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工藝與設備

發酵工藝與設備

一、發酵工程的內容 二、發酵生產的類型 三、發酵工程的特點

圖書信息

作者:陶興無 (作者)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8日)
平裝: 261頁
開本: 16
ISBN: 9787122117489
條形碼: 978712211748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5.6 x 18.2 x 1 cm ; 458 g

內容簡介

陶興無主編的《發酵工藝與設備》將發酵工藝與發酵設備兩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全面介紹了發酵工業所涉及的各個環節,包括微生物菌種的選育及其培養、滅菌與除菌工藝及設備、厭氧發酵工藝及設備、好氧發酵
工藝及設備、發酵動力學以及發酵產物的分離提取,最後還簡要介紹了發酵過程參數檢測及控制。每章章末配有複習思考題,方便讀者自學。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可以系統地掌握髮酵工藝的基本理論和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並運用所學知識對發酵工程技術進行創新。
《發酵工藝與設備》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和製藥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的科研、設計和生產技術人員參考。

編輯推薦

陶興無主編的《發酵工藝與設備》的特點是把發酵工藝與發酵設備兩方面的內容結合起來,更具系統性和實用性。在內容編排上以發酵生產中共性工藝技術為主線,包括微生物菌種的選育及其培養、滅菌與除菌工藝及設備、厭氧發酵工藝及設備、好氧發酵工藝及設備、發酵動力學以及發酵產物的分離提取,最後還簡要介紹了發酵過程參數檢測及控制。每章在講述“工藝”的同時,將所涉及設備的工作原理、構造以及生產實例貫穿在各個章節中一併介紹,突出完整的工藝設備流程,力求提供系統的發酵工業知識。在內容選取上注重實用性,刪繁就簡,儘量避免了過多的理論分析及複雜的數學運算,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套用能力。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發酵技術的起源
一、古代人類的釀酒活動
二、傳統釀造工藝的出現
三、微生物及酶的發現揭示了發酵的本質
四、發酵工業技術的形成
五、生化工程技術的誕生
六、代謝控制發酵和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
第二節 發酵工程的內容及其特點
一、發酵工程的內容
二、發酵生產的類型
三、發酵工程的特點
第三節 發酵工程的套用領域
一、醫藥工業
二、食品工業
三、化學工業
四、農業
五、環境保護
六、冶金工業
第四節 發酵工程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採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良菌種
二、推廣大型節能高效的發酵裝置及計算機自動控制
三、生物反應和產物分離偶聯
四、微生物發酵技術套用於高等動植物細胞培養
五、固定化(細胞和酶)技術的套用六、開發清潔生產工藝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生產菌種的選育培養及發酵培養基設計
第一節 微生物的代謝及調控
一、微生物的初級代謝與次級代謝
二、微生物代謝的調節及控制
第二節 微生物代謝控制育種的措施
一、營養缺陷型突變株
二、代謝終產物的結構類似物抗性突變株
三、其他類型突變株
第三節 生產菌種的選育方法
一、發酵工業中的常用微生物
二、新菌種的分離與篩選
三、菌種的改良及工程菌構建
第四節 菌種的擴大培養及保藏
一、菌種的擴大培養
二、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存
第五節 發酵培養基的設計
一、培養基的類型
二、發酵培養基的組成
三、發酵培養基的最佳化
第六節 生產實例——谷氨酸菌種培養
一、谷氨酸生產菌的特徵
二、生產菌種的擴大培養
三、發酵培養基的組成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滅菌與除菌工藝及設備
