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園區進一步規範提高環保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界首崛起”的決策和部署,按照“環保是第一生命,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要求,在華鑫鉛業集團有限公司持續開展環保治理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進一步規範提升企業環保治理水平,實現企業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
二、方案依據
1、《循環經濟促進法》;
2、《鉛鋅行業準入條件》;
3、《安徽省華鑫再生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再生粗鉛擴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省環保局批覆;
4、《安徽省華鑫再生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年產18萬噸再生精鉛及合金鉛技改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省環保局批覆;
5、國家環保部辦公廳等部門《關於深入開展重金屬污染企業專項檢查的通知》。
三、目標任務
(一)園區各企業要進一步規範提高環保治理工作,並滿足以下環保要求:
1、華鑫鉛業集團粗煉車間
生產車間熔煉爐出料口產生的無組織鉛煙塵通過大風量吸風罩吸塵,送往鉛煙淨化裝置,減少鉛塵的無組織排放;
冶煉爐用12mm鋼板密閉,配備1噸規格的煤斗,實現自動加煤;
對車間煙道進行粉刷、重力除塵設施維護,除塵房進行粉刷、更換布袋;各車間建設2個脫硫塔,中和池要滿足使用要求,按規定投放藥劑,進行中和反應,確保廢水循環使用;
冶煉廢渣堆放進入固廢堆放場統一堆放,生產原料全部進大棚,大棚建1米高圍牆、間隔兩間留門;
清理冷卻水箱、下水道、末端雨水沉澱池,更換白雲石濾床,清理出的沉澱物乾化後送往冶煉爐處置;
實行機械拆解,杜絕人工拆解;各車間廢酸收集桶或廢酸收集池必須正常使用,對回收的廢酸收集後送往公司廢酸處置中心進行蒸餾提純,用於園區極板廠使用;
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舊塑膠送交園區廢塑膠加工企業處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冶煉廢渣送往公司廢渣處置中心,經粉碎、篩選後的鐵屑送往冶煉爐回用,爐渣用於磚廠和水泥廠綜合利用;
各車間完善生產運行記錄,明確專人負責記錄生產量、廢渣產生量、廢酸回收量及藥物投放量,進一步規範運行台帳;
加強職工勞動保護,實行持證上崗,規範作業,禁止無關人員隨意進入生產廠區,各車間設定更衣室,職工作業時要佩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定期對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檔案;
2、華鑫鉛業集團精煉車間
精煉車間內鍋罩、煙管維修、更換,對引風機進行維修,更換脫硫塔管道,更換除塵袋,封閉精煉鍋門、防止漏煙;脫硫廢水中和池按規定投放藥劑,進行中和反應,確保廢水循環使用。
3、極板生產企業
廢水治理:生產中產生的水洗廢水、車間地面沖洗廢水等生產廢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後循環使用;按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量建設應急池;污水處理站配備板框壓濾機;建設末端雨水沉澱池;規範化設定排污口;
廢氣治理:融鉛爐、球磨機、合膏機等工段要採用全密閉生產線,在每個產塵點上方設定密閉吸風罩,將鉛塵進行收集,經乾法或濕法處理後排放;硫酸霧進行過濾淨化處理;
燃煤鍋爐經除塵器處理後達標排放,煙囪高度滿足國家規定標準;鍋爐除塵廢水經處理後循環使用;
危險廢物:存放在危險廢物暫存庫,不得露天堆放,並設定明顯標誌,其中熔鉛爐鉛渣、合金鍋鉛渣、污水處理站含鉛污泥、濕式和乾式收集的粉塵收集後送往園區冶煉爐冶煉,廢硫酸交由廢酸處置中心處理;
勞動保護:加強職工勞動保護,職工作業時要佩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定期對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全職工健康檔案;
環境管理:成立環保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各項環保規章制度,完善生產和環保治污設施運行台賬;
4、廢舊塑膠加工企業
按照功能區分劃設定辦公區、原料貯存區、生產加工區、污水處理區、產品貯存區,各區有明顯的界限和標誌;
地面要硬化,貯存場所必須為封閉或半封閉設施,並有防雨、防滲等措施;
生產廢水經廢水循環池處理後循環使用,不得外排,循環池污泥應定期清理,並經乾化後送往冶煉爐進行處理;
(二)園區出口建設清洗設施,一切車輛需清洗後方可出園區,清洗廢水經污水管網進入園區污水處理站,污泥送往冶煉爐處置。
園區污水處理站確保治污設施正常運行,按規定投放藥物,完善運行記錄,加強監測頻次,做到廢水達標排放。
(三)規範廢鉛酸電池轉運聯單制度。對華鑫集團從外地購入的廢舊鉛蓄電池等含鉛原料,要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要求,實行危險廢物轉運聯單制度,經批准後方可進行運輸,實現危險廢物轉移的全程監控管理。
(四)對園區企業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情況進行調查,掌握衛生防護距離範圍內居民的分布及相關情況。
(五)界首市環保監測站制訂界首市田營循環經濟工業園區環境質量監測方案,對園區周圍土壤、空氣及地表地下水質情況進行監測,並形成環境影響評價綜合分析報告。
(六)市衛生部門對園區內一線工人、衛生防護距離內周圍居民及兒童進行血鉛含量檢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發改委、經委、監察局、環保局、衛生局、教育局、公安局、工商局、供電局、園區管委會、田營鎮政府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附後 ),具體負責組織此項工作。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協作配合,責任到人,不得推諉扯皮,搞形式、走過場。對工作不力、工作不到位的單位和部門,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突出重點,嚴格執法。各成員單位要採取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對建設項目未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檔案的,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已經建成並投入生產環保“三同時”驗收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生產;對沒有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導致超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整治後仍不能達到要求的,予以關閉;對將危險廢物提供或委託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一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依法給予高限處罰。 環保部門派駐環境監察人員,對園區企業實行24小時進行不間斷巡查,確保全天候監管,有效杜絕環境違法行為發生。衛生部門指派工作人員進駐園區,對園區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市廣播、電視等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大造聲勢,大力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要及時通報和曝光,讓企業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為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創造條件。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營造震懾違法、鼓勵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大力宣傳環境形勢,讓全體市民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良好風尚,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