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節能建築從歐洲到中國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生態節能建築從歐洲到中國

孫茹雁(RuyanSun),1964年生,畢業於昆明理工大學和東南大學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現任教於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建築系。畢業以來一直從事建築教育工作,同時參與並主持過建築、規劃及景觀環境設計項目。1997年開始關注並從事節能建築研究。2004年至2005年間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hks整體規劃與建築設計事務所從事建築設計與建築節能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可持續建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基於能源有效利用下的建築設計、生態節能建築與技術、既有建築改造的研究與設計以及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和城市環境設計的研究。烏爾夫·赫斯特曼(Prof.Dipl.-lng.UlfHestermann),1954年生,在亞琛套用科學大學和亞琛工業大學學習,畢業後成立了城市整體規劃與建築設計事務所。此後他一直從事城市規劃研究任務與項目、企業建築與住宅建築設計以及醫院建築設計等工作,重點是沒有環境負擔的、生態性、能源最佳化的建築設計。1991年他被埃爾福特套用科學大學聘為建築構造、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教授,同時繼續領導自己的企業機構並在其中任職。他與路德維希·榮根教授共同編著了德語區最重要的教材《建築構造學》,此書目前正被譯成多種語言。2003年起承接中國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任務和設計競賽方面的事務。

目錄

緒論

O.1 背景

O.1.1 世界背景:世界能源消耗的基本情況和前景

O.1.2 中圍背景:能源現實,必須發展節能建築

0.1.3 可持續發展的背景:適於生態可持續發展的人居

0.2 發展節能建築的意義

0.2.1 生態環保意義

0.2.2 社會意義

O.2.3 經濟意義

O.2.4 政治意義

0.3 現實與需要

1中國節能建築的現實與實踐

1.1 具有節能意義的中國傳統建築

1.2 中國的建築能耗與節能建築

1.2.1 中國的氣候區域概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