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醬樂隊

珍珠醬樂隊

珍珠醬樂隊:脫胎於Mother Love Bone的珍珠醬樂隊,90年代一躍成為美國最出名的搖滾樂隊。在樂隊歌手安德魯·伍德(Andrew Wood)死於過量吸食海洛因之後,吉它手斯通·高薩德(Stone Gossard)和貝斯手傑夫·阿蒙特(Jeff Ament)重新組建了一支樂隊,同時吸收邁克·麥克克瑞迪(Mike McCready)為首席吉它手,和Soundgarden樂隊的鼓手馬特·卡梅隆(Matt Cameron)一起錄製了一盒樣帶。多虧樂隊後來的鼓手傑克·愛恩斯(Jack Irons),樣帶傳到了25歲的埃迪·維德(Eddie Vedder)手裡,他是個配音員和歌詞作者。埃迪後來後來也應邀加入了樂隊,隨著專職鼓手戴夫·克魯森(Dave Krusen)的加入,樂隊的所有成員終於湊齊了。91年初,樂隊錄製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Ten》,不過這張專輯直到8月份才發行,不久克魯森離開了樂隊,他的位置由戴夫·阿布魯澤斯(Dave Abbruzzese)代替。

介紹

珍珠醬樂隊珍珠醬樂隊
Pearl Jam的前身是九十年代初著名Grunge樂隊Mother Love Bone,該樂隊主唱Andrew Wood服用毒品過量身亡後,吉他手Stone Gossard和貝司手Jeff Ament和新加入的吉他手Mike McCready、鼓手Dave Krusen、主唱Eddie Vedder一起組建了新樂隊Pearl Jam。1991年,樂隊錄製了第一張專輯《Ten》,它在開始並未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在涅磐的經典專輯《Nevermind》的帶動下,另類搖滾開始主流化。1992年,《Ten》最終超越了《Nevermind》的銷量,成為九十年代極少的幾張多白金處女作之一。Pearl Jam華麗高雅的Grunge音樂風格在當時自成一派,更加講求整體音樂素養和對後朋克博大精深的搖滾流派的參悟。
珍珠醬樂隊珍珠醬樂隊

鼓手Krusen不久後離隊,新鼓手Dave Abbruzzese加入進來。1992年,Pearl Jam的知名度在各大電台、MTV的大力宣傳下迅速提高,並且參加了第二屆Lollapalooza搖滾音樂節的演出。Pearl Jam在圈內的怪脾氣一直是很出名的,在第二張專輯《Vs》上市前,他們不惜和唱片公司翻臉,拒不接受發行關於他們新專輯的任何錄影帶和單曲。儘管沒有進行前期宣傳,1993年的《Vs》還是很順利的成為了多白金唱片,發行一周后銷量即超過100萬張,創造了另類搖滾的又一奇蹟。1994年夏天,Pearl Jam因不滿組織方一再提高票價而取消演出計畫,並以不正當商業行為為由向法務部門起訴組織方。與此同時,第三張專輯《Vitalogy》正在緊張的籌備中。不久,樂隊開除鼓手Dave Abbruzzese,其位置由Red Hot Chili Peppers和Eleven樂隊的前鼓手Jack Irons接替。

