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息診療法

1973年由山東大學的張穎清教授發明。 他發現人體第二掌骨側的穴位分布形式,恰與全身各部位的穴位群相對應,根據壓痛點的有無和位置就能確定整體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無病;在第二掌骨側等全息穴位群上針刺或按摩,就可以治療人體對應部位或器官的疾病。 這樣的診法和療法統稱為“生物全息診療法”。

1973年由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發明。他發現人體第二掌骨側的穴位分布形式,恰與全身各部位的穴位群相對應,根據壓痛點的有無和位置就能確定整體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無病;在第二掌骨側等全息穴位群上針刺或按摩,就可以治療人體對應部位或器官的疾病。這樣的診法和療法統稱為“生物全息診療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