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

生態環保

生態環保簡稱ECO,即英文單詞“Ecological”的縮寫,是指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減少高碳能源消耗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為遏止氣候變化不斷惡化的勢頭,積極採取自主行動,從多種環節入手,節能減排降耗,減輕環境災害,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

基本信息

簡介

發展生態環保要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全球企業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應對資源環境壓力。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套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

生態環保事業會持續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加強政府間國際合作,進而推動企業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促進低碳和生態經濟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推動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形成,改善開發中國家的碳定價權

我們努力:推廣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投融資途徑,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將減排降碳納入金融體系的服務範疇,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的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經濟激勵措施,利用碳金融體系的支撐使碳減排獲得持續不斷的融資,從碳減排權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收益,努力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讓社會、讓我們“發展生態環保綠色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共贏綠色未來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的範圍可大可小,相互交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最為複雜的生態系統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人類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農田為主的人工生態系統中。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為了維繫自身的穩定,生態系統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否則就有崩潰的危險;許多基礎物質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循環,其中碳循環與全球溫室效應密切相關,生態系統是生態學領域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干擾日益增大,在破壞與保護、生命與金錢的痛苦交織中,人類逐漸意識到了生態系統的真正價值,人類開始關注生態系統的現狀,並將其納入倫理道德體系中,形成了全新

的生態倫理道德,這一切深刻影響著龐大的工業帝國,與人類的終極命運。

發展史

早期歷史

早在古代,中國的哲學家就闡發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重要的生態哲學思想,其中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這一時期,人與生態系統的矛盾並不突出。

近代史

最早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是新英格蘭作家,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其1849年出版的著作《瓦爾登湖》中,梭羅對當時正在美國興起的資本主義經濟和舊日田園牧歌式生活的遠去表示痛心。梭羅在康科德四鄉的生活中,對本土生物做了詳細的考察,以藝術的筆調記錄在《瓦爾登湖》一書中。為此,梭羅被後人稱為“生態文學批評的始祖”。

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發表震驚世界的生態學著作《寂靜的春天》,提出了農藥DDT造成的生態公害與環境保護問題,喚起了公眾對環保事業的關注。1964年,先驅卡遜去世,化工巨頭孟山都化學公司頗有針對性地出版了《荒涼的年代》一書,對環保主義者進行攻擊,書中描述了DDT等殺蟲劑被禁止使用後,各種昆蟲大肆傳播疾病,導致大眾死傷無數的“慘劇”。

1970年4月22日,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發起並組織保護環境活動,得到了環保組織的熱情回響,全美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了這場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旨在喚起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促使美國政府採取了一些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後來,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至此,每年4月22日便被確定為“世界地球日”。

197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大會”並於5月5日簽訂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人類環境宣言》,這是保護環境的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文獻,是世界上第一個維護和改善環境的綱領性檔案,宣言中,各簽署國達成了七條基本共識;此外,會議還通過了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的建議。會議把生物圈的保護列為國際法之中,成為國際談判的基礎,而且,第三世界國家成為保護世界環境的重要力量,使環境保護成為全球的一致行動,並得到各國政府的承認與支持。在會議的建議下,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設在肯亞首都奈洛比。

1982年5月10日至18日,為了紀念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促使世界環境的好轉,國際社會成員國在規劃署總部奈洛比召開了人類環境特別會議,並通過了《奈洛比宣言》。在充分肯定了《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宣言》的基礎上,針對世界環境出現的新問題,提出了一些各國應共同遵守的新的原則。《奈洛比宣言》指出了進行環境管理和評價的必要性,和環境、發展、人口與資源之間緊密而複雜的相互關係。宣言指出:“(原文)只有採取一種綜合的並在區域內做到統一的辦法,才能使環境無害化和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格羅·布萊姆·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為主席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給聯合國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構想:

“(原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bility of fe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en needs[10].(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影響後代人的發展能力)”

1992年6月3日至4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183個國家的代表團和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7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102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親自與會。這次會議中5年前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了與會國的普遍贊同。會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稱《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這是一個有關環境與發展方面國家和國際行動的指導性檔案。全文綱領27條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第一次在承認開發中國家擁有發展權力的同時,制定了環境與發展相結合的方針。然而,條款中“到2000年,生物農藥用量要占農藥的60% ”這一號召,因為生物農藥性價比的問題,至今仍是一紙空文。

這次會議還通過了為各國領導人提供下一世紀在環境問題上戰略行動的檔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二十一世紀議程》、《關於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計畫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不對氣候系統造成危害的水平。非政府環保組織通過了《消費和生活方式公約》,認為商品生產的日益增多,引起自然資源的迅速枯竭,造成生態體系的破壞、物種的滅絕、水質污染、大氣污染、垃圾堆積。因此,新的經濟模式應當是大力發展滿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生產,禁止為少數人服務的奢侈品的生產,降低世界消費水平,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重要意義

森林不僅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業產品,而且在維持生物圈的穩定、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每天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這對於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具有重要意義。又如,在降雨時,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植物層都能夠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減緩雨水對地面的沖刷,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表徑流。枯枝落葉層就像一層厚厚的海綿,能夠大量地吸收和貯存雨水。因此,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