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童

球童

網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紀的法國,不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現在法國宮廷。法國國王路易十世在位時,宮廷中就經常進行這種以消遣為目的地網球運動。1358-1360年,這種供貴族玩的古式網球從法國傳入英國。此後有了一些變化,近代網球起源英國。1873年,會打古式網球的英國少校M.溫菲爾德,在羽毛球運動的啟示下,設計了一種更接近於現代的網球運動。

基本信息

網球球童

網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紀的法國,不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現在法國宮廷。法國國王路易十世在位時,宮廷中就經常進行這種以消遣為目的地網球運動。1358-1360年,這種供貴族玩的古式網球從法國傳入英國。此後有了一些變化,近代網球起源英國。1873年,會打古式網球的英國少校M.溫菲爾德,在羽毛球運動的啟示下,設計了一種更接近於現代的網球運動。
須知那時的球並非橡膠制的核心,所以擔心撿球範圍是沒道理的。但是源於他的貴族血統,使用服務人員是很容易理解的。這種傳統沿用了下來,慢慢的演化為球童。而且在現代的網球運動里,球童的使用與否和數目,直接由賽事的級別決定。一般的低級別比賽裡面甚至不設球童,越大的賽事起用的球童越多,且定時更換。
桌球、羽毛球開始的時候,就沒有那么豪華的宮廷貴族背景嘍,所以一切從簡。

足球球童


國際足聯規定:為了讓足球理念深入人心,凡國際A級足球賽事和一些重要的足球比賽,必須攜球童入場,男女不限.
據我所知,隊員所領的小孩兒是比賽主辦方或主隊在當地足球學校或國小挑選的,他們的出場是為了申明此場比賽的純淨與友好。眾所周知,小孩子在大家的印象中總是天真、純潔的,他們已成為體育競技“友誼第一”的象徵。另外,鄧小平曾經提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大概已與此有關吧……
96年歐錦賽的時候還沒有這樣的現象。似乎98年世界盃的足球比賽好像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安排,隨後就成為全球使用的一種儀式了……

高爾夫球童

球童是指在打球時為球員攜帶和管理球桿,並按照規則幫助球員打球的人;當一個球童受僱於一個以上的球員時,在發生與球有關的問題的場合,該球童始終被視為球的所有者的球童,而且他的攜帶品也被視為是該球員的攜帶品;除非該球童是按照另一球員的特定指示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該球童被視為是指示他採取行動的球員的球童,即職業球童。

球童的任務

在高爾夫球場中,球童的態度常常能夠影響到客人對該俱樂部的評價,這是因為在整個球場中,只有球童和客人相處的時間最長,他們的說話笑顏,正確的說話用語都直接影響著客人打球的好壞,所以他們的任務是多樣性的。
要點:球童不僅是整個俱樂部的運送人員,還是球場的顏面,是每一位客人的最佳諮詢者,負有促使擊球過程順暢的功能
第一點、球童是球場的顏面
1、 客人到達球場接觸時間最長的即為球童,因此客人是否能盡興而歸全都仰賴於球童的對應,讓客人能夠盡興,再次光臨應該是球場經營目的。
2、球童的表情可以左右顧客,有著不和氣和唐突球童的俱樂部是不會有客人願意光臨的,;相反,若球童總是能夠笑顏迎人,則客人下次一定還想再來,以笑顏迎客人令客人盡心,是不需要花錢而最具效果的服務。
3、 由於客人大部分一個月僅到球場一、兩次,因此總希望在球場上能以最輕鬆愉快的心情面對球童,做為一名好的球童雖說每日在球場上,但也應該令客人感受到如同前次一般的服務,所以球童每天都應保持著相同的態度服務每一位來場的客人。
第二點 球童是客人的好幫手
1、 在正規的比賽中,有關擊球事項,選手是僅能和自己的球童商量,因此,對打球者而言,球童就是唯一的戰友,所以球童必須熟知球場,從球場的設計布局、距離、果嶺的狀態及規則,打球禮儀等廣泛知識皆須具備。打球者除了自己的隊友之外是不能給予任何人忠告的,並且僅能向自己的球童請示指導。
2、 做為一名優秀的幫手是應該懇切地、適度地給予幫助、忠告,在客人要求時即便自身具備豐富知識也不要給予客人不需要的忠告,重要的是做一名令客人期待,信賴的球童
3、 自尊、自覺、節制、具有豐富的服務經驗,是一名好的幫手所應具備的。

球童一日工作流程

一、出發前:
檢查自己的外表和所帶物品
電瓶車的檢查
迎賓處迎賓
客人球桿的確認和與客人問候
引導客人至將要出發的發球
二、發球檯擊球開始:

球童球童

確認前組以走出安全區
客人發球和肅靜
第一打後球桿的保管,補沙
引導客人到球的落點
三、球道中至果嶺結束
球桿的選擇與確認
球桿的保管、推桿的確認
球位置之標示和球的擦拭、旗桿拿起
推桿的收回與保管
通知後一組
下一洞的引導
四、中場休息
確認後半場開球時間
寄託品的歸還
電瓶車的擺放
休息、吃飯
移動至發球檯
五、18洞結束
18洞結束後,感謝的話語
球桿的確認,寄託品的歸還及球桿的清洗整理
與客人告別

球童的前生後世

起源:
根據聖安德魯斯的記載,“球童”一詞背後有著非常有趣的一段故事:16世紀末蘇格蘭的瑪麗女 王非常熱衷於高爾夫,經常往返於蘇格蘭和法國兩地的她,常與當地皇室一起打球,而在法國的皇室里,貴族們喜歡讓軍隊里的軍校生“Cadet”來為他們背球包,所以當瑪麗女王1561年返回蘇格蘭的時候,就把這個詞一起帶回了故鄉。也有人說,球童這個詞最早從法語的‘lecadet’演化而來,這個詞的意思是“男孩”或者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大約在1610年的時候,這個詞開始流傳到英國,之後就被簡化成了球童(caddie)。
演變:
經過幾百年職業高爾夫的發展,職業球童已經成為了選手們的右手,不但不再是 普通僕人,而且成了選手團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個專業的有經驗的球童能夠幫助球手建立全局的規劃、每一洞的功略、能夠報出精確的碼數、判斷每一洞的線路、了解果嶺的狀態和旗子的位置,甚至還可以為選手提供心理支持、在必要的時候穩定選手的情緒等等。

球童的現狀透析

高爾夫球童高爾夫球童
內心:
球童工作既是體力活,也是腦力活,其中的辛苦和勞累如果沒有親身體會過,外人真的很難想像。不管場上是颳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客人沒喊停球童就得跟著,而且還得背上沉重的球包。一場球四五個小時下來,沒有一點服務意識是堅持不住的。可是對於大多數球童來說,最令人難以忍受的 不是身體上的遭罪,而是心理上的委屈。
收入:
人們對於高爾夫消費的逐漸趨於理性,從而改變了原來動輒拋出幾百元球童小費的狀況。目前的國內球童小費基本是50元—100元,一個球童的平均月收入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
未來:
從球童轉為球手,這是當今世界高爾夫球壇的“流行趨勢”。甚至,不少球員還會反過去客串兩把球童,目的很簡單——只有看別人打,才會看得出毛病。所以,千萬不要忽視你身邊的球童——當他們拿起球桿,說不定就會讓你顏面掃地。當然,當球童也並不意味著轉作球手這唯一的生活路徑。韋爾奇、林奇等商界以及金融界奇才,也都有過球童的經歷,這至少說明,球童生涯蘊含了成就偉大的多 重可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