因所在。他深有體會,華盛頓政壇的欺騙文化已經從根本上侵蝕了布希政府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一反“政治常態”的視角,從日常工作出發——包括輿論造勢運動、外宣口徑管理以及政治事件報導,都提出了變革建議,試圖糾正華盛頓的欺騙文化。

最後,麥克萊倫放眼未來,在美國人民準備下一屆總統選舉的當口,著力探討了布希政府留給美國人民的警戒和啟示。

作者簡介

斯科特·麥克萊倫(Scott McClellan),是一路跟隨布希從得州到白宮的嫡系人馬。2000年以前,他歷任德克薩斯州長辦公室的首席媒體顧問第一副手、首席立法顧問,並成功策劃、組織了得州範圍內的三次競選造勢活動。2000年,布希競選首任總統時,他就是核心幕僚之一,為其當選立下過汗馬功勞。

2003年,斯科特·麥克萊倫正式出任白宮新聞發言人,執掌布希政府對外溝通與宣傳的大權,直到2006年4月請辭白宮新聞秘書為止,他鞍前馬後地為布什工作了7年多之久。在離任兩年後,麥克萊倫拋出此書,因其涉及布希幕僚揭開白宮內幕而驚爆全美。有評論說,無論如何,麥克萊倫此書是走出白宮的人,向白宮投去的一枚“重磅炸彈”。

編輯推薦

布希親信、白宮前發言人麥克萊倫首次出書揭露布希政府老底

大肆曝光伊拉克戰爭、“特工門”、布希連任、卡特里娜颶風等重大事件背後的驚天黑幕,其炮轟程度超乎白宮官員預期

獨家視角剖析布希政府內部的政壇大佬

詳盡描述白宮的運作機制和施政方針

入木三分地刻畫出當今美國的政治生態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

美國上市1周,銷量突破250,000冊!

布希親信、前白宮發言人出書揭露“老東家”底細,大肆曝光白宮不為人知的驚天黑幕!

此書一出,便成為美國各大媒體的必談話題,其風頭蓋過總統大選,引發了一場美國政界的“大地震”!

目錄

1. 為華盛頓度身定做的醜聞

2. 盛事中的小角色

3. 在政治活動中成長

4. 得州州長布希的雄心

5. 永恆的選戰

6. 布希上任伊始

7. “9·11”襲擊及兩黨紛爭再起

8. 兜售戰爭

9. 就任白宮新聞發言人

10. 女特工普拉姆身份泄密案

11. 破釜沉舟,豪賭布希連任

12. 媒體炒作,緊急滅火

13. 連任成功之後的布希

14. 真相曝光,蒙羞受辱

15. 執政期的最大災難

16. 決意辭職,永別白宮

17. 欺騙文化,亟待革弊

……

序言

本書記錄了我在白宮期間所見證的那一小段歷史,以及造就了這段歷史的那些懷有良好意願、但不無瑕疵的人——包括我在內。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了報復泄憤或美化自己,只是為了將我知道和學會的東西記錄下來,希望我的記錄有助於增進人們對當代歷史的理解,特別是對2001年9月11日的襲擊慘劇之後發生的事件的理解。通過對自己的檢討剖析,我開始撰寫本書。在我努力為喬治·W·布希總統的政府利益行事的同時,我感到,這與我期望中的那種公僕角色相距甚遠。儘管我在35歲時便接受任命,成為白宮的新聞發言人,但我當時對華盛頓的權力遊戲經驗尚淺,並未充分認識到自己參與的是何種事務。如今,我有了更深切的體會,而這本書則記錄了我在獲得這些深切體會之前的慘痛經歷。

這一路上我走得頗為不順,未能盡到對自己、對我所效力的總統、對美國人民應盡的責任。我試圖按照時下的遊戲規則來玩華盛頓的權力遊戲,卻不時出現失誤。因為我沒有以誠待己,也就無法以誠待人。過錯在我,而我也承擔了由此造成的後果。

在恢宏的歷史畫卷中,我個人的經歷可說是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那些我置身其間、為之充當小角色的重大事件,也就是喬治·W·布希政府何以會嚴重地偏離正途。

作為新聞發言人,我將無數的時間用於在白宮新聞發布室的講台上為政府辯白。儘管我當時講的話是真心實意的,但我後來也意識到,其中有些內容受到了嚴重的誤導。在本書中,我儘可能慎重地探討了一些事實:生活在白宮這個與外界隔絕的環境中,對於事實真相往往不甚瞭然。