第一節 發酵生產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一、發酵生產中的無菌概念
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
第二節 培養基滅菌
一、濕熱滅菌的操作原理
二、分批滅菌
三、連續滅菌
第三節 無菌空氣製備
一、空氣淨化除菌的方法與原理
二、無菌空氣的製備流程
三、空氣預處理設備
四、空氣過濾介質及過濾器
第四節 設備與管道的清洗與滅菌
一、常用清洗劑及清洗方法
二、設備及管路的滅菌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四章 厭氧發酵工藝及設備
第一節 厭氧發酵產物的生物合成機制
一、糖酵解途徑概念及其特點
二、酵母菌的酒精、甘油發酵
三、乳酸發酵
四、甲烷(沼氣)發酵
第二節 白酒與酒精發酵
一、白酒固態發酵
二、酒精發酵
第三節 啤酒發酵
一、傳統啤酒發酵
二、現代大罐啤酒發酵
第四節 乳酸發酵
一、乳酸發酵工藝概述
二、大米和薯乾粉發酵工藝
三、澱粉水解糖發酵工藝
四、玉米粉發酵工藝
五、蔗糖和糖蜜發酵工藝
六、葡萄糖的L?乳酸發酵工藝
七、原位產物分離乳酸發酵工藝簡介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五章 好氧發酵工藝及設備
第一節 好氧發酵產物的合成機制
一、發酵對氧的需求
二、谷氨酸發酵機制
三、檸檬酸發酵機制
四、其他好氧發酵產物的合成
第二節 發酵過程的工藝控制
一、溫度對發酵的影響及其控制
二、pH對發酵的影響及其控制
三、發酵過程中的補料控制
四、發酵過程中的泡沫控制
五、發酵終點的確定
第三節 通風發酵設備
一、機械攪拌通風發酵罐
二、其他通風發酵罐簡介
第四節 發酵染菌及防治
一、染菌的檢查及原因分析
二、染菌對不同發酵過程的影響
三、染菌發生的不同時間對發酵的影響
四、發酵異常現象及原因分析
五、雜菌污染的預防
六、染菌的挽救和處理
七、噬菌體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節 好氧發酵工藝實例——谷氨酸發酵
一、谷氨酸生產菌的菌體形態特點
二、亞適量生物素流加糖發酵工藝
三、澱粉水解糖高生物素添加青黴素流加糖發酵工藝
四、甘蔗糖蜜添加青黴素流加糖發酵工藝
五、谷氨酸發酵異常現象及其處理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發酵動力學
第一節 發酵過程的定量描述方法
一、發酵過程的化學計量
二、微生物細胞生長動力學模型
第二節 分批發酵
一、菌體生長動力學
二、基質消耗動力學
三、代謝產物生成動力學
四、分批發酵的產率
第三節 連續發酵
一、連續發酵的動力學方程
二、連續發酵的穩態操作條件
三、連續發酵的產率
四、連續發酵過程中的雜菌污染和菌種變異
五、多級連續發酵
六、連續培養的套用
第四節 補料分批發酵
一、補料分批發酵的特點
二、流加操作的數學模型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七章 發酵產物的分離提取
第一節 發酵產物分離的特點與過程設計
一、發酵產物分離的特點
二、發酵產物分離的過程選擇
第二節 沉澱與離心
一、沉澱
二、離心
第三節 過濾與膜分離
一、過濾
二、膜分離
第四節 萃取與色譜分離
一、萃取
二、色譜分離
第五節 離子交換與吸附
一、離子交換
二、吸附
第六節 蒸發、結晶與乾燥
一、蒸發
二、結晶
三、乾燥
第七節 發酵產物的分離實例——谷氨酸提取與味素製造
一、谷氨酸提取
二、味素製造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八章 發酵過程參數檢測及控制
第一節 發酵過程參數檢測概述
一、發酵過程參數的分類
二、發酵過程參數檢測的特點
第二節 發酵檢測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
一、測定元件
二、控制部分
三、執行元件
第三節 發酵過程的自動控制原理
一、反饋控制
二、前饋控制
三、自適應控制
第四節 發酵過程的計算機控制
一、發酵過程控制的計算機系統
二、發酵過程中計算機的控制方式
第五節 常用物理參數的檢測與控制
一、溫度
二、罐壓
三、攪拌轉速和功率
四、空氣和料液流量
五、液位和泡沫
第六節 常見化學和生物參數的檢測與控制
一、pH及溶解CO2濃度
二、溶氧濃度及氧化還原電位
三、發酵罐排氣(尾氣)中O2分壓和CO2分壓
四、細胞濃度和發酵液成分
思考題
本章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