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聞

發聞

發聞,漢語辭彙。 拼音:fā wén 詞語意思有(1).傳播;顯揚。(2).猶聞名,傳揚名聲。 出自《國語·齊語》

拼音注音

fā wén

ㄈㄚ ㄨㄣˊ

引證詳解

傳播;顯揚。

①《書·呂刑》:“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 孔穎達 疏:“ 苗 民自謂是德刑者,發聞於外,惟乃皆是腥臭。”

②漢 王符 《潛夫論·潛嘆》:“ 虞 舜 之大聖也,德音發聞。”

③《後漢書·寇恂傳》:“內得人心,外破 蘇茂 ,威震鄰敵,功名發聞,此讒人側目怨禍之時也。”

④宋 曾鞏 《壽昌縣太君許氏墓志銘》:“女子之善,既非世教所獎成,其事實亦罕發聞於後。”

⑤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勳勞天下。究其治跡發聞之處,自 松溪 始。”

猶聞名,傳揚名聲。

①《國語·齊語》:“於子之鄉,有居處好學、慈孝[1]於父母、聰慧質仁、發聞於鄉里者,有則以告。”

②《三國志》注引《江表傳》:“孫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

③唐韓愈《省試學生代齋郎議》:“﹝學生﹞以所進業發聞於鄉閭,稱道於朋友。”

④宋王安石《直講劉仲章可大理寺丞》:“爾以通經發聞於世,允蹈所學,尚何訓哉!”

1.

傳播;顯揚。

①《書·呂刑》:“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 孔穎達 疏:“ 苗 民自謂是德刑者,發聞於外,惟乃皆是腥臭。”

②漢 王符 《潛夫論·潛嘆》:“ 虞 舜 之大聖也,德音發聞。”

③《後漢書·寇恂傳》:“內得人心,外破 蘇茂 ,威震鄰敵,功名發聞,此讒人側目怨禍之時也。”

④宋 曾鞏 《壽昌縣太君許氏墓志銘》:“女子之善,既非世教所獎成,其事實亦罕發聞於後。”

⑤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勳勞天下。究其治跡發聞之處,自 松溪 始。”

2.

猶聞名,傳揚名聲。

3.

①《國語·齊語》:“於子之鄉,有居處好學、慈孝[1]於父母、聰慧質仁、發聞於鄉里者,有則以告。”

4.

②《三國志》注引《江表傳》:“孫策年十餘歲,已交結知名,聲譽發聞。”

5.

③唐韓愈《省試學生代齋郎議》:“﹝學生﹞以所進業發聞於鄉閭,稱道於朋友。”

6.

④宋王安石《直講劉仲章可大理寺丞》:“爾以通經發聞於世,允蹈所學,尚何訓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