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脈位

齊褚澄曰∶男子陽順,自下生上,故右尺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右關為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腎,腎生左關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陰逆,自上生下,故左寸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左關為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腎,腎生右關肝,肝生右尺心。

基本信息

【出處】《瀕湖脈學》
【名稱】《男女脈位》
【年代】明朝
【作者】李時珍

作品原文

齊褚澄曰∶男子陽順,自下生上,故右尺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右關為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腎,腎生左關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陰逆,自上生下,故左寸為受命之根,萬物從土而出,故左關為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腎,腎生右關肝,肝生右尺心。(詳褚氏遺書)華谷儲泳曰∶脈訣以女人尺脈盛弱,與男子相反為背看,夫男女形休絕異,陰陽殊塗,男生而復,女生而仰;男則左旋,女則右轉;男主施,女主受;男之至命在腎,處臟腑之極下,女之至命在乳,外臟腑之極上;形氣既異,脈行於形氣之間,豈略不少異耶?此褚氏之說,為有理也。(詳祛疑說)戴起宗曰∶脈訣因男子左腎右命,女子左命右腎之別,遂言反此背看,而諸家以尺脈盛弱解之,褚氏又以女人心、肺診於尺。倒裝五臟,其謬又甚。不知男女形氣精血雖異,而十二經脈所行始終,五臟之定位則一也,安可以女人脈位為反耶?​
丹溪朱震亨曰∶昔軒轅使伶倫截谷之竹,作黃鐘律管,以候天地之節氣;使岐伯取氣口,作脈法,以候人之動氣。故黃鐘之數九分,氣口之數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數始形。故脈之動也,陽得九分,陰得一寸,吻合於黃鐘。天不足西北,陽南而陰北,故男子寸盛而尺弱,肖乎天也;地不滿東南,陽北而陰南,故女子尺盛而寸弱,肖乎地也。黃鐘者,氣之先兆,故能測天地之節候;氣口者,脈之要會,故能知人命之死生。世之俗醫,誦高陽生之妄作,欲以治病,其不殺人也幾希!龍丘葉氏曰∶脈者天地之元性,故男女尺寸盛弱,肖乎天地,越人以為男生於寅、女生於申,三陽從天生、三陰從地長,謬之甚也。獨丹溪推本律法,混合天人而辟之,使千載之誤,一旦昭然,豈不韙哉!​

創作背景

男女脈位出自《瀕湖脈學》是李時珍擷取《內經》、《脈經》等諸書精華,結合自己的經驗撰著而成。總為一卷,內容分兩部分,一是闡述了27種脈象的脈形特點,辨別方法及主治病證,二是引錄了其你李言聞闡述脈學理論的《四言舉要》。

作品影響

脈學在中醫學中是極受重視的。自晉代王叔和著《脈經》後,五代高陽生著成《脈訣》,以其通俗易懂、便於記誦而廣為傳播,但因其中謬誤也不少。李時珍繼承了正統的脈學,博採歷代各家之長,對經義大加發揮,如他指出,切脈獨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臟之氣,而不是切按五臟六腑經脈之體,闡發透闢。他在《脈經》24脈的基礎上,又增述了3種脈,使中醫脈象增至27種,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他用朗朗上口、易於記誦的七言詩句寫成“體狀詩”,對每一種脈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說浮脈“浮脈唯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命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短短四句把浮脈的脈位、脈象、臨床意義表述得很清晰。他還用“相類詩”、“主病詩”,把同一類的各種脈加以歸納,對其在診斷病證方面的意圖加以闡發。這就是《瀕湖脈學》的全部內容,雖然篇幅不多,但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卻有重要地位,已經成為學習脈學的必讀著作。​

作者簡介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曆1518年7月3日,合新曆7月13日),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民眾學習。
李時珍38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在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中國明朝時代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