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因齊

田因齊(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與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齊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田齊)第四代國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田因齊
田因齊(?-前320) 戰國時齊國國君,桓公之子。媯姓,田氏,名因齊。前356-前320年在位。戰國初年,齊的大權在田氏手中,後田和得到周王承認而成為齊君。田和之孫威王針對卿大夫專權、國力不強之弊,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開展“百家爭鳴”。進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選賢任能,賞罰分明,國力日強。經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馬陵兩役,大敗魏軍,開始稱雄於諸侯。又禮賢重士,在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稷門外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成為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到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