本書的寫作源於那一則泄露國家安全機密信息的醜聞——即所謂的普拉姆事件。此事始於一場圍繞秘密情報展開的爭論,布希政府利用這一情報,將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政權渲染為“嚴重且日漸加劇的危害”,認為有必要予以消滅。

隨後在黨派紛爭期間,一名中情局秘密特工的身份被人泄漏,令這場爭端演變成華盛頓最新的醜聞,我也被捲入了後來的謊言當中。這是我為總統效力的關鍵時刻,也是我人生最痛苦的經歷之一。

原本是我信以為真所說的話,後來卻被揭發為謊言,當時我限於職責和對總統效忠的義務,不能發表意見。但我向記者和公眾承諾說,總有一天,我會將自己所知道的整件事和盤托出。在我離開白宮之後,我意識到,如果只講述這件事本身,而不講述這件事發生的個人、政治和制度的背景,意義不大。就這樣,一件事變成了一本書。

撰寫本書並非易事。我發現自己一直不停地自問,問自己對事件的看法、構想和解釋。我得出的許多結論與我當初信奉的看法大相逕庭。對我來說,對真相的質詢堪稱一場艱苦的鬥爭,但卻絕對值得。我無異於聲稱,事實真相只有我才心知肚明。不過在過去幾個月里,我一直在跟自己的種種經歷進行角力,如今我與自己眼中的事實真相之間的距離,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都要接近得多。

有不少讀者會出於對我講述的事件主角——喬治·W·布希總統的好奇而閱讀本書。在閱讀時,你們將會了解到我在布希團隊中任職的種種經歷,以及我與他個人之間的關係。請容我說明,布希是一位具有個人魅力的人,有智慧,深具政治才能。他有著令人不設防的人格魅力,有著擔任受人歡迎、受兩黨支持的州長的履歷,他的意見富有建設性,他為人民做實事,像很多人一樣,追隨他令我備受鼓舞。我們都希望,也都相信,他會同樣為國效力。

儘管布希是在一場事關2000年大選結果的漫長法律戰之後,方才入主白宮,但他執政之初便深孚眾望。2001年9月,一場難以想像的國難突然降臨,此後出現了罕見的、長期的舉國團結,他為促成這一團結髮揮了權威性的影響。

乍看起來,布希召集的團隊令人印象深刻。副總統迪克·切尼是政府高層的一名重要人物,富有經驗。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早已在五角大樓成功地擔任過一任國防部長,他有著令人自豪的履歷,上面記載了一連串的商業成就和政治業績。國務卿科林·鮑威爾是一位富有才幹、享有廣泛威望的軍方領導人,輕易便可當選全國最受歡迎的人物,假如他有興趣,就連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也能當上。此外,布希的首席政治顧問卡爾·羅夫也有著過人的聲譽,他被譽為傑出的戰略家,也是促使共和黨成為國內最大政治力量的有功之臣。

我曾對喬治·W·布希的領導能力和一心為國的目標深信不疑,對他的真誠、正直和判斷力信心十足。但時至今日,他的表現讓我在他執政之初對他所寄予的厚望已經淡去。

拉姆斯菲爾德和鮑威爾已經離任,他們在任期內的表現備受爭議、令人失望。副總統切尼所扮演的角色,被公認為是用心險惡和不利於總統的政績的。羅夫曾作為政治天才人物廣受讚譽,如今這一讚譽卻和將政治收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熟練工的名聲掛上了鉤。

儘管有如此種種,但布希總統仍葆有本色。他自信、敏銳、務實、堅定,身為領袖,有時就是需要具備這些品質。他的舉止令人信服,他的信念真摯誠篤。我從未與林登·詹森(得州的另一位頑強連任的總統,他的治國成就被一場有爭議的戰爭所掩蓋)或理察·尼克森(在水門事件後,其民意支持率降至有史以來最低,只有布希與之不相上下)結識。但根據歷史學家們的說法,他們兩人都願意自我辯解、愛發脾氣,最終分別因為戰爭的壓力和醜聞,痛苦地結束了他們的任期。而喬治·W·布希卻不是這樣。

他始終如一——儘管與我以前想像中的那位領導人形象不盡相符。

對伊拉克開戰的決定,讓布希的工作偏離了正軌。這是一項重大失誤,促成這一失誤的根源,是各種事端的交逢(“9·11”帶來的衝擊,以及我們在阿富汗取得的迅速驚人、令人迷惑的初步軍事勝利)、人性(野心、信心和自欺),以及因上帝而激發的熱情(布希總統堅信上帝所說所有人都有自由生存的天賦權利)。對布希來說,剷除伊拉克這一“嚴重且日漸加劇的危害”,是實現將中東改造為和平的民主政治地區這一宏偉目標的首要方式。

