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潤燥湯

當歸潤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上。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消渴。大便閉澀,乾燥結硬,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

基本信息

組成

細辛一分,生甘草、炙甘草、熟地黃各三分,柴胡七分,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子)、當歸身、麻子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杏仁六個,小椒三個。

用法用量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熱服。

功用

清熱生津止渴、潤腸通便。

主治

消渴。大便閉澀,乾燥結硬,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

使用注意

忌辛熱物。

附方

名稱:當歸潤燥湯

組成:當歸、芍藥、川芎、桃仁、熟地、生地、麻仁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腸胃燥,大便不通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三

名稱:當歸潤燥湯

組成:歸身二錢(6g),白芍一錢五分(4.5g),紅花五分(1.5g),木瓜、秦艽、獨活各一錢(3g),丹參、牛膝、川斷各二錢(6g),橘餅四錢(12g),紅棗10個

用法:水煎,去滓。分二次溫服

主治:肝受燥涼,血澀不行,筋短脅痛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功用:養肝舒筋

重要文獻摘要

《簡明方劑辭典》:“當歸潤燥湯。治消渴,大便閉澀、乾燥結硬,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乾,眼澀難開,及於黑處見浮雲方;細辛一分,生甘草、炙甘草、熟地黃各三分,柴胡七分,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當歸身、麻子仁、防風、荊芥穗各一錢,升麻一錢五分,紅花少許,杏仁六個,川椒三個;為粗末,水煎,食遠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