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撫嬰圖蒜頭瓶

名稱:琺瑯彩撫嬰圖蒜頭瓶 琺瑯彩 琺瑯彩瓷器從創燒到衰落都只局限於宮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


名稱:琺瑯彩撫嬰圖蒜頭瓶 (一對)
年代:民國
高:19·5厘米
估價:RMB80000一120000
款識:"乾隆年制"藍料彩楷書款。
琺瑯彩瓷器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瑯”,據清宮造辦處的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銅胎畫琺瑯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創製的新瓷器品種。琺瑯彩盛於雍正、乾隆時,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
康熙朝琺瑯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瑯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於當時的銅胎畫琺瑯器。
琺瑯彩 The enamel is colourful,始創於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時,琺瑯彩得到進一步發展。
琺瑯彩瓷器從創燒到衰落都只局限於宮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窺”的御用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