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石樓千年古村

番禺石樓千年古村

大嶺村原名菩山村,位於廣州市番禺區,鄰近村民都愛叫大嶺村為“千年古村”,因為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

番禺石樓千年古村番禺石樓千年古村

番禺最古老的石拱橋龍津橋

番禺石樓千年古村番禺石樓千年古村

文昌塔

大嶺村原名菩山村,位於廣州番禺區,鄰近村民都愛叫大嶺村為“千年古村”,因為開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據了解,大嶺村有陳氏開村和許氏開村兩種說法。陳氏原籍江西,第三代孫遺慶公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璣巷遷徙至大嶺開村。另有記載:大嶺村的開村主為廣東始興皇后之父許氏,於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從南雄珠璣巷逃至大嶺開村繁衍。

厚重的文化

據族譜所載:小小一個大嶺村竟然出了1個探花(清代),34個進士,53個舉人,9品以上官員有100多人,實為罕見!其中,永思堂(村民俗稱花園)一門,自柳源堂二十三世孫陳仲良中了清代舉人之後,其後人又出了一個進士,兩個舉人。

結構介紹

大嶺是典型的嶺南古村落,現保存較完好的嶺南風格建築群約9000平方米,這在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是難得一見的。大嶺村背依菩山;三面環玉帶河,各式古石橋跨於河上;古塔立於村西南角;祠堂、門樓、牌坊、麻石巷、古樹、蚝殼牆等在村中皆可見。

特殊因素

有480多年歷史的顯宗祠是大嶺陳氏九世祖祠,從結構建築風格上進是一座典型的嶺南祠堂。最受專家注意的是,顯宗祠正門口左右石鼓墩上飧著的兩個西洋小孩。一位老村民說,聽祖輩說鐫上兩個西洋小孩,是因為初建及重修宗祠時人們已經開始接觸西洋文化,當時閉關鎖國還不嚴重。有村民則說,中國各朝代人物都雕刻在檐上,意指高高在上,西洋小孩則刻在只有半米高的石鼓墩上,意指低下的意思。

在村西顯宗祠門前玉帶河上,有一座番禺最古老的石拱橋龍津橋。它建於康熙年間,是由紅色砂礫岩建成的一墩兩孔拱橋。橋墩兩側有較罕見的分水脊,既防止只衝撞,又可減少對橋體的衝擊,十分科學。龍津橋欄板上的明代風格的卷草圖案和暗八仙法器圖案,其中北側西端一方欄板,鐫有一西洋人形象,作捧盤跪獻的姿勢,更顯示了大嶺村的獨特之處。

在龍津橋一側,聳立著始建於清光緒十年的大魁閣塔。高20餘米的大魁閣塔是三層樓閣式的六角形磚塔,花崗岩和白林石基座,雙隅水磨青磚塔壁,它表明當時大嶺村大興文化之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