樂隊成長

珍珠醬樂隊珍珠醬樂隊
1991年,樂隊的首張專輯也是他們的成名專輯《Ten》推出了,在Billboard專輯榜上成為亞軍。這張專輯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它和Nirvana的專輯標誌著GRUNGE浪潮的興起,使人們開始關注這種叫做“GRUNGE”的嶄新風格。此專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歌曲“Alive”,這首歌在專輯中有鶴立雞群的感覺。說實話,其它歌曲與Pearl Jam音樂的頂峰還有一段距離。
1993年,他們還推出了另一張專輯《VS》,這是Billboard專輯榜上的冠軍。擔任這張專輯製作的是從那時起一直與Pearl Jam合作至今的大名鼎鼎並且非常出色的製作人——Brendan O'brien。Pearl Jam憑藉這兩張專輯奠定了Grunge浪潮領袖的地位。在錄製這張專輯是,鼓手Dave Abbruzzese取代了原來的鼓手Dave Krusen,成為樂隊新的鼓手。我認為鼓手Dave Abbruzzese的鼓是Pearl Jam所有鼓手中最棒的。他的鼓又快又狠,乾脆利落,有他參與錄製《VS》這樣典型的GRUNGE作品,再合適不過了。《VS》比《Ten》更加GRUNGE化,其中有不少好歌,如:火爆的“Go”、揭露美國社會種族歧視的“W.M.A.”等。《Ten》、《VS》兩張專輯中他們的風格是原始的、純粹的Grunge。
1994年底,Pearl Jam推出了他們的第三張專輯《Vitalogy》。這是一張頗具試驗性的專輯。有些歌曲似乎有些離譜,如“Bugs”是一首讓人倒胃口的歌、“ Pry,to”也是叫人難以理解的另類典範。《Vitalogy》中的優秀作品也很多,如“Last exit”就是一首典型的Grunge歌曲、“Not For You”波瀾起伏頗有Nirvana的味道,此外專輯中也包含“Nothing Man”、“Better Man”這種旋律優美的歌曲。《Vitalogy》首周打進專輯榜排名173,第二周便躍升至冠軍位置。所以這張專輯也創造了有史以來上升勢頭最猛的記錄。Pearl Jam此專輯的推出,可以說是錦上添花。這時他們在事業上已經上已經是如日中天了。
面對著Pearl Jam的成功,不少人以一種充滿敵意的眼光看待他們。這其中不乏別有用心的人,他們假借地下音樂所謂的清高來指責Pearl Jam討好唱片公司、屈服於商業。這樣的人絕大多數並非不想成名、不想賺錢,而是沒有才華資本這樣。國內有人更是無聊,為了標榜其另類、有個性,也加入到其中,對Pearl Jam盲目指責。很可惜這類人就是把他們的臭嘴說得和不上了,也沒人知道他們,典型的無名鼠輩。面對這種情況,一些真正的音樂人站出來為Pearl Jam說話,這其中包括R.E.M.樂隊的主唱Michael Stipe。
珍珠醬樂隊珍珠醬樂隊
1996年,Pearl Jam推出了第四張專輯《No Code》,這是一張相當低調的專輯。整張專輯明朗的曲目不多,只有“Who You Are”在單曲榜露過面。在錄製《No Code》專輯時,鼓手Dave離開了樂隊,頂替他的是Jack Irons。雖然專輯整體風格較低調,但此專輯仍然是頗具水準的、值得一聽的。
1998年初,樂隊的第五張專輯《Yield》正式推出。由於當時《泰坦尼克》的電影原聲專輯也同時推出並且加上大力的炒作,所以《Yield》一直被壓制在亞軍的位置上,未能問鼎。雖是這樣,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張非常出色的專輯。《Yield》是Pearl Jam所有專輯中表現得最成熟的一張。(其實,從他們以往的表現看,他們也算是一支成熟的樂隊。)這張專輯裡的歌可以說首首精彩,“Brain Of J”、“Do The Evolution”是典型的Grunge歌曲,表現得火爆、狂躁、失真,“Faithfull”、“No Way“有些另類,“Given To Fly”、“In Hiding”跌盪起伏而又不失明朗的旋律。“Wishlist”則是整張專輯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旋律明朗、編曲優美、效果製作得當並且很有意境,非常耐人聯想。
1999年,Pearl Jam出版了一張現場專輯。另外,樂隊今年還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野蠻侵略時,Pearl Jam與其他樂隊、歌手合作了一張反戰專輯《No Boundaries》。
2000年,Pearl Jam再度出擊,發行了一張全新作品。應該承認,樂隊年輕時的銳氣在此專輯中淡化了,而風格趨向於柔和、穩重。此專輯在銷量上已無法與以前相比,讓人略微感到英雄暮年。也許21世紀不屬於GRUNGE,而Pearl Jam也只是90年代的搖滾英雄。
珍珠醬樂隊珍珠醬樂隊
有的藝術家天生疲憊厭世,有的最終疲憊,還有人將它刺中這些人的要害。Eddie Vedder兼有這些特徵,另外他還有著微微發顫的男中音,無懈可擊的意旨,以及在毫無詩意可言的世界中的困惑不安。

Pearl Jam的第七張錄音室專輯Riot Act表現得極其出色,專輯擁有Neil Young般的技藝,體現出Pearl Jam頑強不息的鍛造音樂的能力。 Riot Act比PEARL JAM 2000的專輯 《Binaural》在音樂形式上更加直接,平靜聖潔的歌曲'Thumbing My Way'和Nick Cave的'The Boatman's Call'一樣非常簡潔,使它成為這張專輯的亮點。 雖然Riot Act可能算不上是PEARL JAM最好的專輯或者可以說它是在形式上有著復古傾向的專輯,但它絕對與以往不同。2006年5月2日,休整了3年的PEARL JAM帶著與樂隊同名的第八張錄音室專輯回歸。專輯中的首支單曲《World Wide Suicide》首周進入Hot 100排名14,成為當周排名最好的新進單曲。

樂隊網址

http://www.pearljam.com/
http://www.pjvault.com/
http://www.sonymusic.com/art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