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迷變奏曲

琴迷變奏曲

《琴迷變奏曲》是2006年上映的美國影片,由丹尼· 德庫特執導,德波娜·弗朗索瓦、卡特琳娜·福特主演。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導演:丹尼· 德庫特
編劇:丹尼· 德庫特雅克·梭提
主演:德波娜·弗朗索瓦卡特琳娜·福特
上映:2006年8月9日
類型:劇情片
地區:美國法國
語言:法語
時長:88分鐘
別名:翻曲譜的女子,La tourneuse de pages,翻琴譜的姑娘,翻琴譜的女子,琴謎變奏曲,翻樂譜的女人

內容簡介

玫蘭妮是小鎮上肉販的女兒,10來歲的年紀就顯示出鋼琴方面的天賦。她去參加了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卻遭遇了失敗。主考官是一位著名的鋼琴家,但對玫蘭妮態度草率,美蘭妮為此深受傷害,放棄了鋼琴。十多年後,玫蘭妮開始在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她的高效和敬業很快得到老闆弗徹斯特的賞識,並雇用她到家裡照看兒子。而弗徹斯特的妻子,正是那個改變了玫蘭妮一生命運的鋼琴家。弗徹斯特太太非常喜歡玫蘭妮對音樂的敏感,於是她成為替鋼琴家翻琴譜的姑娘……

幕後花絮

影片根源出自於“報復”,但是背後卻醞釀出一種更弔詭的情緒,一段從愛到毀滅的過程。梅蘭妮最初只是單純受到鋼琴家的吸引,但是隨著迷戀程度的增加,她崇拜的心理竟然轉化成想要操控一切的欲望,逐漸升高的緊張氣氛,配合恰到好處的旋律安排,看似平靜的表面,其實充滿漣漪。導演堅持不在劇中放入暴力橋段,而以細膩的情節、鏡頭、節奏安排,鋪陳出兩位女角間微妙的緊張關係,配上悠揚古典樂,美麗表象下的暗流叫人不寒而慄。
為何一定要復仇?其實,在種種復仇手法下,潛藏的是人心底最脆弱的愛與欲望《翻琴譜的姑娘》里兩個女人間交纏的崇拜、嫉妒、依賴、毀滅……讓我們看到那最深的絕望,正是來自最深的愛戀,因而更叫人心 碎憐惜。
導演丹尼·德庫特回憶到:“最初,我想拍攝復仇—一個對我來說非常強烈非常適合電影的主題。此後,在細化我的想法的時候,我開始考慮通過一個特定的社會人群的故事來講述一個關於社會復仇的故事。我覺得這一點在劇本里比在電影裡體現得更明顯。至於構成陰謀發生背景的音樂世界,顯然是我加進去的,因為這是個我熟悉的世界,我就是通過這個語境表達的。作為音樂學院的教授,我常參加評審,因此看到很多類似於電影開頭的玫蘭妮的年輕人。”

幕後製作

影片導演丹尼斯·德庫爾向來擅長執導音樂題材作品,因為除了編劇和導演之外,丹尼斯還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音樂家。他的父親是製片人,母親是鋼琴教師。年幼時,他深受各門類音樂的薰陶,曾加入巴黎木十字童聲合唱團,隨後開始學小提琴,後來是中提琴,並且開始用Super 8攝影機拍攝短片。1988年到1993年之間他曾進入法國交響樂團,之後又在斯特拉斯堡的音樂學院執教。1997年,他拍攝了片長只有1小時的處女作《搬家》(Le déménagement),並和兄弟湯姆用1美元成立了影片公司。翌年,他的第二部作品《自由作家》(Les cachetonneurs)引起影壇關注,隨後陸續拍攝了神秘的公路電影《莉薩和安德烈》(Lise et André),以及講述嚴父教子的《我的孩子與眾不同》(Mes enfants ne sont pas comme les autres)。
影片的幾位主演也不容小覷,扮演梅拉妮的黛博拉·弗朗索瓦今年剛憑影片《孩子》(L'Enfant)獲愷撒最具潛質女演員提名,而弗西古太太的扮演者則是四獲愷撒獎提名、憑1996年的《家庭氣氛》(Un air de famille)成為愷撒獎最佳女配角的凱薩琳·弗洛。再者就是飾演老闆的帕斯卡·格里高利,這位出演過60餘部影片的老演員的作品向來可圈可點,其中的《愛我就搭火車》和《性別錯亂》為他贏得兩次愷撒獎提名。
本片入圍2006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在說到影片的靈感來源時,導演說他希望拍攝一部有關復仇的電影,而自己長期在音樂學院的經歷讓他對學生報考的場景感觸頗深。丹尼斯·德庫爾電影的特點是簡潔明了,他喜歡拍攝簡單的作品,而在本片明快的敘事手法中又融入了心理驚悚元素,使影片情節更值得玩味。
除了演員的表演,音樂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表達各種情緒的生動旋律成為影片的又一亮點,其間的手法,導演參照了夫妻導演讓-馬里·斯特勞布和丹尼奧勒·惠勒特所成功演繹的巴赫。因為影片劇本是導演在日本完成,所以無疑受到一些日本文化的影響,其中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市川昆在1963年拍攝的《雪之丞之戀》。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