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

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兼顧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構和功能最佳化了的農業生態系統。為進一步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2002年,農業部向全國徵集到了370種生態農業模式或技術體系,通過專家反覆研討,遴選出經過一定實踐運行檢驗,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模式,並正式將這十大類型生態模式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農業部的重點任務加以推廣。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術是: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平原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術;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基本信息

概述

生態農業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模式是一種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兼顧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結構和功能最佳化了的農業生態系統。

我國十大模式

為進一步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2002年,農業部向全國徵集到了370種生態農業模式或技術體系,通過專家反覆研討,遴選出經過一定實踐運行檢驗,具有代表性的十大類型生態模式,並正式將這十大類型生態模式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農業部的重點任務加以推廣。

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術是: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平原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術;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生態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四位一體”生態模式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是在自然調控與人工調控相結合條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氣、太陽能)、保護地

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溫室養豬及廁所等4個因子,通過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陽能、沼氣為能源,以沼渣、沼液為肥源,實現種植業(蔬菜)、養殖業(豬、雞)相結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環系統,這是一種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效益明顯的生態農業模式。運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區室內外溫差可達30℃以上,溫室內的喜溫果蔬正常生長、畜禽飼養、沼氣發酵安全可靠。

這種生態模式是依據生態學、生物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顫動力,以沼氣為紐帶,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的種養生態模式。通過生物轉換技術,在同地塊土地上將節能日光溫室、沼氣池、畜禽舍、蔬菜生產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產氣、積肥同步,種養並舉,能源、物流良性循環的能源生態系統工程。

這種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最佳方式,併兼有提供能源與肥料,改善生態環境等綜合效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促進高產高效的優質農業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開創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模式類型

時空結構型

這是一種根據生物種群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徵和生物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而合理組建的農業生態系統,使處於不同生態位置的生物種群在系統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陽能、水分和礦物質營養元素,是在時間上多序列、空間上多層次的三維結構,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均佳。具體有果林地立體間套模式、農田立體間套模式、水域立體養殖模式,農戶庭院立體種養模式等。

食物鏈型

這是一種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規律而設計的一種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系統中一個生產環節的產出是另一個生產環節的投入,使得系統中的廢棄物多次循環利用,從而提高能量的轉換率和資源利用率,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並有效的防止農業廢棄物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具體有種植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養殖業內部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種養加工三結合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等。

時空食物鏈綜合型

這是時空結構型和食物鏈型的有機結合,使系統中的物質得以高效生產和多次利用,是一種適度投入、高產出、少廢物、無污染、高效益的模式類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