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切除

甲狀腺切除

甲狀腺切除,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甲狀腺部分或全部未下降而停留在舌盲孔處,即成為舌甲狀腺。在頸部有正常位置的甲狀腺而伴有舌甲狀腺者,又稱為副甲狀腺。甲狀腺組織全部集中於舌根部而頸部正常位置上無甲狀腺者,又稱迷走甲狀腺。本病小兒少見,性成熟期、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多見。

基本信息

甲狀腺切除

胚胎發育過程中,甲狀腺部分或全部未下降而停留在舌盲孔處,即成為舌甲狀腺。在頸部有正常位置的甲狀腺而伴有舌甲狀腺者,又稱為副甲狀腺。甲狀腺組織全部集中於舌根部而頸部正常位置上無甲狀腺者,又稱迷走甲狀腺。本病小兒少見,性成熟期、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多見。
【診斷】
根據典型的臨床症狀、檢查所見及同位素掃描檢查不難作出診斷,但應注意與舌根部血管瘤、舌根囊腫、纖維瘤等腫瘤進行鑑別診斷。
【治療措施】
一.不需治療腫塊小,患者無症狀,可不予治療
二.保守治療對迷走甲狀腺或患者有咽部阻塞症狀及甲亢症狀者,可先給予保守治療。方法有局部注射硬化劑、放射性同位素131碘治療和服用碘劑等。
三.手術治療對頸部正常部位有甲狀腺者,可行舌甲狀腺全切除術。對頸部正常部位無甲狀腺,經保守治療效果不好者,可行舌甲狀腺大部切除術。手術徑路有二。
1.經口舌甲狀腺切除術全麻下進行。在舌的兩側貫通縫合各一針,將舌體牽引,向外暴露舌根部,在舌甲狀腺兩側邊緣上做弧形切口,分離使舌甲狀腺包膜與周圍組織分開,將舌甲狀腺切除,縫合切口。
2.經頸徑路舌甲狀腺切除術徑路包括經舌骨上、舌骨下、舌骨劈開及咽側切開等。經頸徑路術野顯露清楚,但損傷較大,故臨床上以經口手術切除舌甲狀腺較多。
【臨床表現】
早期常無症狀,只是在腫塊迅速長大時可出現以下症狀:
1.阻塞性症狀如吞咽不暢、咽異物感、發音不清、呼吸不暢或呼吸困難。
2.咽痛及出血有時首發症狀為出血。
3.甲狀腺疾病樣症狀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
檢查可見:
1.腫塊位於舌盲孔處,大小不一,與會厭無粘連,基底廣,呈半圓形或橢圓形,表面覆有正常黏膜或有小血管擴張,穿刺可抽出少量血液。活檢可引起表面糜爛、感染及出血,故一般不主張活檢。
2.服用放射性同位素131碘,通過同位素掃描確定舌根部腫塊是否為甲狀腺組織及頸部正常位置上有無甲狀腺存在。

適應症

甲狀腺切除術分全切除和大部份切除術。全切除適用於甲狀腺癌及惡性淋巴瘤。大部分切除適用於1.壓迫氣管、食管的單純性甲狀腺腫;2.結節性甲狀腺腫伴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有疑惡性變者;3.較嚴重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經藥物治療一年左右無效者。
1.限於一側葉的多發性甲狀腺腺瘤。
2.占據一側葉的巨大腺瘤或囊腫,使正常甲狀腺組織結構不復存在。
3.較小孤立性結節,經病理症實為原位癌。

術前準備

一般勿需特殊準備。

禁忌症

1.青年人患瀰漫性甲狀腺腫一般不宜手術。2.手術後復發的病例。3.有其他嚴重疾病者。4.甲狀腺未分化癌,有淋巴結轉移者。5.甲狀腺癌與氣管、頸部大血管粘連者。

麻醉

頸叢麻醉或全麻。
局麻加頸叢阻滯麻醉。
麻醉禁忌
安全有效。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 與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相同。
2.顯露甲狀腺 顯露甲狀腺後,分離切斷甲狀腺懸韌帶,處理甲狀腺上極血管,繼而結紮切斷甲狀腺中、下靜脈。處理甲狀腺下動脈,在靠近頸動脈內側,將其結紮、切斷,或採用囊內結紮法處理甲狀腺下動脈。
3.切斷甲狀腺峽部,於氣管前用彎止血鉗鈍性分離甲狀腺峽部,並將其切斷。
4.切除甲狀腺側葉,可由上極向下或由下極向上,也可由峽部切斷處起始分離甲狀腺背面。這時應仔細辨認喉返神經和甲狀旁腺,注意保護,勿使損傷。
5.止血、縫合 徹底止血後,放置引流,逐層縫合,關閉切口。

注意事項

同甲狀腺癌根治術。

手術效果

甲狀腺大部份切除是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囊腫等有效手段。凡符合適應症者,應積極早日手術。但術後也有復發者,復發率在4-6%,多為40歲以下患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病人手術後易發生眼球突出合併症。甲狀腺機能亢進能導致流產、胎兒宮內死亡和妊娠中毒,而妊娠又可使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情加重,手術治療宜在妊娠早期(4-5月)施行,或分娩後再行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