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風琴手記》

《管風琴手記》

《管風琴手記》,馬慧元著,新星出版社出版,2007年出版。為16開開本,平裝裝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第1版(2007年10月1日)
平裝:21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02252806
條形碼:9787802252806
商品尺寸:22.8x15.2x1.8cm
商品重量:281g
ASIN:B0011C5M40

內容簡介

管風琴手記》是馬慧元繼音樂隨筆集《北方人的巴赫》之後的又一部音樂隨筆,是作者關於管風琴的音樂和生活札記。談巴赫、談管風琴、談古典音樂……她以自己多年彈奏鋼琴、管風琴的體會和對管風琴音樂的獨到認識,勾勒出管風琴音樂的獨特之美,以優美的文字記錄下對文藝復興到巴赫時期古典的音樂的真切感受,溫厚安靜,孤迥悠遠……

編輯推薦

《管風琴手記》的作者通曉外文,博覽群書,而且熟稔中國古典詩詞。她敏銳的心智對音樂,特別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巴赫的管風琴曲,有著獨特深切的體驗。

媒體推薦

她通曉外文,博覽群書,而且熟稔中國古典詩詞。她敏銳的心智對音樂,特別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巴赫的管風琴曲,有著獨特深切的體驗。陳村、孫甘露、嚴峰聯合推薦!她以優美的文字記錄下對文藝復興到巴赫時期古典音樂的真切感受,溫厚安靜,故、孤迥悠遠……

作者簡介

馬慧元,作家,赴美留學生,從事計算機網路研究。長期為《愛樂》、《萬象》、《音樂愛好者》、《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雜誌撰寫專欄;熱愛音樂,愛到無限,彈奏鋼琴十餘年,最擅長的、最鍾愛的還是管風琴,曾從師學習數年。她敏銳的心智對音樂,特別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巴赫的管風琴曲,有著獨特深切的體驗。著有音樂隨筆集《北方人的巴赫》。

目錄

序言
管風琴手記
巴赫的《四十五首管風琴曲集》(BWV599—644)
巴赫的《十八首眾讚歌
鍵盤練習第三部》
巴赫在深處
巴赫的《五首協奏曲》(BWv592—596)
巴赫的管風琴《三重奏鳴曲》
古老的管風琴——一張文藝復興時期管風琴音樂的CD
親愛的老布
巴赫之前
巴洛克亂
向拉莫先生致敬
達坎之聲——兼及法國巴洛克管風琴音樂
彈羽管的蘭多芙斯卡
關於《歌德堡變奏曲
亨德爾的《短笛奏鳴曲》
那些巴洛克的義大利人——維瓦爾第
羽管鍵琴二題
圖雷克點滴
她的海頓
比貝爾的《奧跡奏鳴曲》
音樂生活
在教堂彈禮拜
練琴記
跟管風琴家面對面
今天下午的管風琴生活
音樂會上的歌德堡
巴赫生日姑且寫下
車裡的聲音
聖誕音樂會
今天的鋼琴生活
聽樂小札
睡掉一隻恰空
讀譜聽帕蒂塔
圖雷克如是說
再說圖雷克
一些古爾德
巴倫博依姆要離開
費舍爾的巴赫
三則碎語
……
附錄1關於管風琴
附錄2樂器小識
附錄3怎樣傾聽
後記

