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巴·土登尼瑪尊者

珠巴·土登尼瑪尊者

藏傳佛教寧瑪派大成就者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是佐欽寺的總法台。 珠巴·白瑪朗甲尊者的轉世活佛,即第五世的珠巴活佛,尊號為“珠巴·圖登次成”。 珠巴·圖登次成尊者的轉世,即第六世的珠巴活佛,尊號為“圖登·格勒甲措”。

一.歷史淵源

在那被稱為世界屋脊的中國藏地高原,有一個雪山映紅日、草地鑲鏡湖的世外桃源;這處宛如仙境的人間淨土,就是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的佐欽鄉。四川省甘孜州就是歷史上藏傳佛教寧瑪派盛行的康區,藏傳佛教的創立者蓮花生大師曾在此地的佐欽一帶閉關修行,依此修行聖地而發展起來的佐欽寺是藏傳佛教寧瑪派六大根本道場之一。
佐欽寺,漢譯又稱“竹慶寺”,藏文意為“大圓滿寺”,全稱為“佐欽(佐欽)鄔堅·禪林”。大成就者輩出的佐欽寺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北部,始建於藏曆第十一饒迥之乙丑,即公元一六八五年。這一年,藏族高僧白瑪仁增仁波切,於此蓮花生大師閉關修行聖地,自覺覺他,首創依據梵本註疏教學十三部經論的教法,講修顯密佛法及大、小五明,自然形成了四方來歸的道場,歸依信眾與寺院學風盛極一時,佐欽寺逐漸發展成為在整個藏傳佛教界聲名顯赫的大道場。 
目前,佐欽寺總寺有僧人六百多人,分寺三百多座。在歷史上,佐欽寺曾出現過十三位虹化大成就者,而且還有許多倍受尊崇的佛教大師在此地修成正果,如被譽為文殊菩薩化身的麥彭仁波切、藏傳佛教寧瑪派教證大法的集大成者巴珠仁波切等。這些千年難遇的尊者應化在佐欽寺修學與講經說法,使佐欽寺成為“大圓滿法”的教授傳承聖地。
藏傳佛教寧瑪派大成就者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是佐欽寺的總法台。佐欽寺作為寧瑪派六大根本道場之一,擁有無比殊勝的“根”、“珠”、“嶺”三大活佛轉世系統;偉大的尊者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就是這一世的“珠”系轉世活佛。“珠”系的轉世活佛,即漢譯的珠巴活佛或珠巴仁波切,不僅都是寧瑪派所有法脈的傳承宗師,而且被視為聖地(印度)大善知識那洛巴的化身。

二.殊勝的前世

聖地(印度)大善知識那洛巴尊者,為利益眾生而化現為雪地(西藏)的珠巴根勒大師。珠巴根勒尊者應化在五百多年前,是當時遊戲神通最著名的尊者,藏人都親切地稱呼尊者為“根勒哲念”,譯成漢語意思就是“西藏的濟公”。尊者為了降魔,示現神通,扔過一塊著名的降魔石。這塊降魔石至今還鑲嵌在拉薩大昭寺前殿的大柱子裡,現在人們仍然可以親眼目睹與禮拜。
珠巴根勒大師後三世轉世為洛康巴噶爾寺的大成就者,也就是噶舉派中的三位高僧大德。第四世的珠巴活佛,尊號為“珠巴·白瑪朗甲”,誕生在蒙古俄若王家中,是第二世佐欽法王居麥特確登真仁波切的兄弟。珠巴·白瑪朗甲尊者應第二世佐欽法王的邀請在佐欽寺共同弘法利生,並在佐欽寺修建了尊者的駐錫之地。從而開始了佐欽·珠巴的轉世系統,即佐欽寺“珠”系的轉世活佛。
珠巴·白瑪朗甲尊者的轉世活佛,即第五世的珠巴活佛,尊號為“珠巴·圖登次成”。尊者誕生在西康石渠縣境內,應世時是一位經常顯現捕殺飛鳥又使其生還等奇蹟的大成就者(瘋瑜伽行者)。珠巴·圖登次成尊者在年青時就圓寂了。 
珠巴·圖登次成尊者的轉世,即第六世的珠巴活佛,尊號為“圖登·格勒甲措”。尊者誕生在德格縣達貢寺附近,尊者的一生主要是協助第五世佐欽法王弘法利生,並負責佐欽寺的教務。
第七世的珠巴活佛,即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尊者的誕生有吉祥的夢示與瑞相,尊者的求法充滿驚喜與勤奮,尊者的成就顯現神奇與堅忍,尊者的弘法因緣殊勝而又不可思議。

