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絕種論

y染色體是男性體內特有的遺傳物質,科學家發現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 塞克斯教授的理論說: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的染色體。 女性的染色體為XX,而男性的則體為Xy。

數萬億個組成人類的細胞就是一系列的DNA。每個DNA分成46個染色體。其中最小、最脆弱的染色體便是y染色體。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遺傳學家詹妮·格雷夫斯教授在近日的第15屆國際染色體代表會上發表講話稱:1000萬年後,目前現存的男性類型將在地球上消失。3億年前,當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產生之際曾含有1438個基因。但到目前為止其中的1393個基因已經消失,剩下的45個基因也將在1000萬年後消失。這就意味著負責睪丸發育和男性荷爾蒙分泌的sry基因也將隨之消失。男性之所以為男性正是由y染色體所決定。若y染色體一旦沒有了,這個世界還會有男人的身影嗎?
y染色體是男性體內特有的遺傳物質,科學家發現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
y染色體是否會消亡,男性會不會消失是最近科學界爭論的話題。
·詹妮·格雷夫斯教授的觀點
過去一年,眾多媒體的報導都聚焦於y染色體和男人的命運。而其中許多報導都自相矛盾。世界y染色體研究頂尖科學家之一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遺傳學家詹妮·格雷夫斯教授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人類的y染色體正在消亡。”格雷夫斯教授表示,包括哺乳動物在內的所有y染色體都在隨著時間退化。人類的y染色體也不可避免。格雷夫斯教授對聲稱:“人類原始y染色體的大部分基因都已丟失。從3億年前到現在,人類y染色體中的1438個基因已失去1393個。照此速度,再過1000萬年y染色體將失去最後45個基因。”
在這45個基因當中,最重要的是sry基因。sry在胚胎的性分化過程中刺激原始性腺向睪丸方向發育。然後這個最初的睪丸就開始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是睪丸素),從而刺激男性胚胎整個向男性化的方向發展。這時胎兒的生殖器就會長成男性陰莖,他的附性腺也會長成附睪、前列腺、精囊等。如果沒有sry這個基因刺激的話,原始性腺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卵巢的方向發育。然後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刺激女性胚胎開始發育女性的性徵,使女性的外生殖器、子宮、陰道、輸卵管等發育起來。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若沒有sry基因世界上就沒有男人。
·布賴恩·塞克斯教授與史蒂夫·瓊斯博士的觀點
英國牛津大學人類遺傳學教授布賴恩·塞克斯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宣稱:“男性獨有的y染色體由於無法自行修復基因變異所造成的損傷,正在隨著人類的發展而逐步退化。” 塞克斯教授認為男性最終將難逃滅絕的厄運。根據y染色體逐步消亡的速度進行計算,在大約125000年後男性也許就將從地球上滅絕。地球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其實早在6年前,布賴恩·塞克斯教授就在他的著作《亞當的詛咒》中闡述了男性可能會從地球上滅絕的驚人理論。塞克斯教授日前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還詳細預測了“沒有男人的地球”將會是什麼模樣。
塞克斯教授的理論說: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的染色體。它是決定一個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基本條件。y染色體會由父親遺傳給兒子。而女性身上則不存在y染色體。塞克斯教授認為人類最早的“原始版本”應該是女性。男性只是女性遺傳基因變異的產物而已。塞克斯教授解釋說:“從理論上來說,男性都是基因變異的女性。”他還聲稱地球將變成“女兒國”。 對此,塞克斯教授的說法是:和其他染色體不同,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無法自行修復基因變異帶來的損傷。它正在隨著人類的進化而逐步退化。根據y染色體逐步消亡的速度計算,大約125000年後y染色體將會徹底失去功能.這意味著男性到時候也許將從地球上滅絕。
