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甘肅省瓜州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瓜州西瓜種植歷史悠久,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猶出大瓜,長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瓜州西瓜果皮墨綠,瓤色大紅,肉質細脆,汁多味美,含糖量在10%以上,味甜,肉細汁多,含糖高,酥脆爽口。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瓜州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外在感觀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果實呈圓形,果皮墨綠,瓤色大紅,肉質細脆,汁多味美,含糖量在10%以上,味甜,肉細汁多,含糖高,酥脆爽口。耐儲運,無農藥殘留。無碰壓傷、藥害、日燒、病蟲、傷等缺陷。

價值功效

據美國農業部的科研成果顯示,一杯西瓜(約237毫升)含有46千卡的熱量,能夠提供人體日常所需維生素C的20%和維生素A的20%。此外,西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還有益於人體消化道健康,它所含的鉀元素有助於保持血壓穩定。近日,美國《赫芬頓郵報》對西瓜其他5個不為人熟知的功效進行了總結。

番茄紅素含量要超過生番茄。一杯西瓜含有6毫克番茄紅素,而一個新鮮生番茄僅含有4毫克番茄紅素。番茄紅素作為一種超級抗氧化劑,它能抵禦人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一些研究甚至表明,番茄紅素有助於抵抗心臟病和多種癌症。美國營養學家的建議是:為了獲得最多的抗氧化劑,最好食用室溫狀態下的西瓜。

西瓜汁能緩解肌肉酸痛。西班牙學者發表在《農業和食品化學期刊》上的研究成果發現,在鍛鍊前飲用454克西瓜汁的運動員較少出現酸痛感,在一天內的心率也較低。這是因為西瓜含有一種名為瓜氨酸的天然物質,它能提高動脈功能和降低血壓。其對血管的放鬆作用相當於偉哥—萬艾可。

西瓜既是一種水果,也是一種蔬菜。與大多數水果一樣,西瓜是一種靠種子繁殖的農產品。然而,從植物學的分類角度來看,西瓜與南瓜和葫蘆同屬於葫蘆科。所以,瓜皮也是能食用的部位,沒有任何理由丟棄它。

含有大量的水分。西瓜的補水功效非常強大,水分含量達到了91.5%。夏季容易發生脫水,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有研究顯示,即使是輕度脫水也會存在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和情緒差等症狀。從食療的角度來看,西瓜是最好的補水食物。

黃瓤西瓜營養差不多。西瓜內瓤的顏色不僅局限於紅色,市場上出售的品種還有黃色的西瓜,它的味道更甜。兩種西瓜的外表完全相同,所具有的健康功效也大致相似。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甘肅省瓜州縣區域內主要土壤類型以灌淤土、潮土、砂壤和輕壤土為主。瓜州西瓜標準化栽培多集中在砂壤和輕壤土區域內。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1.23%,全氮0.062%,速效磷6.4ppm,速效鉀255ppm,pH值7.5—8.5之間,土壤中沒有任何農藥殘留和超標的重金屬離子,生產的西瓜產品更符合GAP標準。

水文狀況

瓜州縣境內有兩條源於祁連山的河流。一條是疏勒河,在瓜州境內流程242千米,流域面積1.28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3.89億立米;另一條是榆林河,流程118千米,流域面積5494平方千米,年徑流量0.55億立米。此外還有露頭泉水和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地面水年徑流量4.44億立米,可充分利用的3.7億立米。地下水蘊藏量7.6億立米,可開採量7570萬立米。流域內水質潔淨,重金屬元素低於無公害產地環境標準。

氣候特點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

瓜州縣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日照總數達3260小時,平均日照百分率為73%,年輻射總量為15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45.7毫米,年蒸發量高達3140.6毫米。年平均氣溫8.8℃。年平均無霜期142天。優越的生態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西瓜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歷史淵源