三.誕生與求法

無比殊勝的金剛上師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於藏曆第十七饒迥土蛇年(公元1929年)誕生在大圓滿聖地德格佐欽寺附近。
第六世珠巴活佛是第五世佐欽法王曲吉多傑仁波切的上師。第六世珠巴活佛圓寂後,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的母親懷孕了。在懷孕期間,她曾夢見第五世佐欽法王對她說:“我的上師又回來了,這位偉大的尊者已經轉世投胎在你的懷中,你要好好照顧我的上師,讓他平平安安地出生。”
後來,尊者誕生時出現了種種瑞相,並被第五世佐欽法王認定為第六世珠巴活佛的轉世靈童,並賜法名為“土登多阿謝珠曲吉尼瑪”。
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從小即具菩提心出離心,充滿超常的靈性。七歲時,尊者拜貢秋桑布堪布為師,開始學習藏文與佛教知識。
尊者九歲就在佐欽寺坐床(即正式舉行確定轉世靈童身份與地位的儀式),依止澤仁洛嘎堪布為導師,學習了《入行論》、《三律儀論》、《巴珠文集》、《辛培塔依文集》、《白瑪多傑文集》和其它僧人必修的佛教課程以及有關的佛教儀軌等。對於這些深奧的經論,尊者很快耳熟能詳,成為同輩學童中的出類拔萃者。
十一歲時,在白瑪太曲洛鄧大堪布的細心指導下,尊者學習了《大圓滿隆欽寧提前行》和《大圓滿空行寧提前行·解脫善道》,並且閉關潛修完成了加行五十萬遍、《上師瑜伽》六百萬遍、《三身念修》一千萬遍、施身法十萬遍的修練;後又學習修練了《嘎瑪林貝中陰六導引》、《大圓勝慧》等無上殊勝之法。
十五歲時,在軌範師白瑪太曲洛鄧堪布、晉美洛珠堪布、白瑪曲巴堪布、白瑪澤旺堪布、澤仁洛嘎堪布等尊證前,珠巴仁波切正式受比丘戒。尊者至今以清淨心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著佛門淨戒。
此後,尊者又接受了佐欽工珠·根秋旦貝江村仁波切的灌頂,學習了《大圓滿四支精要》和《二函》;在六世尼珠土登夏智旦貝尼瑪仁波切處學習了《歷代佐欽仁波切文集》、尼扎大師全套儀軌和秋約仁增大師的儀軌等伏藏大法;在嶺珠土登夏珠赤乃仁波切門下學習了以《經》、《續》、《心》三部為主的寧瑪派前宏期經典,以及《大寶伏藏》、《麥彭仁波切全集》和《晉林九函》等;在拉加堪布處學習了《隆欽七寶藏》、《椎擊三要》、《深觀派菩薩戒》等;在土登尼扎堪布處,學習了《密續心要》;在阿旺洛布堪布處,學習了《密釋破暗三函》、《寧瑪派十萬續》以及《功德寶藏》等。

