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體化

珠三角一體化,源自2010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召開的《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動員會,劍指珠三角一體化戰略。三大經濟圈的打造,是珠三角一體化的操作步驟。從一體化更容易著手的切入點來看,依舊是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的對接。“一體化不是等同化、同質化、一城化。”

簡介

珠三角一體化,2010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召開了《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落實動員會,劍指珠三角一體化戰略。
“加快形成‘廣佛肇’經濟圈、‘深莞惠’經濟圈和‘珠中江’經濟圈,突出在推進基礎設施和產業一體化上下功夫,以增強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在會上,廣東省長黃華華表示。
三大經濟圈的打造,是珠三角一體化的操作步驟。從一體化更容易著手的切入點來看,依舊是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的對接。
“一體化不是等同化、同質化、一城化。”會上,汪洋解釋,一體化的關鍵是打破行政區劃的壁壘,在珠三角形成有利於經濟社會資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體制環境。
從目前來看,“行政區劃是珠三角一體化最核心制約因素。”4月13日,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魯開垠對本報記者直言。不過,行政區劃壁壘的消解,“需要時間。”

實施方法

三大經濟圈在行動

珠三角一體化,將始於三個經濟圈的打造。
這三個經濟圈,包括“廣佛肇”經濟圈、“深莞惠”經濟圈和“珠中江”經濟圈。
“一般來說,經濟圈的劃分有三個標準,一是行政區劃,二是地理空間,三是產業業態的對接。”魯開垠對本報記者解釋,“而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劃分,是按照地理空間的分步來進行的。”
“珠三角一體化,需要由分解為更小的區域協作來推進。”魯開垠說。這是三大經濟圈的劃分邏輯所在。
“深莞惠”經濟圈率先有了動作。2月27日,珠江口東岸地區的惠州和深圳、東莞率先簽訂了《推進珠江口東岸地區緊密合作框架協定》(以下簡稱《協定》),協定在發展規劃等十個重點領域展開區域合作,並建立了三市黨政主要領導聯席會議制度和成立專責小組。
據透露,珠海已起草了珠海、中山和江門三市間區域合作框架性協定,三市有望於四月簽訂相關協定。
廣佛同城化協定簽訂之後,“下一步工作中,第一就是打造廣佛肇經濟圈,促進珠三角一體化。”汪洋表示。
珠三角三足鼎立的發展框架逐漸明晰,而地方早已進入操作階段。
在經濟圈內部,相對落後的地方向發達地方緊緊靠攏的思路,也非常明確。而“交通是最直接的對接”。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如此表示。
除高速公路對接之外,還包括新建東莞至惠城區的軌道交通線。
“近期,我們將加快推進跨市普通幹線公路網建設,打通斷頭路、疏通瓶頸路,推進市域縣區之間的普通幹線公路建設。”惠州市交通局辦公室主任鍾仕章對本報記者表示。
據其透露,為實現惠州與東莞的交通一體化對接規劃,惠州需要投資約900億元。
而在“廣佛肇”經濟圈中,肇慶近年經濟發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廣佛肇一體化的進展。“我們肇慶要全面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生活圈。”覃衛東對本報記者表示, 這背後,是作為“小弟”的肇慶向東邊的珠三角“大哥們”靠攏的戰略。
“力爭到2012年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全面竣工,初步建成與廣佛等珠三角核心區全面對接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覃衛東說。
《綱要》明確了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後,緊鄰西邊的江門也邁開了向珠海靠攏的東進步伐。
作為珠三角最西邊的城市,此前一直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困惑,交通先行,成為江門市決策者融入珠三角戰略最直接的考慮。
“交通一體化是江門納入珠三角一體化的突破口。”江門市委宣傳部的卓國雄對本報記者表示,“要借‘大交通’進一步融入珠三角。”
“規劃是龍頭,過去大家從各自的行政區域考慮,現在我們要側重從珠三角一體化的角度,加強基礎設施的銜接。像比較突出的路段,斷頭路將作為今年的重點。”廣東省交通廳廳長何忠友表示。

破解行政區劃壁壘

汪洋表示,珠三角一體化的關鍵是要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在珠三角形成一個有利於經濟社會資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體制環境,實現錯位發展。
而行政區劃壁壘的後果,便是“資源不能流動、交易成本高企和效率低下。”魯開垠說。
比如,“土地的使用、道路的建設、環境的保護都是由行政地區內部規劃,而不能放到珠三角的全局來考慮,這必然導致重複建設、資源浪費乃至利益的衝突、扯皮。”魯開垠直言。
如何消解行政區劃壁壘,魯開垠給出的思路是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來進行統籌規劃,“這樣下面才能按照統一的部署走到一塊。”
在近日的一次小型研討會上,廣東省體改會會長黃挺亦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的管理體制,已經成為珠三角一體化最關鍵的障礙。對此,“應該淡化行政級別的因素,按照經濟規模、人口等,分成大中小城市來給予地方相應的管理許可權。”黃挺則開出這樣的藥方,走得更遠。
“比如珠三角一些鎮,在經濟總量、人口和產業規模等方面,已經遠遠超過其它地方的一些縣級行政地區,應該得到更多的發展許可權。這樣,才能更有利於各地區之間的分工合作。”
同時,應該加強縣和區在經濟領域方面的自主權。“過去對縣區不夠重視,應該對縣放權,尤其是財權。”這是從更基層的對接來考慮珠三角城市一體化課題。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可以按照交通樞紐或者產業關係的連線度,適度進行調整行政區劃。同時形成以某個核心城市為中心,周邊發展衛星城市。”黃挺說。
汪洋還表示,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要推進珠三角各市內部的城鄉一體化。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

相關進展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2010年8月17日11時25分報導,廣東省ZF近日公布珠三角五個一體化規劃共150個項目,總投資1萬9767億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