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頌[哲學教授]

王頌[哲學教授]
王頌[哲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頌,男,1971年生人。2005年起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資料

王頌,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1年生人。

199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學士、碩士。

2002年畢業於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文學博士。

2005年起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學術兼職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日本宗教學會會員、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會員、日本佛教綜合研究學會會員。

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合作研究員、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中國佛教(重點是華嚴宗歷史與哲學、宋代佛教)

日本佛教(重點是中日佛教比較研究)

學術成果

專著3種、主編2種、學術論文30餘篇。代表作品有:

專著

1、《宋代華嚴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2、《日本佛教:自佛教傳入至二十世紀》(《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3、《華嚴法界觀門校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3月。

4、《中國佛教影像集成・晚清民國》(北京卷、合著第一作者),商務印書館,2017年4月。

國內期刊論文(近5年)

1、五台山文殊信仰與華嚴初祖崇拜,《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2期,第76-88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B9《宗教》2017年第3期全文轉載。

2、華嚴之因果別義學說,《中國哲學史》2016年第1期,第110-116頁。

3、千年人謂兩風流—論《道賢論》所記名僧名士事,《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第14卷總第78期,昆明:雲南大學,第55-61頁。

4、本嵩與《法界觀門通玄記》—日本立正大學藏《通玄記》及其周邊的考察,《佛學研究》2014年總第23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第47-63頁。

5、昭如白日的晦蔽者:重議宗派問題,《佛學研究》2013年總第22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第151-164頁。

國外期刊論文

1、陽の光の下に隠されたものーー宗派問題を再び議論する,『地論宗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17年、第5-37頁。

2、Scholar-monks:AnAspectofBuddhist-ConfucianIntersectioninChineseHistory,InternationalJournalofBuddhistThought&Culture,Vol.26,No.2,pp.229-253,2017Feb.

3、宋代本嵩會通華嚴與禪:以《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門三十頌》考察為中心(中文),韓國《佛教學報》第73輯,2015年12月,9-32頁。

4、中國大陸日本佛教研究綜述(日文),《日本佛教綜合研究》第12號,2014年5月,111-132頁。

5、華嚴宗修行實踐與理論的關係(日文),《東亞佛教研究》第9號,2011年5月,75-92頁。

6、甲本《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著者考(日文),《東亞佛教研究》第2號,2004年6月,71-79頁。

7、義和《無盡燈序》與澄觀、宗密思想的關係(日文),《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期第2號,2004年3月,160-162頁。

8、義和的華嚴淨土教(日文),《東亞佛教研究》創刊號,2003年5月,48-64頁。

9、淨源注《不真空論》疏中蘊含的華嚴思想(日文),《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1期第2號,2003年3月,11-13頁。

10、僧肇《物不遷論》的思想史意義及淨源疏的思想特點(日文),《南都佛教》第82號,2002年12月,155-168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