序言

最早讀到馬慧元的文章,是在世紀之交,在《音樂愛好者》上。她談莫扎特,談舒伯特。特別是一篇叫《雪裡的勃拉姆斯》的,令人驚艷。這大約是馬慧元的成名作,在小圈子裡爭相傳誦。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那文章有點小資。嗯,豈止是有點,簡直是超級:昏黃的燈光,微弱的音量,濃濃的咖啡,雪地里的暖意.等等。不過,小資到了極處,也就不那么小資了。本人一向狂好勃拉姆斯,對所有熱愛他的人一律視為知己,無論姓資姓社,更無論大小。當時正好有朋友吳維忠在《音樂愛好者》當編輯,打聽來地址,給她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從吳維忠那裡得知,馬慧元在國外遊學,讀的是電腦專業,彈得一手好鋼琴,其人如其文,純淨空靈,超凡絕俗,不沾一絲塵埃。
那時候我常去“愛樂入走四方”論壇,馬慧元也常在那裡出沒,自稱“老馬”。那裡的討論熱烈而真誠,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懷念。老馬的文章一篇篇出來,水平越來越高。某一天,我收到陳村的電郵,說他在《音樂愛好者》上讀到一篇文章,心潮澎湃,半夜裡睡不著覺,忍不住親手輸入電腦,不敢獨樂,發給朋友同賞云云。當然那就是老馬寫的。可巧我在這之前兩天收到老馬發給我的電子文本,心中不禁大樂。想想看,陳村早幾十年就是我的偶像,老馬剛剛成為我的偶像,老偶像又當場變成小偶像的冬粉,這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呀。
後來同老馬的聯繫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常能在網上、雜誌上、書里看到她的蹤跡。好像是先在加州讀書,隨後去了懷俄明,然後又去了休斯頓。仿佛仍舊在讀書,仍舊在研究電腦,仍舊在彈琴。不過,她現在彈的不是鋼琴,而是管風琴了。管風琴,巍峨雄偉、排山倒海、鋪天蓋地的管風琴。她的老師是大師瑪麗亞'阿蘭的學生,算下來她就是阿蘭的再傳弟子了。天,這真是搞大了。於是我們看到她筆下的管風琴愈來愈多,與她愈來愈親近,愈來愈變成她生活的一部分。最後,我們看到她登堂入室,不但到台上演出,甚至在教堂里以此為工作了。羅曼·羅蘭寫克里斯朵夫第一次聽到管風琴的聲音,“一個寒噤從頭到腳,像是受了一次洗禮”。從前,因為某個機緣,我也曾經在教堂里彈過管風琴,為時一個下午,那種狂喜和榮耀的感覺至今還在胸間迴蕩。相比之下,老馬就是天天在過神仙的日子了。
去學校管風琴廳練琴,走到琴跟前站住,仰望。哇,它真是高啊!至少四層樓那么高。你想,琴體上方有十六碼的音管呢。再說,上面還疊置別的音管。某層鍵盤專門控制最高處的音管,如果用這個鍵盤的話,聲音好像陽光一樣灑下來。
我覺得老馬也變得越來越像她彈的管風琴,高,真是高啊。她的文字也越來越像管風琴的聲音,陽光一樣地向我們灑落。這令人高興,令人羨慕,也令人惆悵。管風琴這個東西,本來就不大屬於我們這個塵世,彈管風琴的人,到底是在彈管風琴,還是在被管風琴彈呢?老馬,小心啊!
當然這只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因為我又欣喜地讀到了很多關於羽管鍵琴的文字。如果說管風琴帶著老馬一騎絕塵而去的話,羽管鍵琴會把她帶回來,回到有著溫暖的燭光、草莓和鮮花的客廳。顯而易見,老馬是羽管鍵琴的超級冬粉。她對羽管的感情,可以說是完全不亞於對風管的感情。這真是令人高興,雖然我對羽管鍵琴一向是深惡而痛絕,出於某種根深蒂固的草根意識。不過,老馬談羽管鍵琴實在是談得太好了,她對這個樂器的了解實在是太深太細太透了,她講起拉莫、普賽爾、庫普蘭這些十八世紀的小資音樂家來,熟得好像他們就是她阿叔阿舅。我毫不懷疑,聽老馬談羽管鍵琴,絕對比聽真的羽管鍵琴更有味道。當然,我還是忍不住在看完之後,去搞來一大堆羽管鍵琴的碟,而且居然似乎真的聽出一點味道來了。
這么說吧,老馬談羽管鍵琴,雅到極致,雅到發昏,雅到非小資的程度。不過白領讀了用來吹牛也不錯(慎用,可能嚇跑女友)。
老馬不談勃拉姆斯久矣!她甚至連莫扎特都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厭倦。現在出現在她筆下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名字。那有什麼辦法呢?興致所至,愛誰誰了。不過我們還是能驚喜地發現像維瓦爾第或李斯特之類的名字。我們知道,一般人談音樂,最早都是從維瓦爾第之類開始,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對之作掩鼻狀,以示高深。老馬不。她現在還會把Rv107一口氣聽幾十遍,並聲稱自己是維瓦爾第迷。這個真的很不容易,需要堅強的耐心和信心。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老馬超凡入俗。
說到超凡入俗,我又想起另外一個人,辛豐年。於是就忍不住要比較一番。沒辦法,在描寫音樂的領域,能看得入眼的就是這兩個人的文字了,不比較是不行的。兩個人年齡差別極大,性格迥異,但是有一些共同點。都喜歡某個大俗的作曲家(馬是維瓦爾第,辛是德沃夏克),都不喜歡舒曼,都喜歡追蹤歷史,都迷戀某個樂器,而且迷戀到某種程度,會收集和閱讀大量關於該樂器本身的資料。更重要的是,都喜歡讀譜。我迷信讀譜的人,因為我相信讀譜這件事,遠遠不止是個技術活。世上的音樂版本千千萬,可有哪個敢稱是絕對完美的演繹?版本有限,人心無限,也只有在用心去讀譜的時候,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去接近那個無限。
他們都熱愛音樂,愛到無限。

