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丙孕酮

環丙孕酮

環丙孕酮(Cyproterone)是一種白色結晶性粉末的化學品,別名:醋酸環丙孕酮,化學式為C24H29ClO4,分子量為416.93800,熔點237.5~240ºC,幾乎不溶於水,略溶於無水乙醇;易溶於丙酮,溶於甲醇,極易溶於二氯甲烷,避光。環丙孕酮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男性性慾異常、婦女多毛症、痤瘡、青春早熟、性慾亢進及前列腺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環丙孕酮

中文別名:環丙氯地孕酮雜質F

英文名稱:cyproterone

英文別名:Cyproterone

CAS號:2098-66-0

分子式:CHClO

分子量:416.93800

化學結構:

環丙孕酮 環丙孕酮

精確質量:416.17500

PSA:60.44000

LogP:4.60760

物化性質

密度:1.29 g/cm

熔點:237.5-240ºC

沸點:521ºC at 760 mmHg

閃點:268.9ºC

折射率:1.604

蒸汽壓:4.92E-13mmHg at 25°C

藥物相關基本信息概況

藥品名稱

中文名稱:環丙孕酮

英文名稱:Cyproterone

別名:醋酸環丙孕酮;色普龍;環甲氯地孕酮;安君可;甲撐氯地孕酮

分類

內分泌系統藥物 > 性腺疾病用藥

劑型

1.片劑:每片50mg;

2.乳膏劑:1%;

3.Diane-35片劑:每片含CPA2mg及炔雌醇35μg 。

藥理作用

環丙孕酮為17-羥孕酮類衍生物,具有很強的抗雄激素作用,也有孕激素活性。能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體內睪酮水平降低。對男性尚能抑制精子生成,明顯減少精子數及其活動度,降低精液生化組成及精子穿透宮頸黏液的能力,但都是可逆的 。

藥代動力學

環丙孕酮口服後可被吸收,3~4h可達血藥峰值。在最初24h內,由於全身分布和排泄,血藥濃度迅速下降。終末消除t1/2約為38h。主要代謝物為15-羥基環丙孕酮,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約有35%的用量以原藥和結合物隨尿排出,余見於糞便中 。

適應證

臨床用於治療男性性慾異常、婦女多毛症、痤瘡、青春早熟、性慾亢進及前列腺癌 。

禁忌證

1.肝病、惡病質或消瘦者禁用 。

2.嚴重慢性抑鬱、未發育成年人、有血栓史者及孕婦禁用 。

注意事項

1.鐮狀細胞性貧性貧血、抑鬱症及有血栓栓塞病史者慎用。

2.服藥期間,不可駕車和操作機械 。

3.服藥期間,應勤查肝功能。

4.因乙醇能降低環丙孕酮作用,故慢性酒精中毒者無效 。

不良反應

1.男性使用環丙孕酮可抑制精子生成,使精流量下降,導致不育,停藥後可逆轉。

2.可能產生異常精子,男子乳房發育,溢乳和良性結節 。

3.可引起鎮靜、情緒變化、毛髮分布改變、皮膚反應和貧血。

4.偶見骨質疏鬆症 。

5.大劑量使用可出現肝功能受損、氣喘。

6.可有頭痛、貧血、胃腸反應等。

7.口服Diane-35可有噁心、頭痛、性慾減退、抑鬱、不規則子宮出血、乳房痛、面部色素斑等 。

用法用量

1.口服50mg,每天2次。

2.晚期前列腺癌:開始每天口服300mg,2~3次分服,維持量為每天200~300mg,分次服。

3.女性嚴重痤瘡:口服環丙孕酮2mg及炔雌醇35μg,從月經開始的第1天開始服藥,連服21天為第1個療程;第2療程從月經來潮的第7天開始,連服14天;此外,可外用1%乳膏,每天2次,連用12周。口服Diane-35(每片含環丙孕酮2mg與炔雌醇35μg),於月經周期第1天起每天1片,連續21天,停7天為1個療程,可重複6個療程。此法尤適用於需要避孕的女性痤瘡患者 。

4.女性多毛症:每天口服50~100mg。

5.女性雄激素源性脫髮:每天口服CPA50mg,炔雌醇50μg,或口服Diane-35 。

藥物相互作用

1.乙醇能降低環丙孕酮的作用,用藥期間不可飲酒 。

2.當婦女合用環丙孕酮和炔雌醇時,類似合用口服避孕藥產生的相互作用也會發生,使口服避孕藥無效 。

專家點評

環丙孕酮為17-羥孕酮類衍生物,具有很強的抗雄激素作用,也有孕激素活性。能抑制垂體促性腺的分泌,使體內睪酮水平降低。對男性尚能抑制精子生成,明顯減少精子數及其活動度,降低精子生化組成及精子穿透宮頸黏液的能力,且都是可逆的。臨床用於男性性慾異常、婦女多毛症、痤瘡、青春早熟及前列腺癌。對男性性功能亢進有抑制作用,但它有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使用時應掌握好劑量和使用時間。醋酸環丙孕環丙孕環丙孕酮是一種強效抗雄激素藥物,治療痤瘡的有效率達100%,能顯著地減少皮脂溢出,有報導治療第3個月,皮脂溢出率減少85.5%,第6個月減少96.2%。對有避孕要求的女性痤瘡患者可作為第一線藥物。對卵巢囊腫患者的頑固性痤瘡,亦可獲得滿意療效。對女性多毛症及女性雄激素源性脫髮亦有效。男性一般不用。另外應警惕其肝臟毒性及潛在的致癌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