塞克斯教授還解釋道:“每一代人中都有1%的男人,其y染色體會產生基因變異。這會使它們的生育能力降低10%。而和成雙成對的X染色體不同的是,y染色體只有一條。因此無法通過鏡像複製修補自身的缺陷。所以它的基因缺陷永遠都沒有法被修復。”
另外塞克斯教授還聲稱女性可以“單性”繁衍。即使地球上沒有男性存在,女性照樣可以通過“單性生殖”繼續繁衍後代。這樣的科技已不是夢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現實。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掌握了通過男性骨髓細胞培育“人造精子”的技術。他們的下一步計畫便是通過女性骨髓細胞來培育“人造精子”。一旦實驗成功,最多只要三五年的時間女性就可以獨自繁衍生育後代。不過,由於通過女性幹細胞培育出來的“人造精子”缺少y染色體,她們“單性繁衍”出來的後代將全都是女孩。
雖然y染色體可能要過125000年才會消亡,但男性們卻面臨著一個更迫切的危機。在過去的50年間,男性的精子數量已經急劇下降了20%。專家認為這可能和男性面臨更大壓力和濫用酒精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有關。
當塞克斯教授提出男人將在125000年後滅絕的理論,他遭到了許多男性組織的炮轟。教授說:“我收到了許多憎恨郵件。它們在信中質問我說:‘你怎么能夠背叛你自己的性別?’”然而英國倫敦大學遺傳學教授,《Y,男性的退化》一書的作者史蒂夫·瓊斯博士卻與塞克斯教授“英雄所見略同”。瓊斯博士也稱男性的消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不過針對y染色體最終消亡的時間,科學界仍然存在巨大爭議。塞克斯教授認為男性y染色體將在125000年後徹底失去功能,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遺傳學家詹妮·格雷夫斯教授則聲稱y染色體至少要過1000萬年後才會消失。格雷夫斯教授還稱:即使y染色體消失男性仍有可能不會滅亡。男性可能出現“變種“,從而分化成幾種類型。
·X染色體和y染色體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人類的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其中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正是這對性染色體決定了人類的性別。女性的染色體為XX,而男性的則體為Xy。
和勤勞強大的X染色體相比,男性特有的y染色體顯得懶惰矮小。它不但體積不及X染色體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絕大多數DNA序列都是沒有功能的。其中參與“工作”的基因甚至不及X染色體的十分之一 。基因決定了生物體所表現出的各種特徵,它的數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染色體的“影響力”。所以缺少基因的y染色體看起來很弱勢。
·y染色體的劣勢
除y染色體外的其它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成對存在的兩條染色體互為“備份”,這樣便能清除危害自身基因的變異。在減數細胞分裂時,如果其中一個出現缺陷,就能通過與備份的對照很快糾正錯誤並進行修補。然而“自戀”的y染色體卻不與同伴的X染色體進行對照修錯。封閉保守的結果就是自取滅亡。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中,y染色體上的基因不斷減少,這幾乎成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y染色體不像其他的染色體,它沒有機會與別的任何染色體混合。如此一來便不能利用有性生殖所提供的機遇與其他染色體交換DNA。這是一個可悲的諷刺。因為正是y染色體首先將男性從女性中區分出來。y染色體從一個男人傳遞給另一個男人,他不能通過基因重組修復自身的變異。 更有甚者,y染色體因長時間禁閉在男性種系中,所以會遭受比別的染色體更高的突變幾率。為保持精子的不斷形成,雄性生殖細胞和它們的DNA分裂非常非常頻繁。而大多數的突變就發生在DNA鏈條分裂和複製的過程中。因此,y染色體從本質上就是不穩定的。根據估計,在大概5000代也就是12.5萬年後,男人的生殖能力將會減少到大約現在的1%。我們已經知道y染色體的突變會降低男性的生殖能力。我們也已經目睹了男性生殖能力一直以來都在緩慢下降。最後,男人將不再具有自然生育能力。
·亞當的詛咒
