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蠟龜甲

甘薯蠟龜甲

甘薯蠟龜甲危害症為成、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邊食邊排糞便,蟲口多時滿田薯葉穿孔累累,影響生長。

概述

甘薯蠟龜甲 Laccoptera guadrimaculata Thunberg
別名甘薯褐龜甲甘薯大龜甲

分布

在我國分布於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國外越南有記載。

習性

成蟲體長8-10毫米,寬5-9毫米。身體近三角形,棕色或紅棕色,初羽化時色較淡。鞘翅有黑點花斑,變異較大;其中敞邊上的2個斑常向盤區伸延並與翅中部的斑點合併。身體腹面僅後胸腹板為黑色;前胸背板密布粗皺紋,敞邊有粗大刻點,部分刻點成穴狀。
在南方年發生5-6代、常有世代重疊現象。無明顯的冬眠。成蟲產卵於葉背,呈鞘塊狀,每鞘內有卵2-4粒。幼蟲體扁平,黃色至黃褐色,脫下的皮和排泄物貼伏背上成蟲和幼蟲均危害甘薯,使幼苗被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