後記

曾經匆匆記下這樣的感受:“巴赫的靡靡之音真害人。今天我要去乾正事,一張CD令我動彈不得。這是一張巴赫音樂雜燴,布蘭登堡第五,長笛帕蒂塔,管弦樂組曲第二號,還有幾首管風琴小曲。天啊,那鬆軟溫柔的聲音,讓我真挪不動腳步,結果差點把整個下午都搭進去。嘩嘩嘩嘩,溫潤的雨水從天而降,我絕望地站在百葉窗前,好像一個囚徒。”當然不光是上述幾種音樂,早期管風琴音樂中氣息綿長的聲音是我今生的福氣。還有比它更打動我的聲音么?沒有了,一定沒有了。
好幾年來,我的身份是工程或者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做所謂計算機科學研究,寫注定將被塵封的論文。曾經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業餘跟音樂系的老師學習管風琴演奏.其間自然而然地解除了其他早期音樂,比如為羽管鍵琴而寫的無數作品。有過多年的鋼琴基礎,手指技術不壞,沉溺於巴赫古風,這就是一個中國學生在當時擁有的一切。幾年之後,我已經和管風琴音樂(確切地說,是古典管風琴,自文藝復興到巴赫)難捨難分。
早上如果沒課,我去琴廳彈一會兒琴。休斯頓的早晨,大學校園附近溫暖乾淨,騎車穿過馬路和陽光的時候,草坪噴頭的水聲在身邊飛啊飛。瞬間我就開門走進琴廳,一盞盞燈次第照亮了巨大的空間,聲音簌簌地啟動。眼下,這個幾百年來屹立在教堂中的小山樣的龐然大物,成了手中一件樂器,就像一台鋼琴。
琴廳封閉、恆溫,沒有四季,無風無窗,只有圓燈之光像琴聲一樣輕輕澆下來。酷熱的城市被擋在琴聲之外。彈琴的時候,我有時覺得,自己的一部分也被擋在琴廳之外。那個生長在中國,熟悉古典和浪漫派音樂的我,在某些時刻里退去了。我面前是陌生的基督傳統中的聲音,在一間間大教堂里生息。從巴赫的聖托馬斯教堂到巴黎聖母院,一幅幅畫面忽遠忽近。我跟彼時的他們分擔恐懼,分享信念。響亮或者溫甜的琴聲里,洗禮的清水灑了一回又一回。炮火令一座座琴消失,然後,在制琴者們的爭吵中,琴被重建。一座座老琴看似龐然大物,卻無比脆弱,動輒被傷。總有這樣的故事:一位堅守古典制琴原則的先生因為拗不過喜歡現代龐然大物的人們,憤然退出委員會。琴長高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的痕跡遠去了。這就是我們這個被層層上色的世界。
我有彈琴的老師和同學,也知道一些管風琴演奏家或者學者。他們在同行之中也許名氣如日中天,而在公眾中默默無聞。他們的雙手雙腳輕撫敏感的鍵盤,他們在教堂里彈禮拜,不謝幕不聲張,謙卑地來去。管風琴世界裡的芸芸眾生就是這樣。一位彈琴的博士生曾經微笑著對我說,巴赫的管風琴作品其實不像聽上去那么難——這是個秘密。我也笑了。從某種角度看,巴赫確實是簡單的,只要你知道音樂脈絡指向哪裡,為它做好相應的準備,你的演奏即一通百通。我在一篇小文里說過管風琴是“減少”的藝術,減少動作,減少激情,猶如修煉。兩百年前以讚美上帝為唯一目的的信念也許早已雜化了,但管風琴的演奏和氣氛畢竟沒有消失。市場上有大量錄音,大學裡的管風琴教師年年開會、講座、演出。我喜歡這個收斂的世界,不過,不曾奢望會有很多國內的朋友跟我分享。
一年半以前,有出版社的朋友約我寫這樣一本書,介紹管風琴藝術、歷史和其中的生活,這個構想令我難以相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生活慢慢變遷,同時我慢慢地寫這本書——它就像一棵慢慢生長的樹。
現在書寫好了,我希望用它來感謝爸爸媽媽和姐姐,以及國內和在美國的朋友們。沒有他們的關心體貼,就沒有我的一切。我感謝母語的陪伴,在這個遙遠的地方。
馬慧元
2006年,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