瓜州縣,古稱“瓜州”,瓜州西瓜種植歷史悠久。

在瓜州縣,流傳著不少“瓜的故事”。傳說周穆王西巡時,西王母設瓜果宴盛宴寬款待。其中一位仙女捧著仙瓜路過安西,被下方大漠風光吸引,遂落下雲頭觀賞,到絕妙之處,禁不住拍手叫絕,不慎把仙瓜掉落人間,從此仙瓜便在安西繁衍生長,這便是後來的安西西瓜。

而另一段傳說的主角,則是古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張騫。相傳,張騫出使西域時,路過瓜州時身患重病,遍求名醫,仍無藥可治。後來,一名民間郎中,送來兩個西瓜,張騫連食數塊後,疾病不治而愈。張騫回長安後,對此事念念不忘,為了感恩,出資派人到安西修起一座城池,並賜名為“瓜州”。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瓜州由此立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猶出大瓜,長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西晉《廣志》云:“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甘勝如蜜”。

清代,“雍正中徒魯谷慶回族於瓜州皆種佳瓜入貢”。

20世紀50年代以前,瓜州縣西瓜種植面積較小。

20世紀70、80年代後期,以紅優系列品種為主的瓜州西瓜生產迅速發展,成為全縣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面積擴大到1.8萬畝左右,年生產商品瓜5萬噸,遠銷香港及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海內外大中城市。

2016年,瓜州縣引進各類瓜果新品種,並挑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的女神2000、天空黑八、綠卓等十幾個品種進行大田試種,從試驗結果來看,試種非常成功,將這些品種進行推廣,改變西瓜市場品種單一的狀況。

生產情況

2009年,瓜州西瓜產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種植面積2.4萬畝,產品總量達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800萬元。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

2011年,瓜州縣從事西瓜栽培的農戶有1.6萬戶,栽培面積4666.6公頃,年產量24.5萬噸。

產品榮譽

2004年,瓜州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及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蜜瓜之鄉”稱號。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瓜州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瓜州縣地處河西走廊西端,介於北緯39°52′—41°53′,東經94°45′—97°00′之間。瓜州西瓜種植區包括瓜州縣行政區域內的瓜州鄉、西湖鄉、南岔鎮、鎖陽鎮、布隆吉鄉、河東鄉、三道溝鎮、腰站子鄉、梁湖鄉、廣至鄉10個鄉鎮58個行政村。

質量技術要求

3.1產地選擇:瓜州縣地形平坦開闊,海撥1050—1300米,年降水量45.7毫米,無霜期173天,耕地以沙壤和輕壤土為主。氣候屬溫帶和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光能資源豐富,日照時間度,強度大,年日照時數3300小時,≥10℃的積溫3582.9℃,年平均氣溫8.8℃,晝夜溫差大,氣溫年均日較差為16.1℃,有利於西瓜生產。

瓜州西瓜 瓜州西瓜

3.2:品種選擇以紅優二號、黑蜜二號(無籽西瓜)、黑蜜5號(無籽西瓜)、陽光黑霸王、農抗三號、新紅優等品種為主。

3.3:生產過程管理:

3.3.1施肥播種:西瓜以追肥為主,畝施優質農家肥5方,過磷酸鈣80千克,硫酸鉀20千克或複合肥20千克。塘寬2.5—3米,水溝寬0.4—0.6米,溝深25—30厘米。株距45厘米,畝保苗1100株。

3.3.2.田間管理

3.3.2.1、及時放苗。幼苗出土後及時破膜放風,以免長成高腳苗,等兩葉一心時再放苗。

3.3.2.2、適時間苗定苗。瓜苗長出第一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壯苗,余苗摘除。

3.3.2.3、整枝順蔓。西瓜採用單蔓整枝,當瓜蔓長30厘米時,選留主蔓,其餘側蔓全部摘除,同時摘除第一雌花,留2或3雌花座果,在瓜前瓜後壓蔓。

3.3.3收穫一般在花後45—50天開始採收。

3.4生產記錄要求。如實記錄生產投入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和銷售情況。

專用標誌使用

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瓜州西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瓜州西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和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

(5)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使用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6)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7)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