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馬蒂斯論藝術

畢卡索·馬蒂斯論藝術,作者,陳訓明,由湖南美術出版社於2000-06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畢卡索·馬蒂斯論藝術

在本書中,畢卡索和馬蒂斯兩位大師對藝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兩位大師的觀點和想法的交鋒,讓我們對於藝術和藝術家有了更好的體會和了解。本書是一部精彩的藝術論集。

作者簡介

巴伯羅·畢卡索(PabolPicasso,1881-1973)從十九世紀末從事藝術活動,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派畫家。二十世紀藝術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二十世紀的大部分藝術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來寫。一生畫法和風格迭變。早期畫近似表現派的主題;後注目於原始藝術,簡化形象。1915-1920年,畫風一度轉入寫實。1930年又明顯的傾向於超現實主義。晚期製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傑出的成就。他的作品對現代西方藝術流派有很大的影響。馬蒂斯,法國畫家。

目錄

畢卡索論藝術

同馬里烏斯·德·查雅斯的談話

訪畢卡索(赫·薩爾瓦多)

同克里斯蒂安·澤爾沃斯的談話

畢卡索語錄

畢卡索談話紀要(達·康維勒爾)

……

書摘

我不明白,為什麼在談論當代繪畫時也要強調“探索”這個詞。照我的觀點,繪畫中的探索沒有任何意義,發現才是最重要的。誰也不會想到要去仿效這樣的人,他老是盯著自己的腳底下,仁慈的命運不會扔給他一個錢包。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引起我的好奇心和讚嘆:他雖然沒有探索,卻多多少少有所發現。

我常常被指責為十惡不赦,其中最莫名其妙的指責,是說我工作的主要目的似乎是探索。當我探索時,我想展示的是我已發現的東西,而不是我正在尋找的東西。藝術中單有有意識地提出的目的是不夠的,或者應該如同我們西班牙人所講的那樣:用來證明愛情的,應當是行動,而不是語言。這裡應當注意的是你已經完成的東西,而不是你想要完成的東西。

我們大家知道,藝術並不是真理。藝術是謊言,然而這種謊言能教育我們去認識真理,至少是認識我們人類能夠達到的真理。畫家應當設法使人們相信自己的謊言完全符合真理。然而,如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只是展示——為了使我們相信這種謊言——曾經如何探索和探索什麼,那他永遠也不會創作出什麼來。

探索的思想往往將繪畫引入歧途,而畫家也會白白浪費自己的辛勤,陷入純粹抽象的理論。顯然,這是當代繪畫的一個極大的錯誤,毒害了那些不能充分意識當代繪畫的一切積極思索與決定性因素的畫家的頭腦,慫恿他們試圖描繪那些非視覺性的東西和非造型性的東西。

人們總認為自然主義是同當代繪畫相對立的。我倒是想知道,到底有誰看見過“跟自然一模一樣”的藝術品!自然與藝術是不同的東西,因而不可能一模一樣。我們能夠藉助藝術來表現的並非自然,而是其觀念。

委拉斯凱茲向我們展示了他那個時代的人們的觀念,它們跟他所畫的自然不一樣,但我們畢竟想像得出委拉斯凱茲的作品之外的那個腓力普四世。魯本斯也畫過這個國王的肖像,可是我們在這肖像上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個人。我們相信委拉斯凱茲創造的是腓力普,因這畫家令我們信服:他的腓力普真是那個國王。

藝術永遠是藝術,從來也不是自然。從第一批“原始”畫家開始,他們的作品就跟自然大不一樣;直到如今,有誰相信自然似乎應當畫得像它本來的面目一樣(比如大衛、安格爾直到布格羅)?從藝術的觀點來看,並不存在具體的、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只是其假象或多或少有說服力的形式。

對於我們精神上的“我”來說,這種假象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它有助於形成我們的審美觀。

立體主義跟以往的畫派沒有什麼區別,它們具有共同的原則和因素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