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葉千里光

瓜葉千里光

是菊科千里光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8-9月。產於雲南等地。生於山坡草甸,海拔2300-320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瓜葉千里光
種拉丁名:Senecio cinerifolius Lévl.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千里光屬
屬拉丁名:Senecio
國內分布:產雲南(大理、巧家、野馬川)。生於山坡草甸,海拔2300—3200米。模式采自雲南巧家野馬川。
國外分布:緬甸也有。
海 拔:2300-3200
命名來源:[Repert.Sp.Nov. 12: 283. 1913]
中國植物志:77(1):244
系中文名:林蔭系
系拉丁名:Ser.Nemorenses Gagnidze,Bot
組中文名:番紅菊組
組拉丁名:Sect.Crociseris(Reichenb.)Hall
亞族中文名:千里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 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具多數被絨毛纖維狀根,莖單生,直立,高60—120厘米,上部常彎曲,具明顯條紋,幼時被貼生短柔毛。基部葉和下部莖葉在花期枯萎和凋落。中部莖葉具柄,全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達16厘米,寬9—10厘米,羽狀分裂,頂生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側生裂片4—7對,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或漸狹,邊緣具不規則銳齒或撕裂,紙質,上面深綠色,被疏短柔毛,下面較淡,沿脈被疏短柔毛,葉脈在下面明顯凸起;葉柄長1.5—2厘米,基部具耳;耳葉狀,具不規則鋸齒或撕裂,半抱莖;上部莖葉漸小,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具少數淺裂片;最上部葉線形,具淺齒或近全緣。頭狀花序具舌狀花,多數,排列成較密頂生和上部腋生傘房花序;花序梗長5—10毫米,被密黃褐色短柔毛,具2—3線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或狹鍾狀,長7—8毫米,寬2—3毫米,具明顯外層苞片;苞片5--6,線形,不等長,長達總苞之半;總苞片8,長圓狀披針形,寬1毫米,鈍,上端紫色,被短柔毛,草質,邊緣狹乾膜質,外面被短柔毛。舌狀花5;管部長4毫米;舌片黃色,長圓形,長6毫米,頂端具3細齒,具4脈;管狀花15—16;花冠黃色,長8毫米,管部4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尖,上端具乳頭狀毛。花葯線形,長2毫米,基部具短鈍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伸長,下半部漸膨大;花柱分枝長1.2毫米,截形,具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約2.5毫米,無毛;冠毛白色,長6毫米。花期8—9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大理、巧家、野馬川)。生於山坡草甸,海拔2300—3200米。緬甸也有。模式采自雲南巧家野馬川。

參考文獻

:eneciocinerifolius Lev1.In Repert.Sp.Nov.12:283.1913;et Cat.P1.Yun— nail 51.1916;Lauener in Not.Bot.Gard.Edinb.34:362.1976;C.Jeffrey et Y. L.Chen in Kew Bull. 39(2):369. 1984.——$enecio ro~leanus auct. Non DC.: Hand.—Mazz.inNotizbl.Bot.Gart.Berlin 13:637. 1937,et S.Y.Hu in Quart. Journ.Taiwan Mus,21:141.196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