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祭

甲午祭

由國防大學攝製的反映“甲午戰爭”題材的四集電視紀錄片—《甲午祭》是一部主題鮮明、導向正確的精神大片。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表示,推出《甲午祭》紀錄片,不僅僅出於慎終追遠的目的,更要從甲午戰爭的廢墟上崛起。出席首映式並觀看紀錄片的專家們認為,該片是一部以史為鑑、催人警醒的國史教材,同時也是一部立意高遠、面向未來的戰爭啟示錄。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甲午祭》拍攝現場《甲午祭》拍攝現場
該紀錄片分四集,每集約四十八分鐘,分別從戰略、精神與信仰、制度、國運四個方面,對甲午戰爭進行系統反思。與會領導和專家反映,該片通過勾勒19世紀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分別從“戰略與政略”、“精神與信仰”、“制度與文化”、“戰爭與國運”四個維度,生動重現了甲午戰爭的戰爭進程,深度挖掘了中日對決敗與勝的深層原因,全面檢討甲午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巨大創痛、深刻教訓和浴火重生。該片超越了戰爭,把反省延伸到了制度與文化層面,超越了歷史,揭示了中日兩國國運如何在甲午年早已草蛇灰線,同時還超越了時空,讓看似天壤之別卻面臨同樣戰略困境的兩個甲午年,在時隔120年後對話。

歷史意義

國防大學推《甲午祭》 反思軍隊腐敗呼喚軍人國防大學推《甲午祭》 反思軍隊腐敗呼喚軍人
“反思甲午是為了徹底走出甲午。”首映式上,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飽含深情地表示,推出《甲午祭》紀錄片,不僅僅出於慎終追遠的目的,更要從甲午戰爭的廢墟上崛起。該片深研戰史,深研民族的興衰史,將軍人的職責與民族的興衰榮辱牢牢綁在一起,不僅是邏輯上的必然,更是身為軍人所應盡之天職。通過此片的拍攝和公映,旨在實現強軍目標的征程中,以寬闊的視野和眼光,對歷史的沉重追思、戰爭的刀光劍影、取勝的寶貴經驗、失敗的深刻教訓,用心中的筆、手中的鏡頭,去告訴、告誡未來戰爭的指揮員。同時,藉助國家台公開播映此片,必將有助於我們深化對國運興衰的戰略思考,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認清發展大勢,保持戰略清醒,匯聚起民族復興磅礴力量。

拍攝歷程

《甲午祭》總編導彭山在首映式上介紹說,為擴大反思甲午的影響面,推動全社會的國史教育和國防教育,從年初開始,他們專門從日本香港澳門等地蒐集史料檔案,到事件發生地挖掘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多次召開創作研討會,採訪了日本、澳大利亞以及國內本領域諸多研究專家;分別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歷史檔案館、中國軍事博物館、軍事科學院、海軍學術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學者進行把關修改;攝製組除了對國內的旅順、威海、安徽、福建等進行實地拍攝之外,還組織赴日本拍攝。

出品

《甲午祭》由國防大學與北京億陽集團、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聯合出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