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4月4日,當時占地17畝。園內安葬著我軍在宜瓦戰役中犧牲的包括714團團長任世鴻、參謀長武治安在內的5287名烈士的遺骨。

基本信息

簡介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始建於1949年清明節,占地17畝,位於當年戰役主戰場——今瓦子街鎮政府所在地,園內安葬著戰役中壯烈犧牲的西北野戰軍5287名指戰員。1982年4月,中共黃龍縣委、縣政府對該園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維修。新建烈士紀念碑一座,碑座為正方形,四面有八級台階,象徵1948年;碑身為兩個斷面,象徵2月;碑高28米,象徵28日。擴建後整個陵園占地24畝。1984年清明節舉行了隆重的紀念碑落成典禮。原西北野戰軍四縱司令員、中央委員王世泰同志,原西北野戰軍一縱三五八旅旅長中央委員、裝甲兵司令員黃新廷同志,彭總夫人浦安修同志以及各大軍區、兵種、全國各省市領導,當年參加瓦子街戰役的部分老戰士、老嚮導、民兵、烈士遺囑及廣大幹部民眾代表參加了典禮。1985年5月,原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到此瞻仰並敬獻了花圈。1987年該園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陝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

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

按照老一輩革命家的批示和1997年8月程安東省長視察陵園時做出的“一定要把陵園整建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抓緊抓好”的指示,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縣委、縣政府認真規劃,積極組織實施,匯集社會各方力量,投資230萬元,按照莊嚴、肅穆、開闊、美觀的原則,對陵園進行了規模宏大的全面整建。重點對紀念碑、紀念館、烈士墓冢、綠化帶、廣場、保護區及路橋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改造擴建,並於1998年8月1日隆重舉行了瓦子街戰役勝利五十周年慶典活動。這次擴建之後的陵園占地55畝,綠地面積達到6000平方米。1998年被中共延安市委宣傳部授予“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0年被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授予“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9年被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 2001年被延安市民政局授予“文明視窗”稱號,2002年被省民政廳授予“文明服務示範視窗先進單位”,2004、2005年分別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創佳評差”先進單位和“文明單位”。

陵園本身屬於紅色旅遊地,又地處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等著名景點旅遊線上。為了把陵園建成以烈士褒揚為主,及宣傳、教育、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精神文明建設陣地,使陵園不僅成為黃龍民政工作的“視窗”,更成為黃龍縣的“視窗”,黃龍縣民政局充分挖掘陵園的發展潛力,依託縣域特有的森林野生資源和陵園優越的自然環境,多方籌集資金,先後啟動了陵園綜合旅遊開發項目的一、二期工程,加強了陵園的“硬體”和“軟體”建設,積極開展了以實業補事業的多種經營,抓效益求發展,不斷促使陵園公園化、走上以園養園的路子。整修、硬化了陵園門前道路,安裝了自來水供給、污水排放設施;建起了戰役史料宣傳牌和陵園宣傳牌;在陵園門前河道修建了滾水壩和人工湖,並開發了湖心小島,湖邊建起了休閒亭、架設了竹板吊橋,完成了湖內垂釣等相關項目的開發;為職工修建了2層14間宿辦樓;在陵園東三角征地建立了森林資源觀賞站,修建了花園和花圃;在宜瓦公路上修建醒目、新穎的宣傳牌;從陵園東三角地帶徵地20餘畝進行綠化,使陵園東邊三角地帶、森林資源觀賞站與人工湖渾然一體,環境更加秀麗宜人;在陵園內裝配演播室一座,將有關瓦子街戰役的各種史料、黃龍縣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狀況和風土人情蒐集整理,製成光碟,進行廣泛宣傳,並收集一些愛國主義教育碟片進行深入的愛國主義教育宣傳,使陵園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基地的紀念教育作用和民政“視窗”功能;深入開展了“文明示範視窗建設”活動,努力使陵園充分發揮了集烈士褒揚、宣傳教育、遊覽休閒於一體的新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除此,瓦子街烈士陵園還通過招聘講解員、對講解員進行培訓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積極與延安、西安等地的旅行社聯繫,通過降低門票等方式,吸引廣大遊客,促進縣內旅遊事業的發展。

歷史

1948年1月20日,西北野戰軍在米脂縣楊家溝中共中央駐地召開第一次前委擴大會議。會議決定西北野戰軍由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中央軍委決策,首戰宜川,採取“圍城打援”戰術,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隨即,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主力從陝北分途南下,直撲黃龍山區。西北野戰軍包圍宜川縣城後,宜川守敵國民黨第七十六師二十四旅告急求援,胡宗南國民黨整編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增援,劉戡率所部第二十七師、第九十師由黃陵、洛川出發增援宜川。

彭德懷司令員根據情報,在瓦子街以東洛宜公路兩側高地集中了野戰軍9個旅,設下埋伏圈,於2月29日凌晨戰鬥打響到3月1日下5時戰鬥勝利結束,總共俘敵1.8萬餘人,殲滅5000餘人,首創一戰全殲一個整編軍的輝煌戰績。敵中將軍長劉戡用手榴彈引爆自戕,中將師長嚴明,少將旅長李達、周由之等被擊斃。中將師長王應遵、少將軍參謀劉振世、少將副師長李奇享被生俘。隨即,西北野戰軍於3月2日又對宜川守敵發起總攻,至次日8時,敵整編二十四旅兩個團及地方反動武裝被全殲。少將旅長張漢初,國民黨縣長高執昌被俘。至此,宜瓦戰役勝利結束。宜瓦戰役,西北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胡宗南部一個整編軍軍部、兩個整編師師部及5個整編旅近3萬人馬,創造了西北解放戰場的空前紀錄,是毛澤東“圍城打援”軍事思想的典型戰例之一。

毛澤東為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的評論《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中說:“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的形勢,並將影響中原的形勢”。為緬懷在戰役中陣亡的解放軍戰士,1949年4月,在瓦子街修建了烈士陵園,國家和地方政府又於1982年撥款和民眾捐款對陵園進行了全面整修,現陵園占地25畝,四周群山環繞,青松翠柏遍布,紀念碑高聳入雲,頂端鮮紅的五星,非常壯觀。陵園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此地已成外地遊客瞻仰、參觀和當地人民緬懷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旅遊貼士

區分類: 人文景觀

開放時間:每日8:00-18:00

門票價格:5元,軍人、學生、離退休人員優惠

最佳時間:清明時節

交通指南:從黃龍縣宜川乘客車均可到達

延安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