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山藥燉羊肉

當歸山藥燉羊肉

當歸山藥燉羊肉是以羊肉、當歸、山藥作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藥湯,配料包括姜、味素、胡椒粉等調味品。該款菜品具有補充氣血、益胃補腎、固腎益精等功效和營養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當歸山藥燉羊肉 當歸山藥燉羊肉

工藝:清燉

口味:鹹鮮味

主料:羊肉(肥瘦)(600克) 山藥(200克)

輔料:當歸(50克)

調料:姜(15克) 鹽(5克) 味素(3克) 胡椒粉(2克)

類別:家常菜 冬季養生調理 氣血雙補調理 腎調養調理

製作工藝

1. 羊肉切塊,焯水。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焯水。

2. 將羊肉、當歸、薑片入燉鍋內,小火燉30分鐘,再加山藥,燉至山藥熟透,最後用精鹽、味素、胡椒粉調味即成。

工藝提示

要掌握好燉製時間,防止肉不爛或山藥過爛。

菜品口感

湯鮮肉美,營養豐富。

食譜營養

羊肉

羊肉鮮嫩,營養價值高,凡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 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

適宜體虛胃寒者 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暑熱天或發熱病人慎食之;水腫、骨蒸、瘧疾、外感及一切熱性病症者禁食。紅酒和羊肉是禁忌一起食用的食用後會產生化學反應。

當歸

性味歸經 性溫,昧甘、辛。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

當歸揮髮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而其水醇溶性非揮發性物質,則能使子宮平滑肌興奮。當歸對子宮的作用取決於子宮的功能狀態而呈雙相調節作用。正丁烯內酯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噴霧所致豚鼠實驗性哮喘。當歸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並能促進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的生成;有抗心肌缺血和擴張血管作用,並證明阿魏酸能改善外周循環;當歸對實驗性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和恢復肝臟某些功能的作用。此外,還有鎮靜、鎮痛、抗炎、抗缺氧、抗輻射損傷及抑制某些腫瘤株生長和體外抗菌作用等。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

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症。

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後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食譜相剋

羊肉(肥瘦):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鮎魚同食,食則容易使人氣滯壅滿而發病;忌與梅乾菜同食;吃羊肉不可加醋,否則內熱火攻心;不宜與蕎麥、豆瓣醬同食。

本品反半夏、菖蒲。忌銅器;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

山藥: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鹼性藥物同服。

所含營養素

·熱量 (1351.33千卡) ·蛋白質 (119.39克) ·脂肪 (85.14克) ·碳水化合物 (28.68克) ·膳食纖維 (2.05克) ·膽固醇 (552.00毫克) ·維生素A (142.40微克) ·胡蘿蔔素 (66.70微克) ·硫胺素 (0.41毫克) ·核黃素 (0.89毫克) ·尼克酸 (27.76毫克) ·維生素C (10.60毫克) ·維生素E (2.04毫克) ·鈣 (76.19毫克) ·磷 (951.31毫克) ·鉀 (1866.15毫克) ·鈉 (2733.48毫克) ·鎂 (169.47毫克) ·鐵 (14.88毫克) ·鋅 (19.96毫克) ·硒 (194.62微克) ·銅 (5.02毫克) ·錳 (0.89毫克)

1.適宜體虛胃寒者

2.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暑熱天或發熱病人慎食之;水腫、骨蒸、瘧疾、外感及一切熱性病症者禁食。紅酒和羊肉是禁忌一起食用的食用後會產生化學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