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賴因·馬寇斯彗星

珀賴因-馬寇斯彗星是我們太陽系內的一顆周期彗星,最初是在1896年12月9日被美裔阿根廷天文學家查爾斯·狄龍·珀賴因在美國加州立克天文台發現的。

發現

發現者:查爾斯狄龍珀賴因和安東尼馬寇斯
發現日期:1896年12月9日

在1909年之後,這顆彗星失去了蹤影,直到1955年10月19日才被捷克天文學家安東尼·馬寇斯(服務於斯洛伐克SkalnatePlesoObservatory)使用一架普通的雙筒望遠鏡再度尋獲。之後,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勒許奈天文台的利蘭D.坎寧安證實為18D。
這顆彗星最後一次被觀察到是在1969年,而從1975年起預測的回歸都未曾再被觀測到,因此現在被認為是失蹤了。

命名規則

新天體的性質在名字前加標示。若是小行星被誤認為彗星,則在名字前加A/。若為周期彗星(只周期小於200年,或者有不只一次的近日點通過確認),則加P/;非周期彗星則加C/;若無法算出有意義的軌道則加X/;若為以消失的周期彗星則加D/。

軌道特性

曆元:2002年9月3日(JD2452520.5)
遠日點距離:5.8537AU
近日點距離:1.2872AU
軌道半長徑:3.5705AU
離心率:0.6395
軌道周期:6.75a
軌道傾角:17.864°
最後近日點經過日期:2002年9月10日(未觀測到)
下次近日點經過日期(預測):2009年4月17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