文摘

一、我的朋友老布
我在休斯頓的生活,就跟休斯頓每天的烈日一樣簡單:日子按交作業和考試的期限劃分,走路的距離限於家到學校的科學樓和圖書館,機房。連電視都沒有的寓所里,一個中國人每日耐心地睡覺,起床,煮米飯。
不過生活也有另一種劃分法:有時一個人突然跟我發生關係,日子也隨之湧來活水。原來自己過著多重生活。現在降臨我身邊的是德國人布克斯特胡德。幾日來很巧地不斷聽到他的作品的演奏會和討論會,關於他的資料和錄音接二連三飛到我手上。輕躺在床上的時候,CD機里也總是他的聲音,絲綢一樣的管風琴聲。這個人我深愛多時,幾乎像愛巴赫。我的生活在他的音樂里,也像絲綢一樣被揉捻,歡喜地抖動。
其實情牽總是瞬間的事——那天管風琴老師送我一張他錄的CD,開篇就是雙管風琴演奏的老布,那是BuxWV155,d小調托卡塔。開頭的音階過後,開始了細細的托卡塔,攀爬的形狀像鋒利的岩石邊緣。抬眼環視天花板之間,老布跟我的緣分瞬間鎖定。我仰面躺倒在床上,胡思亂想的都是有朝一日我也在音樂會上彈這個人的曲子,讓那絲綢和潮水一樣的幻想在音樂廳里奔涌,吞噬掉一顆少年心,哪怕只有一顆。我要把那孩子奪過來,在教堂和管風琴的幻象和“妖氛”中重鑄魂魄。那豈不妙哉。
布克斯特胡德,生於1637年,比巴赫早五十年,早得連畫像都不存,連確定的譜子都不存。如今大家對著讓人將信將疑的譜子爭個沒完,給學術刊物和會議帶來無窮的話題和論文。老布如果在世,自己也會將信將疑的。他的曲子往往在歲月里慢慢生長,跟他自己的生命一道變化長熟,自己其實也握不住走向。
雖然後來成了北德意志管風琴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布其實生於丹麥(後來那小城歸了瑞典),老爹就彈教堂禮拜,他沒上過什麼學,二十多歲承了父業,一古腦兒在教堂彈了四十年。父子兵主宰小城的音樂生活,慢慢享受著幾乎不被挑戰的名聲。呵呵,既然我們不知道什麼具體的故事,就當他們果然成功得圓滿好了,而且生活里沒有波瀾,快樂得完美。也許這都是真的。這個老傢伙在音樂上哺育了巴赫,如今我拿著兩人的樂譜慢慢比較,竟然發現老布常常更高更難。我曾經那么耐心地追尋那個時代建造的教堂和管風琴的照片,一張一張收集起來。我還認識很多在教堂彈禮拜的人,他們彈到晚年。一個中國人在這種陌生的人和生活面前不僅暗自驚奇,心裡往往裝滿憂傷,然後在憂傷中沉默。世上之不如意事也多,我天天忙得何止朝九晚五,而那來自管風琴世界的沙沙絲綢之聲,讓我覺得此生別無可戀。
忙中偷閒,要為這個人的音樂畫些小像,讓那聲音邊折射邊穿越東方人竹林幽蘭的綺思。就算是擦肩而過,到底有氣場彼此疊加過吹拂過。
二、還是說說這個人吧
我們連他的出生記錄都找不到,只有他的葬禮記錄,說他享年多少歲,才推算出生年。不過我們總算知道這樣的事實:老布是海邊長大的孩子,一生離海不遠。
當時的呂北克,社會等級森嚴。老布父親是音樂家,但地位與引車賣漿者相平。這種人的出頭之路,是找到最上層的貴族贊助人。老布繼承父業,也要小心握牢一角關係網。當時,他有七個孩子,統統找了貴族做教父教母。他的音樂活動包括給貴族們寫些小品。
當然,正經活動是教堂主日的演唱、演奏和作曲。跟巴赫一樣,布克斯特胡德也是老牌的路德會教徒,而且當時呂北克路德會是絕對主流,老布的音樂地位跟教堂地位互相加強。當時的呂北克處於文化和商業低迷時期,有人將之歸罪於路德會的大一統,也許有些道理。既然力主簡樸、節慾,社會生活單調蕭條也是必然後果。
當時呂北克有一些小教派,比如路德會內部分離出去的虔誠會,終歸敵不過路德會,所以自己的音樂也就沒那么影響深遠。天才的老布碰巧跟對了風,不然我們可能聽不到他了。不過,老布埋頭為當時的教堂活動而寫,好像並沒打算或者企圖流芳百世。他的一招一式,都老老實實地有著服務的目的。相比較而言,巴赫確實寫了不少非教堂功能性的探索之作。這都是後話了。
P46-4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