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戀

生死之戀

電視劇《生死之戀》2002年上映,講述了一對紅色戀人故事。故事是從石評梅對高君宇走後的深深懺悔和切切思念中展開的。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生死之戀生死之戀

電視劇《生死之戀》講述了一對紅色戀人故事。故事是從石評梅對高君宇走後的深深懺悔和切切思念中展開的。

分集劇情

第1集

高君宇走了,在清靜的陶然亭里又多了一座墳,從那天起,一個滿懷哀怨、思念與悔恨的女子便常出現在這裡,她叫石評梅。 又是一個黃昏,她站在幕前,隱入了深深的回憶里……在北京的山西會館,她們相識了,彼此被對方所吸引:一位冰清玉潔、文採過人;一位言談敏銳、大氣凜然。終於,石評梅鼓起勇氣給高君宇寫了第一封信……而高君字又太忙了,時隔一年多才又見到石評梅……

第2集

深夜,石評梅無法安眠,同好友廬隱在女高師校園聊天兒。她感慨著像高君宇這樣一個反封建禮教的鬥士,自己卻被封建婚姻的枷鎖套著…… 而石評梅在來京求學時,父親委託在京學子吳念秋關照愛女,在吳念秋強大的愛情攻勢下石評梅將自己的初戀毫無保留地奉獻了出來,而高君宇卻在為自己所追求的主義風裡雨里到處奔波著…… 也許,在這個世界裡,他只是歷史使命的走年。

第3集

吳念秋帶著出版的第一本詩集來宿舍找石評梅,而石評梅此時正與高君宇在陶然亭參加一個聚會,並經歷了一場有驚無險的風波……這更讓吳念秋擔心,自從他愛上了石評梅後,有件事一直難以啟齒,他害怕失去她,來京上學之前,吳念秋已在鄉下老家成了家,更糟糕的是,他的妻子來了,帶著兩個孩子,前幾天進京來了。

第4集

石評梅按照廬隱給她的地址去找吳念秋,終於知道了真相,悲痛之下跑出了吳家……雨夜,高君宇在公園的木椅上找到了已昏迷的石評梅,將其送往醫院,並留下一紙條:人活著不能沒有愛,但人不僅僅只是為愛而活的…… 從此,石評梅就像換了一個人,抱定了終身不嫁的念頭,就在吳念秋陷入情感痛苦的日子裡,高君宇赴上海參加了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第5集

石評梅同舍友人被其哥逼著回家完婚,高君宇對此的憤怒,深深地打動了石評梅,她於是創作了揭露封建禮教、呼喚婦女解放的話劇劇本《這是誰之罪》……演出成功,這也更讓石評梅痛恨自己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一個任人宰割又不願起來抗爭的懦夫—一吳念秋。 經歷了這些事兒,石評梅開始積極地投身革命工作:主編《京報》上的婦女周刊,為第一期《平民周刊》寫稿……

第6集

石評梅大清早去找高君宇約稿,正趕上他一夜未睡……二人去陶然亭散步,高君宇第一次對石評梅委婉的示愛,著實讓石評梅不安起來,但石評梅終究還是沒有向他打開封閉已久的愛之門。高君宇帶著遺憾去了上海,而石評梅卻在慌亂與不安中煎熬著。但讓她更沒有想到的是,有人還要在她未癒合的傷口上撒鹽……

第7集

高君宇依舊為革命事業無日無夜地奔波著;石評梅也在為女權運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期間,二人聚少離多,但感情越來越深厚了……高君宇經過努力與抗爭,終於解除了他不幸的婚姻,還做了一次鄧穎超與周恩來的紅娘,滿心盼著,兩對人的婚禮可以同時舉行。

第8集

高君宇身體本來就弱,乾起工作來還沒日沒夜,累得咯了血,住進了醫院…… 在國民會議會場內,高君宇終因體力不支,病發昏迷,又被確診是盲腸炎,手術後的一個夜晚,高君宇在協和醫院突然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死時年僅29歲。石評梅在懺悔、思念與奮爭中度過三年,終也追尋高君宇而去,於是陶然亭畔的高君宇墓旁又多了一座墳。

片頭片尾

片頭字幕

高君宇:

評梅

我是有兩個世界的

一個世界是屬於你的

高石之墓高石之墓

我是個連靈魂都永禁的俘虜

而在另一個世界裡

我是不屬於你的

更不屬於我自己

我只是歷史使命的走卒

石評梅:

君宇

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

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

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片尾曲

作曲:肖白白今

片尾曲演唱:李競胡雁 劉君俠

童聲合唱:中央廣播少年合唱團

我是寶劍

高君宇墓碑題字高君宇墓碑題字

我是火花

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你是寶劍

你是火花

你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你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革命青年生死相從

堪稱英烈世所尊崇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

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