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瑪礦區

甲瑪礦區

甲瑪礦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隸屬於中國黃金集團麾下的西藏華泰龍礦業開發有限公司,2008年8月破土動工,總投資達到35億元人民幣,礦區的面積達到144平方公里。其一期工程在2010年7月19日正式投產運行。甲瑪礦區平均海拔在4780米左右,海拔最低處近4000米,最高海拔到了5360米,是一個高海拔礦區。空氣中的含氧量只為平原地區的4-6成,氣候常年非常惡劣,而甲瑪礦區所在地是在拉薩河的上游,地勢呈現出東高西低的態勢,由於這樣特殊的地理原因,當地自然災害頻發。

礦區簡介

救援現場 救援現場

甲瑪礦區,2008年8月破土動工,總投資達到35億元人民幣,礦區的面積達到144平方公里。其一期工程在2010年7月19日正式投產運行。甲瑪礦區平均海拔在4780米左右,海拔最低處近4000米,最高海拔到了5360米,是一個高海拔礦區。空氣中的含氧量只為平原地區的4-6成,氣候常年非常惡劣,而甲瑪礦區所在地是在拉薩河的上游,地勢呈現出東高西低的態勢,由於這樣特殊的地理原因,當地自然災害頻發 (有報導指出:當地只強調自然災害頻繁,忽視災害的人為因素)。

山體滑坡

消防官兵在搬運遇難工人遺體 消防官兵在搬運遇難工人遺體

2013年3月29日凌晨6時許,位於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斯布村普朗溝澤日山、隸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華泰龍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甲瑪礦區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據初步統計,83名工人(藏族2名,其餘均為漢族、多為吉陝貴川等內地職工)被埋 。據現場參與救援的武警水電三總隊某支隊蔣益介紹,事發現場的山體呈現V字形陡坡沖溝,由於塌方釋能過大導致突發土石流,造成沖溝長達3公里,平均深度30米,塌方量達200萬方以上。山體存在裂縫,有發生次生災害的可能 。

救援行動

救援現場 救援現場

災害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主要領導趕赴現場,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公安、消防、醫務等救援人員1000餘名,調集各種車輛和大型裝備200餘台、搜救犬15條、雷達生命探測儀15台參與現場搜救。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等自治區領導深入到海拔4600米的塌方現場指揮救援,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價搜救被埋人員 。

2013年3月29日17時35分左右,救援人員在滑坡現場挖出第一具遇難者遺體 。當日,消防官兵在西藏“3·29”山體塌方災害現場找到兩具遇難工人遺體 。

災害原因

中國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專家周成燦介紹說,這次災害是由於山體失衡造成的特殊地質災害。“目前山頂有一個滑落陡壁裂縫包括雨帽狀的尖頂縫,非常滑,最大陡坡達到4米5,一般的在0.5米到1米左右,所以這塊滑落空子比較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