四.成就顯現

如世親大師所言:“不但持戒習經典,更要修習其要義”。尊貴的上師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在嚴守戒律的基礎上,聽聞、學習顯密經典和其它學科,以聞思之力斷除諸疑惑,並結合諸經教的要義,於佐欽聖地最殊勝的修行處--位於高原雪山中的澤仁君山洞和文殊洞等地,數年數月閉關實修《三寶總集》、《修部八法行》、《金剛薩埵》、《秘續傳承之普巴》、《熱傳承之普巴》、《心髓派之三根本》、《執著自解》、《忿怒母》、《大般若佛母》、《百尊菩薩》等無上密法,直至如法完成修法的各種要求,取得圓滿的成就。
(1)明心見性。尊者在修習徹卻(大圓滿法中的“立斷”)時,其超凡的領悟能力與成就,被其根本上師贊嘆為“所有弟子中開悟、見性速度最快的。”
(2)破瓦法的一代宗師。尊者在修習破瓦法時,僅修了七天就出現了徵兆,被其上師讚賞,並要求其他弟子以尊者的修行成就為標準。尊者的根本上師甚至表示:“凡欲求破瓦法的生者和死者們,都應在珠巴·土登尼瑪活佛處求傳為最善妙。”尊者在果洛、昌台等地傳講破瓦法時,誦經、修法與講解剛結束,在場者就紛紛出現修法成功的現象,如當下無念、當場開頂等殊勝情形,以及死者脫髮開頂等症狀。在禁止宗教活動的年代,尊者無法前往死者家中為死者念經超度,尊者就在自己家中為死者念修破瓦法,而遠在他處的死者也能脫髮開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當地信眾親眼所見,至今讚不絕口。
(3)夢中、定中親見諸佛、菩薩與祖師。尊者修證之體悟,又表現在經常於夢境中、定境中親見本尊及上師,並且得到尊者們的教授。尤其是身處逆境時,如尊者在獄中,常處於清淨定中,並於夢中、清醒時多次面見諸佛、菩薩、祖師等,得到諸多加持和開示。一次在病中,尊者正為佛法的前途擔憂時,眼前突然顯現出隆欽巴尊者,尊者說了一偈,其大意為:我的孩子不要再憂慮,現前黑暗非常之短促,似烏雲眾生業力所顯,佛日不久將照耀大地。尊者將此預言轉述給周圍的人,告訴人們佛法的盛世即將來臨,這使處在痛苦悲傷中的佛弟子們心中又升起希望與光明。
(4)逆境中的堅忍。由於康藏地區全民信教,尊者地位崇高又成就超凡,因此尊者出生之後一直過著尊貴的生活。突遇逆境,被關入牢獄,尊者卻依然保持著身心的清淨、自然;當時有人奇怪地問尊者失去往日崇高的地位、優越的生活環境,處於如此困境之中,為何依然心情愉悅並毫無怨言。尊者笑而不答,這是因為尊者一直以此困境作為對自己修為的一種磨鍊,並用自己的的行為來堅定周圍所有的人對佛法的信心。有一次,造反派為“破除迷信”,召開數千人的民眾大會,計畫以當地德高望重的佛門代表人物珠巴活佛做典型,以取得最大的宣傳效果。他們威逼利誘,要尊者當著廣大信眾的面砸毀一座佐欽寺的珍貴佛像。造反派們“開導”尊者,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破除迷信”、當眾砸毀佛像,與“舊社會徹底告別”,就可以做一個“新社會的好人”,從此走上“光明大道”;否則,就是抗拒改造,死路一條。造反派中的少數人甚至還子彈上膛,威脅說如不砸佛像就要立即拉尊者出去槍斃。在此關頭,尊者堅忍地回答說:“我是佛弟子,是學佛人,怎么能砸佛像呢?”造反派們威逼不成,惱羞成怒,狠狠地毆打尊者。當尊者被抬回住處時,眼鏡被打碎了,牙齒被打掉,嘴唇與口腔破腫,只能喝流汁食物……。但是尊者毫無怨言,保持自己的清淨、安詳與慈悲之心,並且用自己的堅忍顯現了一位佛教大師的偉大品格,從而使周圍的人增加對佛法的信心與恭敬。恢復宗教活動後,尊者對那些犯錯的當事人仍象親友一樣,不僅為他們誦經祈福,應其要求為其家人進行佛事活動,還對他們生活中的困難給予多種幫助。
