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痧

瘟痧屬於痧證之一。

基本信息

介紹

痧證之一。見《痧脹玉衡·瘟痧》。郭志邃曰:“寒氣鬱伏於肌膚血肉之間,至春而發,變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熱傷感凝滯於肌膚血肉之中,至秋而發,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傳染,時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傳,甚至一家數人犯痧,或一方數人犯痧。其發也必惡寒發熱,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瘧非瘧,或氣急發喘,頭面腫脹,胸腹飽悶,或變下痢膿血,輕者常連歲月,重者危急一時。

說明

治宜放痧消食積為主。俟痧毒已泄,然後和解清理,除其寒熱,健脾養血,補其中虛。”治法方藥宜先放血泄痧毒,繼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飲加生大黃以消食積(上方均見《痧脹玉衡》)。參見痧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