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帽

瓜皮帽

瓜皮帽為創立於明朝、流行於清朝的一種男式帽子,又稱西瓜帽、瓜殼帽、小帽子。明代多稱小帽。來源於相傳為明太祖所創的六合帽,取六和一統、天下歸一之意,全稱六合一統帽,沒有帽正,一般是平民所帶。 據葉紹袁(1589--1648)《啟禎記聞錄》記蘇州地區的改服稱:“(順治三年)十一月初,復嚴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撲責,巾即扯毀。由是舉監生儒皆小帽,士庶漫無分別。” 所以在清朝,小帽廣為流行,清代瓜皮帽分成六瓣,形狀如半個西瓜皮。無檐、窄檐或包有裝飾窄邊,多為黑色的綢、呢絨或紗製做。頂上可飾有各種顏色和材料的結子,前面釘飾物以辨別前後。

歷史沿革

來源一

清末北京馬聚源出品清末北京馬聚源出品

六塊瓦帽,屬於便帽的一種,是清朝最為普遍、最為人們所熟悉的一種帽子。從小孩到老年,人人都可以戴它。這種便帽上銳下寬,以六瓣合縫,綴檐如筒,有的底邊鑲一約一至三厘米寬的小檐,有的無檐,只用一片織錦緞(又稱片金)包個窄邊,前端釘一個玉或翠的飾物,帽頂釘一個大紅襻疙疸。俗稱“帽頭兒”。

它雖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卻是人們日常所必需之物,甚至一天到晚的被人們戴在頭上。因其造型呈多瓣狀,和西瓜皮有點相似,在民間則被謔稱為“西瓜皮帽”,這大概就是“瓜皮帽”名稱的來源。

來源二

《棗林雜俎》記日:“清時小帽,俗稱‘瓜皮帽’,不知其來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如此看來,這種小帽確實出自於明太祖之時。滿族在服飾方面的排異性十分強烈,但這頂瓜皮帽追根溯源卻是漢族的“土特產”。

至於流行,似乎從明代開始就是全國性的,明陸深《豫章漫鈔》記載說:“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綴以檐如筒,閻憲副閎謂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統’云爾。”

據葉紹袁(1589--1648)《啟禎記聞錄》記蘇州地區的改服稱:“(順治三年)十一月初,復嚴衣帽之禁。大袖每加撲責,巾即扯毀。由是舉監生儒皆小帽,士庶漫無分別。”或許是清代小帽流行的原因。

來源三

明代小帽實物明代小帽實物

瓜皮帽,在明、清至民國時期較流行。不少人以為是滿族服飾,卻不知它是正宗的漢族“土特產”。其實瓜皮帽的真正發源地是南京,它創製於明太祖時期,因是用六塊黑緞子或絨布等連綴製成,底邊鑲一條約一寸多寬的小檐,故又名六合一統帽,六合者,為天、地、東、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統天下。《棗林雜俎》記載:“清時小帽,俗稱瓜皮帽,不知其來久矣。瓜皮帽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 滿族入關以後,逐漸受漢族傳統文化影響,也取瓜皮帽“六合一統”之意,加之清朝蓄辮,戴它方便,遂成為清代男子的主要便帽。因其形狀與半個西瓜皮很相似,在民間則被謔稱為“西瓜皮帽”,這就是“瓜皮帽”名稱的來源。

來源四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前,農村和城市普遍流行一種瓜皮帽,這種帽細研起來有其一定的來歷。

清朝時期,滿族老幼都喜戴一種帽子叫“帽頭兒”,其形狀上尖下寬,底邊鑲一寸左右的小檐,有的則無檐,只用一片織金緞包邊。帽頂綴一個絲絨結成的疙瘩,紅黑不一。在檐下方的正中釘一個“標示”,稱“帽正”,有珍珠、瑪瑙的,也有小銀片、玻璃的,以求美觀。

滿族建立清朝後,要求舉國百姓包括清軍都要戴此種帽。南方人民懷念明朝,想起朱元璋時期,也有類似其形狀的帽子,就順其自然,把帽瓣改為六瓣縫合。相傳朱元璋改為六瓣是取其“六合”,即天地四方“統一”之意。康熙見其帽式已改,即問大臣為何老百姓改為此種樣式,大臣立即答道:“現全國統一了,表示東、南、西、北、上、下一統的意思。”於是康熙帝即把軍隊的“帽頭兒”也改成六合帽。由此可知,人民戴瓜皮帽乃是對明朝朱元璋的一種懷念,後來一直流傳下來。

來源五

瓜皮帽瓜皮帽

“六合一統帽”,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之前。即取“六合一統”之意,故名。可以看到兩個侍從所戴的帽子就是“六合一統帽” 滿族入關以後,受漢族傳統文化影響,也取其“六合一統”之意,加之清朝的髮辮,戴它亦很方便,因此開始戴用此帽。並頗為流行,成為清代男子所戴用的主要便帽. 六合一統帽可以說是明代平民階層使用時間最長最普遍的一款首服,貫穿明代始終,朝鮮也效仿(明朝有的朝鮮必用,正如其王所言,乃大明孝子也)。到清使用範圍更廣,只是由於沒有髮髻,帽子高度嚴重下降。此後一直廣泛使用到建國初期,甚至今天還能看到它的影子。因為歷史原因,此帽給很多人印象似乎不太好,但它卻是六百年綿延至今唯一還保存的男子首服。

主要質料

清代瓜皮帽的質料春冬用{緞,夏秋則多用實地紗,顏色以黑色見多,夾里用紅,富者用紅片金或石青錦緞緣其邊。講究點的人,也有在顏色和紋飾上與身上的袍褂配套穿的,正如當時《竹枝詞》所云:“瓜皮小帽趁時新,金錦鑲邊窄又勻。”這種小帽式樣很多,到清朝初年,在款式上雖然仍以六瓣合縫為之,但有平頂、尖頂、硬胎、軟胎之別。

平頂大都做成硬胎,內用硬紙板為襯並絮以棉花。尖頂大都為軟胎,取其便利,不戴時可折之藏入衣袋之中,日之“軍機六折”。帽子又有“結子”,俗稱“算盤結”,都用紅色或黑色絲絨線編成,有喪則用黑色或白色。結子的大小也隨時而變,一度崇尚櫻桃般的小結,轉而又流行大結。清末有以珊瑚、水晶、料珠等代替結子的,其結子小如豆粒.又重藍色,戴時喜將帽子偏傾於前而半復於額前。至宣統時,帽檐有重疊多至七八道者。

另外,為區別帽子的反正,還要在帽緣正中靠下的地方,另綴一明顯的“標誌”,如四方形裝飾物,此為“帽正”或“帽準”。帽正的質料取決於戴帽人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貴族或有錢的人,可用珍珠、美玉、瑪瑙、翡翠、珊瑚、貓眼等各種名貴的寶石做帽正,更有用碧霞珠寶以炫其富貴與顯赫者。一般人也可用燒籃、料器(玻璃)、小銀片……等為帽正。當時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八旗的紈絝子弟,為求美觀,往往還要在帽疙瘩上掛一縷一尺多長用紅絲繩做成的紅穗子,稱做“紅縵”。

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開菊宴雙美激新郎聆聽言一心攻舊業”中,作者寫安公子回到家裡,就是換上“一頂片金邊沿鬼子欄桿的寶藍滿平金的帽頭兒,腦袋後頭搭拉著大長的紅穗子”。可見這種帽子的式樣在當時還是比較盛行和普遍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