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遊動雙孢菌

玫瑰遊動雙孢菌,孢囊表面光滑,只在氣絲上產生,6—8×1—1.2微米:含一縱對孢子。適溫28—37℃;45℃不生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玫瑰遊動雙孢菌
拉丁學名:Planobispora rosea
參考文獻:The ActinomycetaleS.The Jen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axonomy 。

形態特徵

孢囊表面光滑,只在氣絲上產生,6-8×1-1.2微米:含一縱對孢子。孢囊柄長1-2微米。孢囊孢子3.0-3.5×1.0-1.2微米,由橫隔分開。頂端孢子由孢囊頂端破裂而出,底部孢子由孢囊底部破裂而出,有時衝破橫隔,兩個孢子同時排出。孢囊孢子釋放後才能遊動,具周生鞭毛。

性狀特徵

蔗糖硝酸鹽瓊脂:基本不生長。葡糖天冬素瓊脂:氣絲少,白色帶粉色彩。基絲中等。甘油天冬素瓊脂:氣絲豐茂,白色帶粉色彩。基絲無色透明。無機鹽澱粉瓊脂:無氣絲。基絲粉紅色。蘋果酸鈣瓊脂:氣絲少,白色帶粉色彩。基絲貧乏,無色透明。營養瓊脂:無氣絲。基絲好,粉紅色。酵母精麥芽精瓊脂:不生長或很少。燕麥粉瓊脂:氣絲白色帶粉色彩。基絲好,粉紅色。貝氏瓊脂:無氣絲。基絲好,略皺,粉紅色。糊精消化酪素瓊脂:氣絲豐茂,棉絮狀,白色。基絲好,略皺,黃琥珀色。馬鈴薯瓊脂:無氣絲。基絲好,光滑,粉紅色。
明膠液化少。石蕊牛奶不凝固、不腖化。澱粉水解。硝酸鹽還原。不產生類黑色素。適溫28-37℃;45℃不生長。水解酪氨酸。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肌醇;不利用鼠李糖、蔗糖、棉子糖、甘露醇、纖維素。

形態描述

孢囊表面光滑,只在氣絲上產生,6-8×1-1.2微米:含一縱對孢子。孢囊柄長1-2微米。孢囊孢子3.0-3.5×1.0-1.2微米,由橫隔分開。頂端孢子由孢囊頂端破裂而出,底部孢子由孢囊底部破裂而出,有時衝破橫隔,兩個孢子同時排出。孢囊孢子釋放後才能遊動,具周生鞭毛。

代表菌株

Pb1435=ATCC23866,罕見於土壤中。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四)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