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

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

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自1993年6月15日開始發行,到1999年7月15日,6年中共有10套10枚幣與國人見面。發行的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華南虎、朱䴉、丹頂鶴、褐馬雞、揚子鱷、中華鱘、金斑喙鳳蝶特種紀念幣裝幀而成。特種紀念幣由瀋陽造幣廠鑄造。

簡介

珍稀動物特種幣在流通紀念幣中是一個相對獨立和具有特色的題材,與其它流通紀念幣有許多不同之處:一是造幣用的材質與眾不同,該題材所有紀念幣使用的都是紫銅材質;二是面值都是5元;三是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規格都是直徑32毫米、重量為13.2克;四是其發行量均為600萬套(當時大熊貓紀念幣有200萬套在境外發行);五是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既是保護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的題材,又是環境保護題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正因為如此,這是一個超越國別和民族的共同關心的話題;六是這組紀念幣製作精美,動物圖案有的是選自名家的畫作,給人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工藝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中的動物既有天上飛的(朱䴉、丹頂鶴、褐馬雞、金斑喙鳳蝶),也有地上跑的(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還有水中游的(白鰭豚、揚子鱷、中華鱘)。按發行前後的順序分別是大熊貓(發行時間1993.6.15.下同)、金絲猴(1995.11.16)、白鰭豚華南虎(1996.12.18)、朱䴉與丹頂鶴(1998 .6.2),褐馬雞及揚子鱷(1998 .10 .23)、中華鱘同金喙斑鳳蝶(1999.7.15)。這都是動物學家如數家珍式的國寶級動物。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這組紀念幣對提高國人的珍稀動物和環境的保護意識起了重要作用。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世人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其歷史價值和作用將一再顯現出來。

現狀

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目前的市場價位相對較低,除大熊貓、金絲猴外其它幣種的市場價只有其面值的3.5倍,與低面值1元幣市場價位8-10倍相比,明顯偏低,而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的發行量只有一些低面值幣發行量(1000萬套)的60%或者不足其(2000萬套)的1/3,這就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因此,未來的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存在較大的升值空間。目前珍稀動物特種紀念幣價位偏低的原因,一是人們對其題材的重要性和收藏投資前景認識不足;二是其紫銅材質鋼芯鍍鎳或鎳質相比不易保管,觸摸後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生鏽,稍有不慎就有降低品相等級的風險;三是其面值相對較高,收藏相同數量占壓的資金大;四是因為收藏者不願輕易出手,市場上數量有限,存在一些贗品也讓人真假難辨。但是,目前其較低的價位非常誘人,適合社會各階層的口味,尤其是更適合於工薪階層投資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