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陽明山

《登陽明山》是明代進士桑日升所作遊歷山水的詩篇之一,作品體裁是七言絕句。陽明山,為秀峰七祖佛爺的道場地,著稱“靈山福地”。位於永州市東南50公里,現為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該詩為陳薦在明萬曆初期,抵忤中宮馮保而稱病回家修養期間所作。詩中表露了作者對陽明山的酷愛之情:“為覓秀峰蹤,何年得棲隱”。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登陽明山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桑日升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登陽明山[1]

仰面遙看天際平,

山回絕壑怒濤生。

風高六月吹寒屐,

疑是霜林晚照晴。

作品注釋

[1]陽明山:位於湖南雙牌縣東北,主峰望佛台海拔1625米,山上層巒疊翠,鳥語花香;一峰獨聳,萬山環繞,冬春之際,雲霧瀰漫山澗,霧松遍及諸峰,更有萬畝杜鵑競放,為一大奇觀;酷暑季節,涼風習習,竹木鬱郁,為避暑之勝地。山上有萬壽寺,是佛教聖地,寺內有寺殿一處,古塔一座,神佛一尊,碑刻4方;一年四季,香客如織,為一大奇觀。

作品賞析

該詩選自《零陵縣誌》,是作者暑天登臨之所見聞。第一句寫陽明山的高。須“仰面”,雖“遙看”,已覺其與“天際平”。第二句寫陽明山的險。登其山,已感“山回絕壑”,恐不知歸路,耳畔林濤怒吼,令人驚悚不已。第三句寫陽明山的異,同時又寫其高。雖為六月酷暑,此處卻涼風習習,以致足屐生寒,正是“高處不勝寒”的道理。第四句寫陽明山的美。紅日白霜、綠林蒼竹,暑熱不侵,秋涼可感,為避暑之勝境。這首詩先遠後近,聲色俱備,情自景生,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作者簡介

桑日升,生卒年不詳。零陵人,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進士。寫了不少遊歷永州山水的詩篇,其中有七律《游九疑》較為出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