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港

甘港村隸屬於廉貽鎮,地處廉貽鎮東北角,東台、大豐、興化三市交界處,地理位置偏辟,區位優勢並不明顯。

甘港 甘港
甘港百坊園高清組圖 甘港百坊園高清組圖
甘港高清組圖 甘港高清組圖

但精明的甘港人卻善甘港於點石為金、借力發展。村黨委一班人搶抓發展機遇,千方百計改善投資環境,築巢引鳳,吸引八方客商來甘港投資興業。1999年,舉全村之力,投資90多萬元新建串場河甘港大橋,結束了甘港與204國道“隔河千里遠”的歷史,緊接著便搬圩建路,接通水電,建成串場河沿河經濟開發帶,當年就引進11家鋼質船廠和2家化工廠。2003年,高興東公路建成通車,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又在高興東公路兩側調整土地近千畝,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高興東公路沿線

工業帶。如今,甘港村形成串場河沿線、東廉公路沿線、高興東公路沿線三個工業集中區,隨著園區的建成,楓葉紡織、亞飛炭素、邁康爾麥芽等一批千萬元企業紛紛落戶甘港,全村大小企業發展到94家,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2.8億元,實現工商稅收810萬元。2006年5月,東台市當年投資額最大的三產項目——福建客商投資20億元的江蘇碧城農資城項目又花落甘港,將建成160萬平方米的大型農資綜合批發市場。
八方聚力加快基礎建設
漫步在甘港村新建的向陽河風光帶,筆直的水泥路伸向遠方,撈淤後的向陽河河道整齊、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甘港村投入24萬元,疏浚河道7700米,動土6萬方,拆除向陽河兩側臨時建築50多間,進行綠化配套,這是甘港村今年基礎設施建設十大重點工程之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頭戲。甘港村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欠賬多,1998年以前,全村還沒有一條超過100米的黑色路面。村黨委迎難而上,聚八方之力,大打基礎設施攻堅戰。他們採取集體積累出一點、企業捐助一點、民眾自願籌集一點、向上爭取一點的辦法,化解資金難題。近年來,村里每年三四十萬的集體積累基本上全部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還發動社會各界捐資近百萬元。在無錫創業的能人馮如輝一次就為家鄉公路建設捐資3萬元,村黨委書記劉懷仁兩次以自己的房產抵押,借貸2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黨員幹部民眾主動出義務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來,甘港村先後投入500多萬元,新建水泥路面8公里、砂石路13公里、修建橋樑39座。建成規模中心村4處,已入住108戶,整治河塘4個,實施河道三清15條,完成土方12945方。
潛移默化培育新型農民 華燈初上,暄鬧的村莊開始安靜下來。像往常一樣,甘港村康華橡膠廠廠長楊懷金晚飯後打開電腦,開始瀏覽橡膠製品生產網頁,了解市場信息,聯繫客戶。在甘港像楊懷金這樣,經常上網的還有50多戶。該村在全省率先建設現代遠程教育中心村,免費將市遠程教育網路輸送到村民家門口,對村民進行網上培訓教育。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效。甘港村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教育,村農民學校定期辦班,對全村50歲以下的農民進行全民創業、農副業實用技術、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黨員、民眾代表到江陰華西、三房巷,姜堰河橫、興化董北等村參觀學習。開展創新創業主題教育,激化民眾創業熱情,全村發展個體橡膠密封件加工戶近百戶,戶平增收1萬元。制訂18句126字的甘港村村民道德守則,譜曲成歌,製作成光碟,在村民中傳唱,引導村民唱道德歌,做文明人,連續兩年被表彰為江蘇省文明村……
眼下,甘港又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機遇,204國道改線工程涉及甘港村3.6公里。村黨委正積極謀劃著名:藉助204國道改道,探索農民以土地自願入股的新路子,調整土地2000畝,新建204國道沿線工業集中區、三產物流區、觀光農業區。村黨委書記劉懷仁滿懷信心地說,到2009年,甘港村三業總產值要突破十億元、集體積累過千萬、農民人均收入超萬元,把甘港真正建設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甜蜜港灣”。甘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