(5)遊戲神通。尊者如其前世,遊戲神通的事跡很多,時常於言談、玩笑戲謔中作預言授記。特別是依妥噶法門修行而產生了經常顯現無需勞作,任運自然之殊勝證悟境界等諸多功德。由此修行之力,尊者為病人和精神患者賜予施法驅邪等加持,幫助其擺脫病魔的折磨。一次尊者外出,夜晚眾人圍坐於白色帳逢內,尊者的心子(最親近的傳法大弟子)突然發現所有的人身後都有燭光映照的影子,唯獨尊者身後的賬逢上沒有影子,而且其身體清徹透明,透過尊者的身體可見到身前的蠟燭。在2002年舉行的“大寶伏藏”灌頂法會,因會期長達兩個多月,諸大弟子一直擔心七十多高齡的尊者無法連續將灌頂堅持下來,提出將灌頂活動分成幾個階段,被尊者一口拒絕。從法會開始,尊者就每天早上7點開始主持法會,念經灌頂,往往要到晚上7、8點才結束。尊者每天坐在法王寶座上主持法會誦經灌頂,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廁所……二個多月天天如此,直到法會圓滿結束。法會的最後一天,尊者堅持要親自到台下為現場的所有僧俗信眾灌頂。諸大弟子非常擔心,因為尊者要連續4、5個小時不停地行走灌頂,他們怕尊者會體力不支,特意準備了凳子,想讓尊者稍事休息。可在整個灌頂過程中,尊者始終步履輕盈,連緊隨其後的幾位大弟子們都差點跟不上尊者的步伐,遠處的弟子見到尊者好似雙腳離地半尺騰空而行。諸如此類的事跡,還有許多,尊者不希望弟子對外宣傳,在此就略而不表了。
(6)法會瑞象。凡由尊者主持的大型佛事活動中,都會出現各種瑞相,其中朵瑪(一種糌巴做的供品)中流出甜美的甘露,天空中出現七彩雲霞與虹光是經常見到的。尊者早年在遙賽爾可西達寺為幾千僧俗信眾灌頂時,曾顯現寶瓶中灌頂的聖水用之不盡的奇蹟,為當時眾人親眼所見,那些尚在世的與會者仍對此津津樂道。2002年,佐欽寺舉行“大寶伏藏”灌頂法會,此次法會灌頂用的甘露水原本都是用桶從河裡取來的清水,經過尊者誦經與修有關儀軌加持後,這些清水變成了濃綢的甘露水,從無色轉變為有色、從無味轉變為清甜,出現了質變的奇蹟。此次法會期間,多次在晴朗的天空中,呈現日、月、星同輝的壯觀天象;與往常一樣也頻頻出現七彩雲霞,並變幻成各種神奇的圖案,如白色的雲朵變幻成白色海螺狀,在天空上旋轉。2002年,農曆六月二十五夜晚,十時左右,佐欽寺東方天空突然出現日月雙輪,並逐漸移至寺院上方,大地被照耀的一片光明,此奇景約持續了十五分鐘後,日月雙輪漸漸擴大並隱沒於無盡的夜空中。八月二十六日,“大寶伏藏”灌頂法會圓滿結束,尊者與數千僧俗弟子舉行了大會供。當會供法會進行到高潮時,在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的晴空上飄來了白色的雪花,猶如天女灑下的聖潔蓮花,與會大眾欣喜萬分,發出陣陣的歡呼。上述所有的法會瑞相,每每使法會信眾心中法喜充滿,以上事跡均為數十乃至數千出家弟子與信眾親眼目睹,由於密法的限制,尊者主持法會時的諸多殊勝事跡在此就不一一透露了。

