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及防治策略

3.1朊病毒的來歷 5.1B型肝炎病毒的結構 5.2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組

圖書信息

作 者:龔祖塤 主編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1
印刷時間:2006-1-1
I S B N:9787532382231
包 裝:精裝

圖書目錄

第1章 病毒組裝的機制及套用前景
1.1 病毒馬達的主要成分
1.2 病毒組裝的機制
1.3 病毒DNA組裝的理論意義及與其他生物系統的關係
1.4 病毒組裝在生物學中的套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電鏡直接觀察
2.1 投射理論與圖像重構
2.2 強有效的計算方法
2.3 相位的精修與確證
2.4 對稱加強密度的填充
2.5 載網上原子散射的整合
2.6 計算差異圖以定位結合的分子
2.7 脊髓灰質炎病毒和鼻病分別與其不同細胞受體間的相互作用
2.8 結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朊病毒和傳染性海綿腦病
3.1 朊病毒的來歷
3.2 朊病毒生物學和朊病毒病
3.3 人朊病毒病
3.4 問題與思考
3.5 研究和開發朊病毒和瘋牛病快速有效的檢測手段
參考文獻
第4章 愛滋病病毒
4.1 HIV-1病毒顆粒
4.2 HIV-1的生活周期
4.3 HIV-1與宿主細胞間相互作用的關鍵事件
4.4 愛滋病的治療
4.5 HIV-2的分子生物學
參考文獻
第5章 B型肝炎病毒
5.1 B型肝炎病毒的結構
5.2 B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組
5.3 B型肝炎病毒的結構蛋白
5.4 B型肝炎病毒的非結構蛋白
5.5 B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轉錄
5.6 B型肝炎病的複製
5.7 B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變異
5.8 B型肝炎病毒的預防和治療
5.9 B型肝炎病毒與肝癌
5.10 問題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C型肝炎病毒
6.1 C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組與蛋白質組
6.2 C型肝炎病毒的研究模型
6.3 C型肝炎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6.4 問題和展望
參考文獻
第7章 SARS冠狀病毒
第8章 禽類主要病毒·新城疫病毒
第9章 禽類主要病毒·禽流感病毒
第10章 彈狀病毒
第11章 真菌傳麥類病毒
第12章 抗病毒轉基因植物
索引

內容簡介

病毒學是一門跨生物學、醫學、農學和環境科學的專門學科。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病毒學研究更多地套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在分子水平上更深入地研究和了解生命的“最簡單模型”,而分子病毒學的研究成果也豐富和促進了分子生物學的內容和進展。本書涉及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工程、農業及醫學各領域,既反應了分子病毒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也重點涉及到其研究成果在醫療衛生和農業方面的實際套用。例如包括了近年來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受到嚴重危害的SARS冠狀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礎及診斷防治方面的研究;還涉及了我國醫療衛生或農業方面的重大疾病,如人類的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瘋牛病及麥類病毒病等。本書的主要內容來自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國內外學術界的最新研究進展。
本書可供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科技人員,有關專業的大專院校教師和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與醫學、農業有關的醫生及農技師等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龔祖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1937年11月生。1961年蘇聯莫斯科大學生物系畢業。
龔祖塤研究員多年來一直從事動物和植物病毒與肌肉蛋白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優異的成果。在國內首先建立了觀察蛋白質與核酸分子的電鏡技術,研究了原肌球蛋白和付肌球蛋白的細微結構,分離鑑定了多種植物病毒和類菌原體,為植物病毒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1978年在美進修期間,在SV40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作出了較好成績。1981年回國後在植物病毒與肌肉蛋白病的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發現了國內第一例含單鏈DNA的雙聯病毒。首次證實了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原是一種DNA病毒。我國第一例植物雙聯病毒的發現,198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86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86年至1992年間多次作為訪問教授前往美國、日本等國開展協作研究。目前依然進行病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在動植物分子病毒學的研究基礎上,開展病毒的基因結構、調控以及轉基因的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餘篇,主編學術專著兩本。曾協助指導博士生4名,現已招收培養博士生4名,碩士生6名。1994年曾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