歷史坦然地確認了今日大多數美國人所持的看法——對伊拉克進行武力干預的決定是一次嚴重的戰略失誤。沒有哪個人,包括我在內,能夠準確無誤地預知,幾十年後,當我們能夠更為充分地了解這場戰爭帶來的影響時,會如何看待這場戰爭。我所知道的只有一點: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發動戰爭,而伊拉克戰爭並無必要。

發動一場非必要的戰爭是大錯特錯的。不過在反思布希政府掌權期間發生的所有事情時,我開始相信,他們還犯下了一個更根本性的錯誤——在最需要坦率和誠實的時候,背棄了這些品質。

我們選舉出的華盛頓領導人中,不論是共和黨派還是民主黨派,多數都是品行良好、作風正派的人物。但如今,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奉行這樣一種實踐:規避事實真相,規避揭示事實真相所需要的、高度的開誠布公。在這種行徑當中,存心或蓄意而為並非主要因素。毋寧說,這已成為時下流行的華盛頓權力遊戲的一部分,這種遊戲如今已被奉為標準。

正如我在本書中所作的解釋,華盛頓已經成為“永恆的選戰”的根據地,這是一場無休止的政治賽事,其基礎是對事實真相、部分真相、扭曲的真相以及政見的掌控。執政已成為政治的附庸,而非相反。選舉獲勝和掌權成為成功的唯一評判標準。這種方式在塑造候選人個人形象之前,首先就塑造了媒體的報導方式。在最新一輪新聞周期的勝利爭奪戰中,“開誠布公”被排擠到了邊邊角角。

當然,政治中的行騙手段早已有之,並不新穎。但行騙手段在美國的政治中變得如此大行其道,仍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行騙在很大程度上不易察覺,看似無害,也被公認為無傷大雅。行騙大多是在無意識或下意識的狀態下進行的,其中往往並無惡意,目的不外乎想要在爭奪權力和影響力的遊戲中取勝。

有些欺騙是自欺。那些熱衷於自欺的人,說服自己去相信自己說的話,儘管他們在內心深處也明白,那些話語欠缺坦率和誠實。他們沒有在競選活動到此為止的白宮門前檢點自己的政治伎倆,而是將其作為華盛頓的運作方式予以保留。通過這種伎倆散播的謊言變成了我們政治風氣當中的毒瘤,嚴重妨害了我們選出的領導人進行有效統治,限制了他們為美國作出最佳決策的能力。

太多的政治家和他們的追隨者都滿懷激情地對現實抱有一種先入為主的、黨派式的看法,沒有給自己和對方留下多少妥協或合作的餘地。事實真相那片灰色的細小區域,在兩黨共同遵奉的非黑即白的意識形態中無處容身。長久的隔膜、僵持不下,使之普遍的無力對我們全體面臨的重大挑戰作出建設性的安排,凡此種種,不可避免地隨之而來。

我相信,布希總統並非有意從事這些危害性的不良行徑。不過正如他的諸位前任一樣,他決意按照自己發現的方式來玩轉華盛頓權力遊戲,而沒有像他在競選總統之初發誓說的那樣,去改變這種文化。正如他的諸位前任一樣,他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欺,也許從心理角度上講,為了證明在政治遊戲中取勝所需的種種策略是正當的,這種自欺確有必要。

永恆的選戰也吸引了媒體,它們也變成了沆瀣一氣的參與者,為競選兩派的對峙提供了可能。它們強調衝突、爭端、消極面,它們關注的不是執政意見對現實世界的影響,不是執政意見背後更廣泛的真理,而是政治當中猶如賽馬的那些方面——孰勝孰敗,原因何在。

在對這一頑症,及其為禍於至少一屆政府的方式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我試圖幫助讀者理解華盛頓的行騙文化,以及我們——美國人民,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狀況。

儘管我在白宮的任期未能如我所願地順利結束,但我卻增強了對美國的信心。我結識了許許多多急於迎接積極改變的人,他們準備將自己的生命與活力投入到美國的未來之中。我依然相信,用當時任州長的布希的話來說,“政治,在理想遭到玷污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可能會發展得更高、更好”,這是有可能實現的。我確信,只要我們看清政府是如何偏離正軌,並如何就糾正進行深思熟慮的,我們就會無往不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