y染色體是人類23對染色體中唯一沒有相同配對物件的染色體。一旦其受到損害,比如環境污染或毒素侵害(酒精、尼古丁),它便無法像X染色體那樣通過相同的配對物件(XX)來進行修復,再也無法在遺傳信息里脫離那種不利的影響。瓊斯博士認為y染色體處在淪落的過程中。男人是進化史上的被淘汰物。
瓊斯博士宣布“女性紀元”現在已經開始了。如今有很多跡象能夠為他的理論佐證。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便是佐證之一。今天,一個新生女孩(在英國)的期待壽命是81.58年。而男人只有75.59年。除了阿爾茨海默病,可以說所有的死因對男人的打擊都大於對女性。男人比女人更早地死於癌症、心血管病以及肝硬化。因自殺而死亡的男人相當於女人的四倍。死於事故和謀殺的男人也比女人多很多。至於男人不太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及容易與人發生暴力衝突等,在基因學家們的眼裡主要不是因社會環境所造成,而是與生俱來的因素更多。其原因在於y染色體和睪酮。牛津大學基因學家賽克斯教授曾說道:“女人很少把別人打得鼻青眼種。她們既不會變成暴君,也不會發動戰爭。”男人的“衝動原罪”就是來自y染色體。瓊斯博士還聲稱:“y染色體是所有46種染色體中最病態,最多餘,最好吃懶做的一個。”
基因學家們還指出,閹割即中國的宮刑能讓男人多活13年。他們引據一個研究報告:20世紀的20和30年代,美國曾有很多年輕人由於精神疾病或刑事犯罪被處以宮刑。這些人的平均壽命比他們的同齡人要高出13年。
基因學家們聲稱:“y染色體在我們的眼前不斷地脫落解體。沒有任何根據讓我們相信這個毀滅過程會被制止甚至扭轉。”賽克斯教授還斷言:“男人最終將從地球上消失。因為y染色體在不斷地劣化,摧毀自己。”
自從母系社會結束之後,過去和現在漫長的幾千年始終是男人的紀元。男人在經濟上和社會上的地位決定了他們統治著女人。然而今天和明天是高技術的時代,是基因的時代。X染色體明顯地強於y。她自然且生命力強。賽克斯教授預言將來男人將會失去使用價值。
其實最近的幾十年來,女人已經在一些方面超越了男人,而且在更多的方面正在趕上。20世紀70年代,英國女性的收入還只相當於男人的一半。但現在的差距只剩下了22.8%。在100年前,女性上大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西方大學裡的女生已經多於男生,畢業率也是50:50。很多女性在新技術領域裡更是大展鴻圖,超越了多數的男同胞。
將來如果真的沒有了男性而成為單性世界,人類將如何繁殖呢?基因學家們把希望放在了克隆上。當然,今天的男人還不用擔心世界末日的到來。因為賽克斯教授估計男人滅亡的時間在12.5萬年之後。但是縱觀在人類的進化史,12萬年又算得了什麼。據最新研究,猴子變成人的過程也只是發生在短暫的700萬年之前。
·無性生殖效率更高
如果沒有了男性,戰爭也許會消失;監獄裡囚犯的人數也可能會劇減,交通事故的發生次數更將驟降……。
從遺傳觀點來說,如果地球成為了“女兒國”,人類放棄男女交配而改以無性生殖來進行繁衍的話效率可能會更高。因為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若一個種群中有一個無性生殖的雌性,其後代要比雌雄交配所產生的後代多一倍。我們可以這么想:一對夫婦必須要有兩個孩子才能使整個種群的規模得以維持。男性是不能直接產生後代的。所以如果女性的孩子少於兩個,那么整個種群就會縮小。但是,如果人類改為無性生殖,所有人都是女性,那么每個女性只要有一個孩子整個種群的規模就能得到維持。由此可見男人的存在著實是對資源以及空間的極大浪費。它們沒有十月懷胎之苦,而且它們遊手好閒,它們甚至會不負責任地對自己的子女不管不問。這種動物是在是自然界的“粗大垃圾”。
其實在自然界種,無性生殖的狀態經常出現。比如變形蟲的分裂生殖;水綿的斷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以及草莓的營養生殖等。而克隆技術的發展讓哺乳動物也能進行無性生殖。但是無性生殖持續的時間卻都不會太長,而且往々與有性生殖共同存在。雖然也有許多生物是純粹的無性生殖者,但是它們絕大多數是單細胞的微生物。幾乎沒有多細胞的動植物進行純粹的無性生殖。即使有,也往々很快就會滅絕。這使得科學家們得出結論:無性生殖只是進化之路上的死胡同,是通向滅絕的快車道。
根據棘輪理論(Muller’s ratchet)和小斧頭理論(Kondrashov’s hatchet),無性生殖的生物會不斷積累有害突變,從而逐漸死於遺傳疾病。而根據紅色皇后理論(Red Queen),無性生殖的生物由於缺乏基因的多樣性,很容易感染傳染病,從而死於瘟疫。 這樣看來,這個世界似乎又不能沒有男性。
不過英國倫敦帝國學院進化生物學家賈德森教授(Olivia Judson)在她的《動物性趣》中討論過一種“絕對處女”即蛭形輪蟲。蛭形輪蟲可以推翻這種結論。蛭形輪蟲是完全進行無性繁殖的複雜動物,並且有著8500多萬年的漫長進化史。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它們能離開男性生存這么久。但是如果它們可以,為什麼人類就不行呢?
