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王霸[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王霸王霸(?—59年),字元伯,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西)人,東漢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王霸王霸

王霸(?—59年),字元伯,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西)人,東漢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新莽末,從劉秀起兵,長期戍守北部邊疆,建武三十年(54年),朝廷定封王霸為淮陵侯。永平二年(59年),因病免,幾月後去世,其子王符嗣。

新莽末,從劉秀起兵,長期戍守北部邊疆,後封淮陵侯。王霸家族世好文法,父親曾任郡決曹掾,王霸年輕時也做過獄吏。王霸不願意當這無所所作為的小吏,平素談吐舉止,慷慨有大志。其父親深以為奇,便派他遊學長安。

記載

1. 王業與霸業。語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荀子·王制》:“王霸安存,危殆滅亡。”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2. 指能成就王霸之業的人。 《三國志·魏志·陳矯傳》:“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 劉玄德 。” 宋 王讜 《唐語林·品藻》:“二賢當為王霸佐命。”

3. 王道與霸道。 宋 葉適 《兵部尚書蔡公墓志銘》:“忽語吾:‘道一爾,奚皇帝王霸之雲!’” 清姚鼐 《漫詠》之一:“王霸雜用之, 叔孫 為聖人。”

生平

劉秀等起兵,經過潁陽,王霸帶領賓客拜謁,表示願意追隨。他說:“將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願充行伍。”劉秀見王霸慷慨,不同常人,也特予禮待,說:“夢想賢士,共成功業,豈有二哉”(《後漢書·王霸列傳》)!於是王霸跟隨劉秀,在昆陽擊破王尋、王邑。然後,還居鄉里。

等到劉秀被更始帝任命為司隸校尉,路經潁陽,王霸請示父親,想再去從軍。他父親說:“吾老矣,不任軍旅,汝往,勉之”(《後漢書·王霸列傳》)!王霸又跟隨劉秀到了洛陽。後劉秀任大司馬,便任命王霸為功曹令史,帶他徇行河北。

由於形勢並不樂觀,當初跟王霸一起投靠劉秀的幾十個賓客,後來漸漸離去。只有王霸矢志不移。劉秀對他說:“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後漢書·王霸列傳》)。

王郎在邯鄲稱帝起兵,劉秀北徇至薊,王郎傳檄薊中,懸賞捉拿劉秀。劉秀派王霸到市中招募兵士,以濟燃眉。王霸到市上一說,市人認為這太過荒唐,放聲大笑,舉手揶揄。王霸慚憤而回。劉秀率部南馳到下曲陽。傳聞王郎部眾緊追在後,將士們都很害怕。接近滹沱河(在今河北省境)時,前方偵察的軍官回來報告,說河面上流浮著薄冰,沒有船隻,無法渡河。官屬大懼。劉秀又命王霸前去察看。王霸害怕驚擾部隊,帶來更大的混亂,心想,乾脆前進,被阻住再說。於是向劉秀報告:“冰堅可度。”官屬皆喜,劉秀也笑了:“候吏果妄語也”(《後漢書·王霸列傳》)。說完,催軍前進。部隊行進到河邊,河冰也已凍合,光武帝命王霸護軍過河。最後幾騎人馬還沒有完全上岸,河冰又化解了。劉秀誇獎王霸:“安吾觽得濟免者,卿之力也。”王霸謙遜地說:“此明公至德,神靈之佑,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劉秀又對官屬們說:“王霸權以濟事,殆天瑞也”(《後漢書·王霸列傳》)。當即任命王霸為君正,賜爵關內侯。

劉秀到達信陽,發兵攻破邯鄲,王霸追擊敗軍,斬殺王郎,獲得其印綬,被封為王鄉侯。

王霸跟從劉秀平定河北,經常與臧宮、傅俊同營駐紮。三人中,王霸最為關心士卒。對死者,他脫衣收殮;對傷者,他親手救養。

劉秀即位(光武帝)後,認為王霸愛護士卒,通曉軍事,可以獨當重任,便任命他為偏將軍,把傅俊、臧宮的部下合在一起,也由他統管。而命臧宮、傅俊為騎都尉。建武二年(26),光武帝改封王霸為富波侯。

建武四年(28)秋,光武帝親臨譙,派遣王霸和捕虜將軍馬武去討伐梁王的部將周建。梁王的另一驍將蘇茂帶領四千人馬趕來救援,並且先派精銳騎兵去攔截馬武的糧草。馬武前往解救,周建便從城內衝出,與蘇茂夾擊馬武。馬武倚仗著有王霸的援助,作戰時,並未傾盡全力,被蘇茂、周建擊敗。馬武率軍經過王霸營壘,大聲呼救。王霸說:“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說著,緊閉營門,堅守壁壘,不肯出援。將士們不滿意王霸這種做法,跟他爭執。王霸解釋說:“茂兵精銳,其觽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捕虜無救,其戰自倍。如此,茂觽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後漢書·王霸列傳》)。蘇茂、周建果然傾巢出動進攻馬武。馬武與之激戰了好長時間。這時,王霸營中路潤等數十將士心急如焚,群情激奮,斷髮請戰。王霸見部下銳氣已盛,便率領精銳騎兵衝出營壘,猛襲敵軍後陣。周建、蘇茂前後受敵,驚亂敗走。王霸、馬武各自歸營。

