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白粉病

瓠瓜白粉病

瓠瓜白粉病是瓠瓜栽培中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病害,主要原因是瓠瓜枝葉茂盛,通風透光性能差。特別在保護地早春栽培中發病更為普遍和嚴重,由於白粉病容易產生抗性,近年來防治難度增大。

主要症狀

瓠瓜白粉病是瓠瓜栽培中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病害,苗期至收穫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莖,發病初期在葉面或葉背產生白色粉狀小圓斑,隨後逐漸擴大為不規則的白粉狀霉斑,後期病斑上產生許多黃褐色小粒點。發生嚴重時,病斑密布整張葉片,並常相互連線,匯合成片,葉片逐漸發黃,最後變褐、枯死。

發生特點

瓠瓜白粉病 瓠瓜白粉病

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亞門單絲殼白粉菌Sphaerotheca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cucurbitacearum侵染引起。北方地區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花房月季花或保護地瓜類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區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藉助氣流或雨水傳播到寄主作物進行初侵染,5天后形成白色菌絲狀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再侵染。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瓠瓜白粉病發生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和9~11月。田間流行適宜溫度為15~25℃,在時雨時晴,高溫乾旱和高濕交替出現的氣候條件下,容易發生流行。

防治措施

1、合理輪作,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並及時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同時對地表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減少蟲源和蟲卵寄生地;選用抗蟲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

2、加強管理:及時整枝,側蔓在座果採收後及時剪除,並及時摘除病、老葉,加強通風透光;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同時在瓠瓜生長期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並在開花前噴施壯瓜蒂靈增粗果蒂,強化營養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是瓠瓜高產優質。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同時應注意藥劑交替使用;或用針對性進行熏蒸,傍晚開始,熏蒸一夜,次日早晨開棚通風;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