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網路通信技術

1.2 2.1 2.8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Modern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叢書名: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系列叢書
平裝: 52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0575317
條形碼: 9787810575317
尺寸: 25.8 x 18.4 x 2.8 cm
重量: 880 g

作者簡介

曾華燊,研究員。1985年獲英國華僑敦大學計算機網路專業計算機科學博士。1985-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套用研究所工作,先後任該所計算機網路研究和信息系統工程部主任;1997年至今任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套用及信息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2001年任四川省網路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
1980-1985年,在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從事計算機網路協定測試技術的研究工作中提出的穿越測試法,被ISO9646列為測試OSI網路中繼系統的兩種基本測試方法之一。199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並受到國家教委和人事部表彰。1993年主持的“OSI協定標準化測試技術”研究工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持翻譯Andrew S.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2nd edition),主筆《計算機網路大全》標準篇和《開放系統互聯標準入門》第9章。最近,又提出了利用帶外信令控制技術將Internet的三層通信子網體系結構簡化為“單物理層用戶數據傳輸平面”結構,並在國際上發表了“三維以太城域網體系結構”、單物理層用戶數據傳輸平面體系結構和基於DWDM的“物理幀時槽交換技術”等論文。

內容簡介

《現代網路通信技術》共有八章,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述、典型的公用數據網、通信介質網與數字通信技術、廣(城)域網物理層協定與接口、區域網路技術、網路層等。

目錄

1 計算機網路概論
1.1 計算機網路發展歷史回顧
1.2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概念
1.3 計算機網路種類的劃分
1.4 從網路通信實例看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1.5 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
1.6 Internet
1.7 信息傳輸網向信息網的過渡
1.8 小結
2 典型的公用數據網
2.1 前言
2.2 以X.25為基礎的公用數據網
2.3 以IP為基礎的公用數據網
2.4 以ATM為基礎的網路
2.5 以幀中繼(Frame Relay)為基礎的公用數據網
2.6 窄帶綜合業務數字網(N-ISDN)
2.7 純物理層的公用通信網路
2.8 純物理層的公用通信網路(續)
2.9 無線通信網
2.10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與信息港
2.11 未來公用數字網路平台和信息網路體系結構
2.12 小結
3 通信介質網與數字通信技術
3.1 前言
3.2 物理通信介質網
3.3 數字通信技術基礎
3.4 數字基帶傳輸技術
3.5 調製傳輸技術
3.6 數字基帶傳輸信號的波形、編碼與碼型
3.7 信道復用技術
3.8 小結
4 廣(城)域網物理層協定與接口
4.1 前言
4.2 中、低速物理層DTE/DCE接口
4.3 V系列數據機與相關通信技術
4.4 數字用戶線接入技術(XDSL)
4.5 以同軸電纜為基礎的高速接入技術
4.6 atm物理層技術
4.7 小結
5 廣(城)域網數據鏈路層協定
……
6 區域網路技術
7 網路層(一)
8 Internet的網路層協定集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