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

畫外音是電影中聲源不在畫面內,不是由畫面中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畫外音是電影藝術的一種有效表現手段,一種重要的敘事、抒情的藝術方法。有助於變化影片鏡頭和交代有關情景。

基本信息

基本含義

話劇電影以及電視節目中採用技巧處理聲音的一種方法。凡影片中發出的聲音,其聲源不再畫面內的,即不是由畫面中人或物直接發出聲音,都稱為“畫外音”。解說人的聲音總是在劇情展開之前就已傳出,有時往往是劇情發展的一種補充,從而使觀眾產生一種幻覺,似乎劇情只是解說人講述的事情的擴展。
畫外音通俗點理解就是:註解,題外話。事實上它就是一旁註與補充,以便人們對事實能更詳細、明確地理解,它往往與主題有點相關,可作為輔助之用。也可以說是在一邊解說。

詳細解釋

電影中指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亦借指文藝作品中外加於人物或事件的議論。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十四:“關於這種體裁(指特寫)的寫作如果有什麼經驗教訓可說,那就是:要儘量克制--抑制好發議論的衝動,有議論寧可另外寫成隨筆雜文,儘量不夾在描寫中。在這一點上,如契訶夫,他從不把筆下的人物當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畫外音’。”
指影片中聲音的畫外運用,即不是由畫面中的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而是來自畫面外的聲音。旁白、獨白解說是畫外音的主要形式。旁白一般分為客觀性敘述與主觀性自述兩種,前者是影片創作者(或藉助故事敘述者)以客觀角度對影片的背景、人物、事件直接進行議論或抒發感情,後者是影片中某一人物(一般為影片主角)的自述,以主觀角度追溯往事、敘述所憶所思或所見所聞;獨白是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的語言表述,是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解說是介紹、解釋畫面內容、闡述影片創作者思想觀點的表達方式。音響的畫外運用也是畫外音的重要形式。畫外音擺脫了聲音依附於畫面視像的從屬地位,充分發揮聲音的創造作用,打破鏡頭和畫面景框的界限,把電影的表現力拓展到鏡頭和畫面之外,不僅使觀眾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畫面形象的內在涵義,而且能通過具體生動的聲音形象獲得間接的視覺效果,強化了影片的視聽結合功能。畫外音和畫面內的聲音及視像互相補充,互相襯托,可產生各種蒙太奇效果。

主要意義

電影中聲源不在畫面內,即不是由畫面中人或物體直接發出的聲音。它是電影藝術的一種有效表現手段,一種重要的敘事、抒情的藝術方法。有助於變化影片鏡頭和交代有關情景。其特點是聲音與其發聲體可能同在一個空間,卻不在同一畫面里。電影中畫外音的運用,是以人們感知外界事物的聽覺特點為依據的。
畫外音是聲音的畫外運用,是聲音作為獨立的藝術元素的突出表現。畫外音的主要美學特徵,在於它突破了鏡頭的限制,打破了畫幅四框的界限,把電影的表現空間擴展到鏡頭和畫面之外。它以聲音代替形像,以無形表現有形,豐富了畫面內容,加強了藝術力量。它與畫面內的形像和聲音互相補充、互相襯托,造成種種蒙太奇效果。畫外音能夠造成真實的聲音環境,烘托和渲染氣氛,給場景以實感。為強調、說明電影畫面的某種意義而出現的解說旁白,也可稱為畫外音(見電影的聲音)。

所屬分類

電影藝術
電影的聲音

電影名詞術語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辭彙。電影也一樣,熟悉電影的辭彙將會使你的觀影過程更加準確,也有益於你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