不久,敵人重新聚集兵力,到營前挑戰。王霸堅守不出,在營中設宴,犒賞將士,飲酒作樂。蘇茂命部下向營中射箭,箭密如雨,把王霸面前的酒杯都射中了。王霸依然安坐不動。部下軍吏們都說:“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王霸卻不這樣看,他說:“不然。蘇茂客兵遠來,糧食不足,故數挑戰,以儌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後漢書·王霸列傳》)。蘇茂、周建求戰未得,只好引軍趕回營壘。這天夜裡,周建的侄兒周誦在城中起事,緊閉城門,不放蘇茂、周建入城。二人只好偷偷逃遁。周誦則獻城降漢。

建武五年(29年)春,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持節任命王霸為討虜將軍。建武六年(30年),王霸屯田新安。建武八年(32年),屯田函谷關。進擊滎陽、中牟盜賊,皆平之。

建武九年(33年),王霸和吳漢、橫野大將軍王常、建義大將軍朱祐、破奸將軍侯進等率兵五萬,進軍高柳,與盧芳(匈奴所立漢帝)部將賈覽、閔堪作戰。匈奴派騎兵援助盧芳。漢軍遇雨,戰鬥失利。吳漢回洛陽,命朱祐屯駐常山,王常屯駐涿郡,侯進屯駐漁陽。璽書任命王霸為上谷太守,仍率領原部,捕擊胡虜,無拘郡界

第二年,王霸又與吳漢等四名將軍出擊賈覽,並和漁陽陳欣一起為諸軍先鋒。匈奴左南將軍率領幾千騎兵弛救賈覽。王霸等與他在平城之下連續交鋒。匈奴軍敗走,漢軍追出塞外,斬首數百人。王霸和諸將回師人雁門,與驃騎大將軍杜茂合兵進擊盧芳部將尹由,沒能取勝。

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改封王霸為向侯,增邑戶。當時,盧芳和匈奴、烏桓聯手,不斷滋事,寇盜連連。邊境大為所苦。朝廷命令王霸率領六千多弛刑徒和杜茂一起修治飛狐道,堆石布土,築起亭障,從代城(今河北蔚縣東)一直延伸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全長三百多里。王霸屢屢與匈奴,烏桓作戰,比較了解邊疆事務。他曾數次上書,提出應與匈奴和親交好,還曾提出可以從溫水漕運,以節省陸地轉輸之勞。這些事,都被朝廷採納實行。

後來南單于、烏桓歸降漢朝,北部邊疆無事。王霸鎮守上谷二十多年。

建武三十年(54年),朝廷定封王霸為淮陵侯。永平二年(59年),因病免,幾月後去世,其子王符嗣。

子符嗣,徙封軑侯。符卒,子度嗣。度尚顯宗女浚儀長公主,為黃門郎。度卒,子歆嗣。

雲台二十八將

雲台二十八將,指的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員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漢明帝劉莊在洛陽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28將的像,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姓名 官職

封侯

對應天宿 簡介
鄧禹 太傅 高密侯 角木蛟 字仲華,南陽新野人
寇恂 執金吾 雍奴侯 心月狐 字子翼,上谷昌平人
馮異 征西大將軍 夏陽侯 箕水豹 字公孫,潁川父城人
岑彭 征南大將軍 舞陽侯 尾火虎 字君然,南陽棘陽人
賈復 左將軍 膠東侯 氐土貉 字君文,南陽冠軍人
吳漢 大司馬 廣平侯 元金龍 字子顏,南陽宛人
蓋延 虎牙大將軍 安平侯 虛日鼠 字巨卿,漁陽要陽人
陳俊 琅邪太守 祝阿侯 畢日鳥 字子昭,南陽西鄂人
臧宮 城門梭尉 郎陵侯 壁水狳 字君翁,潁川郟人
耿弇 建威大將軍 好畤侯 房日兔 字伯昭,扶風茂陵人
銚期 衛尉 安成侯 井木犴 字次況,潁川郟人
王霸 上谷太守 淮陽侯 鬼金羊 字元伯,潁川潁陽人
祭遵 征虜將軍 穎陽侯 斗金牛 字弟孫,潁川潁陽人
任光 信都太守 阿陵侯 柳土獐 字伯卿,南陽宛人
李忠 豫章太守 中水侯 星日馬 字仲都,東萊黃人
萬修 右將軍 槐里侯 獐月鹿 字君游,扶風茂陵人
邳彤 和成太守 靈壽侯 翼火蛇 字偉君,信都人
劉植 驍騎將軍 昌成侯 軫木蚓 字伯先,巨鹿昌城人
耿純 東郡太守 樂光侯 室火豬 字伯山,巨鹿宋子人
朱佑 建義大將軍 融侯 斗木獬 字仲先,南陽宛人
景丹 驃騎大將軍 櫟陽侯 女士蝠 字孫卿,馮翊櫟陽人
王梁 河南尹 阜成侯 昂日雞 字君嚴,漁陽要陽人
杜茂 驃騎大將軍 參蘧侯 參水猿 字諸公,南陽冠軍人
馬成 中山太守 全椒侯 胃土雉 字君遷,南陽棘陽人
劉隆 驃騎將軍 慎侯 麥金狗 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
傅俊 積弩將軍 昆陽侯 嘴火猴 字子衛,潁川襄城人
堅鐔 左曹 合肥侯 危月燕 字子汲,潁川襄城人
馬武 捕虜將軍 楊虛侯 奎木狼 字子張,南陽湖陽人
雲台列將32人,前28人為開國功臣,上應28宿,另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伏波將軍馬援女兒為明帝皇后,為避嫌未將其列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