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豬肉

痘豬肉

痘豬肉又叫米豬肉,學名叫囊蟲豬肉。這種肉中含有豬絛蟲的幼蟲。人如果吃下未煮熟的痘豬肉,容易得絛蟲病。

基本信息

簡介

痘豬肉痘豬肉
米豬肉是含有寄生蟲幼蟲的病豬肉。瘦肉中有呈黃豆樣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水泡。象是肉中夾著米粒,故稱米豬肉。人吃了米豬肉會得兩種病。一種是絛蟲病,會在小腸長出長達2 一4米的絛蟲,在糞便中排出一節節的白蟲子,叫寸白蟲。另一種是囊蟲病,誤食了囊蟲後,蟲卵在胃液,腸液的作用下,孵化出幼蟲,鑽入腸壁組織,經血液帶到全身,在肌肉里長出一個個象米粒一樣的囊腫,囊蟲可寄生在人的心臟,大腦,眼睛。長在眼睛就失明,長在大腦引發癲癇。治療很困難。

危害

人若吃了未經煮熟的“米豬肉”,即受感染囊尾蚴可固著在人的腸壁上,逐漸發育成成蟲,長期寄生於腸內,通過糞便不斷排出節片或卵,此時稱絛蟲病。節片或卵通過污染的手或蔬菜被人食入經消化作用,孵出幼蟲(囊尾蚴),進入腸壁,通過血流在肌肉、皮下組織、腦、眼等處寄生,此時稱為囊尾蚴病。凡在40平方厘米的肌肉上發現囊尾鈾或鈣化的蟲體3個以內者,可用冷凍鹽醃法處理。如40平方厘米內有4~5個囊尾蚴,則高溫處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