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溪村

甘溪村

甘溪村,這個村鎮名稱在我國比較常見,在江西省、安徽省、湖北省和浙江省等地都有同名的鄉村。受自然條件以及各地政策差異的影響,各個甘溪村的優勢不同,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基本信息

甘溪村,這個村鎮名稱在我國比較常見,在江西安徽湖北省浙江省等地都有同名的鄉村。受自然條件以及各地政策差異的影響,各個甘溪村的優勢不同,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江西省上饒縣甘溪村

基本概況:

甘溪村甘溪村

江西省上饒市甘溪村風景甘溪村原名雙溪村,因瀘溪河流經該村時一分主二而得名,後因其中的一條逐漸乾涸只剩一條改稱乾溪,又因河水清澈甘甜而叫甘溪至今。該村位於五府山鎮中心地帶,是鎮政府所在地廠也是五府山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過去因這裡航運、商貿非常發達而聲名遠播,而上禹公路貫街而過,交通十分便利,為支大坳建設,甘溪村90%的農田被掩,是大坳水庫的重點移民村、在“十五”扶貧開發期間,同時被確定為扶貧重點。也被評為上饒市扶貧開發精品村。
據有關政府網站資料顯示[1],甘溪村總面積48平方公里,有林地37320畝,毛竹山7600畝,水田176畝,人均0.46畝,全村4267人,40個村民小組,人均收入1110元,有村完小2個,村小2個,在校學生53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下設三個村黨支部,有黨員39名。

地理氣候:

甘溪地理條件非常獨特,是福建經關口到上饒的必經之地,這裡四面環山,村西有風姿綽約的七星潮鑲嵌甘中、從空中俯瞰,整個甘溪村就象一艘中間方一塊碧玉的正在航行的船隻,這裡氣候宜人,四周青山常年鬱郁蔥、蔥,村部所在地海拔220米,年平均氣溫16℃,尤其在夏季,身處其中,使人倍覺涼爽。

農業建設:

在市、縣老建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甘溪村按照鎮黨委、政府毛竹低改“千戶萬畝”工程的要求:對全村毛竹進行了低產改造。其中墾復、旖肥200餘畝,銑山5000餘畝,總投資66萬元,把原來的小篙竹林改造成為竹用經濟林,通過發展毛竹產業化建設,形成了以毛竹深加工企業為龍頭的毛竹產業化基地,使全村51戶、216人的貧困戶和108戶低收入民眾在竹山低改中受益,為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村集體收入增加20000餘元。通過毛竹低改項目的實施,扶貧開發社會效益得到了充分體現,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種植梨柚150畝,板栗120畝,藥材100畝,西瓜100畝。2003年甘溪村引進外資200餘萬元,修建小水電站一座,外商對甘溪村的投資環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基礎設施建設:

甘溪村特別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2002年,甘溪對村內的交通要道一溪口至村部一段全長4.6公里、寬5.5米的公路路面進行了改造澆築了水泥路面,公路改建後,解決了全鎮五個行政村、8000餘人口交通不便狀況,極大地改善了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成了一條農民的致富之路。2003年,甘溪村還在集鎮中心區修建了一條寬14米,長500米的集鎮大道,並對大道進行了綠化,改變了集鎮交通環境。

安徽省廣德縣甘溪村:

基本概況:

甘溪村位於廣德縣東南10公里處,國家4A級風景區“盧湖竹海”境內。東與浙江省安吉縣接壤,南與廣德縣盧村鄉宋陳村交界、西與盧湖、清方村中明村交界、北與東亭柳亭村、高峰村交界。廣安路、東盧路穿村而過,道路四通八達。

人口面積:

根據當地政府相關網站資料顯示[2],全村轄30個村民組,1318戶,人口5051人,總面積32平方公里。有農田330畝,林地36000餘畝。(其中:竹林面積1980餘畝,板栗、果樹15000餘畝)是廣德的“竹海栗鄉”。

自然資源:

1.甘溪村竹資源較為豐富,竹器加工已成為該村“一村一品”,該村共發展竹器加工企業10餘家。家庭小竹坊隨處可見。
2.甘溪村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盛產毛竹、板栗、茶葉、楊桐葉、吊瓜、竹筍等產品,竹扇、竹雕、竹筷、竹蓆等工藝產品品種繁多。

湖北省恩施市甘溪村:

甘溪村位於州城以南19公里,209國道自北向南縱貫全村,西南有芭甘線連通恩鹹線。全村有耕地面積2569.1畝,8個村民小組,通公路里程60公里。據有關政府網站數據顯示,該村人口1696人,有黨員70人。村支部按“五好標準”規範了各種制度建設,兩年來建成了以柳樹溝為中心的無性系良種茶2350畝以上, 60%的農戶飲上了衛生乾淨的水。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柴橋街道甘溪村:

甘溪村位於柴橋街道東南面,全村共有人口343人,151戶,2個自然村,20個村民代表,22個黨員。耕地面積370畝,山林面積700畝;村級經濟年收入約5萬餘元,人均收入約8000元,上幾年我村還評為“市級衛生村”,2007年又評為區級“民主法治示範村”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不斷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