五.法脈傳承

由於歷史的誤會,尊者入獄。入獄第一天的晚上,尊者就夢見其根本上師,根本上師告訴尊者,眼前的逆境會象雲煙一樣消散,這場牢獄之災將在三百六十天后結束;根本上師還指出尊者肩負著傳承佛法的重擔,一定要度過一切困苦,將來把寧瑪派的所有法脈延續下去。果然,一天也不多,一天也不少,在三百六十天后,尊者奇蹟般地出獄了,成為令當時各種立場的人們都大惑不解的謎。
改革開放後,佛教界百廢待興。尊者親自擔任佐欽寺住持,而當時的佐欽寺已是一片廢墟,沒有一座完好的建築。尊者主持了佐欽寺在恢復宗教活動後的第一次法會(蓮師灌頂法會),這次法會竟然就是在如此條件下舉行的:在那殘牆斷柱上支起一個大帳篷,四面雪花飛舞、寒風勁吹,尊者與僧眾們坐在草堆上,滿懷歡喜地誦經與修儀軌。第二天,帳篷就被積雪壓得破裂而倒塌下來。就在這樣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尊者與其他倖存的高僧一起領導了佐欽寺的恢復與重建工作。由於佛像(壇城)、經典與法器大量被毀,尊者憑身邊僅有的資料與準確的記憶,親自教導寺院僧人們教傳和伏藏傳承大法會的壇城畫法、金剛舞的跳法、樂譜、法器製作與使用等瀕於失傳的佛法。尊者同其他高僧一起,歷盡艱難困苦才修復了佐欽寺原有的大殿和大法堂。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寺院的其他重大的重建工作遇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障礙。尊者在閉關修法中觀到了因緣,必須建一座綠度母殿,消除各種違緣與障礙。於是,年近七十的尊者親自擔負起籌建綠度母殿的種種工作,使一座莊嚴的綠度母殿在短時間內建成開光,此後佐欽寺整個寺院的恢復、重建及弘法利生事業得以順利進行。 
尊者作為佐欽寺的總法台,先後主持寺院大法會三十餘年,每年還要為佐欽寺及其下屬的三百餘座分寺的僧人及其尊者教派的高僧與求法者灌頂,傳授寧瑪派的經典及修法。自恢復宗教活動以來,尊者先後主持大、小傳法灌頂法會數百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尊者應海內外佛弟子之請,不顧七十多歲的高齡,不辭辛勞,主持了“大寶伏藏”的灌頂大法會。藏傳佛教寧瑪派(又稱紅教、前弘派)是康藏最古老的佛教教派,也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經典、教法與修法最豐富多彩,法脈傳承最廣泛深遠的宗派。寧瑪派除了教傳(根據藏文音譯為“噶瑪”)、口傳(根據藏文音譯為“麥奧”)等傳承外,還有獨特的伏藏傳承(根據藏文音譯為“戴爾瑪”)。伏藏傳承的總集是“大寶伏藏”大灌頂。《大寶伏藏》是工珠·雲登嘉措仁波切所匯集的,即將桑傑喇嘛至德慶嶺巴之間所有百餘名伏藏大師所得伏藏經藏匯為一集,共六十二函,是藏傳佛教的獨特寶藏。佐欽寺歷史上僅舉行過二次“大寶伏藏”的灌頂大法會,其傳承是由普賢王如來傳至蔣揚欽哲仁波切,由蔣揚欽哲仁波切傳給第五世佐欽法王。第五世佐欽法王舉行了佐欽寺歷史上的第一次“大寶伏藏”的灌頂法會,傳至嶺拉·土登晨林江措仁波切;嶺拉·土登晨林江措仁波切舉行了佐欽寺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寶伏藏”的灌頂法會,傳至珠巴·土登尼瑪仁波切。而當今象尊者這樣能主持“大寶伏藏”灌頂大法會的宗師,已經寥寥無幾了。因此,此次“大寶伏藏”灌頂法會意義重大,受益佛弟子多達數千人,其中堪布、活佛數百位。其中第七世佐欽法王旦增·龍多尼瑪,昂江扎西仁波切等活佛、伍金仁真堪布,阿曲堪布等堪布數百位。這也成為佐欽寺歷史上三傳“大寶伏藏”灌頂的盛事。這也成為佐欽寺歷史上三傳“大寶伏藏”灌頂的盛事。
尊者自己在弘法利生之餘,堅持閉關修行,前後閉關達三十多年,對各種修法都精益求精。因而,尊者能夠針對不同根器、不同階段的修行人,給予相應的傳法灌頂、教授與開示;尊者對年青一代的精心培養與指教,使藏傳佛教寧瑪派所有法脈都得以傳承延續。作為藏傳佛教一代宗師,尊者不僅在末法時期承擔如來家業,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使寧瑪派的根本道場佐欽寺得以恢復,顯密佛法得以傳承,而且尊者與康藏、漢地以及海外的佛弟子都非常有緣。尊者持戒清淨、修法精嚴、智悲雙運、慈祥可親,深受各地有緣佛弟子的愛戴,真可謂德高望重、四海來歸、聲名遠播。尊者向各地各族佛弟子廣弘佛法,漢地佛弟子親切地稱尊者為“珠巴活佛”、“老上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