·男人無用論
有性生殖的目的是為了基因交流和重組,以更好的適應環境的變化。而男人存在的目的也僅是為了有性生殖。難道男人生命的光輝真的就只存在於基因交流的那一剎那?毫無疑問,蜜蜂會說:“是!”在蜂群中,最特殊而可悲的群體便是雄蜂。它們平時就像紈絝子弟一樣,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而在蜂王的眼中,它們只不過是一堆活動的染色體。
一種marine worm(Bonellia viridis)更是會對該觀點全力支持。無性別的worm幼蟲遭到巨大的雌性worm“致命的一吻”後會被囚禁在雌性體內。之後幼蟲除生殖器以外的所有器官全部退化,一個極有效率的生殖機器——雄性個體便從此誕生。如果生命的目的只是為了自身延續的話,男性的存在確實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它們沒有十月懷胎之苦,它們遊手好閒,它們甚至會不負責任地對自己的子女不管不問。
·只有夏娃的伊甸園
據報導,日本的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卵子和卵子交配產生的小白鼠後代。她除了有兩個媽々外,跟其它小白鼠並無區別。高興時她會傻笑,憂鬱時她會煩惱。她不是黃蓉,她不會武功,但她也有她完美的愛情,有對她關懷備至的丈夫和可愛的孩子。有朝一日,人類也會走上同樣的道路嗎?也許在只有夏娃的伊甸園裡,亞當只是作為歷史教科書上的存在。媽々甲和媽媽乙會指著她們天真可愛的小女兒說:“男人是受到‘亞當詛咒’的一種生物。它們自私、貪婪、而且殘暴。不過它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走上了毀滅之路。”
·反對者的意見
格雷夫斯教授承認自己有關y染色體將會在1000萬年後消失的推斷遭到“激烈反對”。儘管她還稱這可能還是“保守估計”。哈佛大學人類遺傳學系主任布賴恩·塞克斯教授則在去年聲稱:人類的生育水平在12.5萬年後將會退化到目前生育水平的1%。相比較布賴恩教授的數據,格雷夫斯教授的推斷則要樂觀得多。
科學家在關於y染色體是否消失上還有爭論。格雷夫斯教授也認為現有的男性類型或許會消失,但男性本身估計不會滅亡。
但是也有科學家宣稱y染色體根本不可能消失。去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戴維·佩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報告。在該報告中它們宣稱:“科學家此前並不知道y染色體具有自我修復功能。人們通常認為多數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而y染色體則是孤獨的一條,沒有可以配對的“伴侶”。正因為如此,y染色體不像成對存在的兩條染色體那樣互為“後備”,以便清除危害自身基因的變異。然而我們發現y染色體記憶體在一種獨特的結構——迴文結構。它可以自然重複性再生。迴文結構一端的基因能夠取代另一端已發生變異的基因。”
《科學》雜誌將佩奇研究小組的這項發現列為2003年度十大科學發現的第9位。《科學》雜誌的社論稱:“似乎在迴文結構之間往復轉化的基因能夠使y染色體的基因構成保持穩定。”而格雷夫斯教授則強調這一數據是被曲解的。格雷夫斯教授說:“我認為該項工作很了不起,但在解釋上出現了錯誤。他們說y染色體確實是在進行基因轉換。但我認為這不是真正的性基因,只是y染色體正在進行的‘基因自我轉換’。我認為這一過程並不能修復y染色體並消除基因變異。因為健康的基因可能會被變異基因所替代。事實上,y染色體上還有幾個序列的無用基因。我認為這些基因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
格雷夫斯教授最近在《繁殖、生育和發育》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也許基因轉換還會加快y染色體的消亡速度,使新的性染色體變異早日出現。”
不過格雷夫斯教授認為,即使y染色體消失人類也不會滅亡。她說:“混合雌雄間體或者不同人口存在的不育可能令人信服地為人類新種類的誕生創造了前提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