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力學家]

王鐸[力學家]

王鐸,1920年4月1日出生於河北省深澤縣,1942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土木系,新中國成立後即奔赴東北地區參加工作。1950年到哈工大任教,歷任理論力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56年,王鐸先生被聘任為副教授。1958年,他參與創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力學專業,並擔任專業委員會主任。1978年,王鐸先生晉升為教授,並當選為中國力學學會理事。1981年王鐸先生被聘任為我國固體力學學科首批博士生導師。2018年1月11日8時1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山東榮成逝世,享年98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王鐸王鐸
1920年4月1日 生於河北省深澤縣。

1938—1942年中央大學土木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42—1945年 任重慶中央衛生實驗院與中央水利實驗處職員。

1945—1950年 任漢中漢興中學教員。

1950—1956年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員,1952至1956年任理論力學教研室副主任。

1956—1957年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進修。

1958—1981年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數理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1961—1981年 任理論力學教研室主任。

1962—1991年 任教育部工科理論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工科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小組委員。

1978年— 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力學學會第一、第二屆理事,黑龍江省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常務委員。

生平概況

王鐸王鐸
王鐸,1920年4月1日出生於河北省深澤縣一個漸趨衰落的書香世家。中國小期間,由於家庭生活困難,又身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欺壓,王鐸從小就立下了強國富民的志願。在父輩的教導和影響下,他酷愛科學,特別是數學物理。國中時,他不滿足於學校僅有的詩經論語等古文教育,常去北京圖書館自學科學知識。高中時,進入西北臨時大學附屬中學學習,這是北京國立師大附中內遷的學校。該校師資水平高,管理嚴格,王鐸在這裡受到了良好的理科教育,在全國統一考試中名列前茅。193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中央大學土木系學習。當時,他的家鄉已經淪陷,王鐸作為流亡學生,生活極端艱苦,國讎家恨更激起他學習的熱情。1942年,王譯大學畢業,為了全家三口人的生計,他輾轉在重慶漢中等地,當過中央衛生實驗院與中央水利實驗處的職員。1945年,到漢中漢興中學任教,併兼任過一些私立中學的課程。在沉重的課時和微薄的工資條件下,王鐸仍然抓緊時間自學不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看到了振興中華的希望,欣喜若狂。漢中剛一解放,他就自願奔赴東北這個老解放區和新中國的工業基地,決心發揮自己的特長,報效國家。

1950年,王鐸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任教,1952年擔任全國第一個理論力學教研室副主任。他從頭學習俄語,並協助蘇聯專家培養研究班教師和進修教師。1956年,王鐸被聘任為副教授,並派往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進修。在這一段時間裡,王鐸一方面如饑似渴地學習新事物;另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並在板殼穩定性研究方面嶄露頭角,發表的學術論文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1958年,他參加創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力學專業的工作,擔任專業委員會主任。1961年起,他擔任理論力學教研室主任,並於1962年被教育部聘任為工科理論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正當他全力推動工科力學基礎教學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受到不公正的衝擊和批判,全家被遷到黑龍江省五常縣農村落戶。1972年,王鐸由農村返回學校。他毫無怨言和怠惰,對祖國始終充滿信心。當時學校尚未複課,他抓住學生尚未到校的時機,帶領教師到工廠找課題,在實踐中接觸到國外新興的斷裂力學學科。他敏銳地認識到這門新學科對工程設計的重要作用。作為教師,他有責任傳播新知識,作為力學工作者,他有迫切進入這一新領域做研究工作的願望。他急切地、夜以繼日地查閱文獻資料,編寫講義,在國內各地多次舉辦講座和短訓班,傳播斷裂力學知識,他是國內倡導斷裂力學研究和套用最早的專家之一。他帶領的斷裂力學研究組在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方面曾多次獲得科技進步獎。多年來,王鐸本人在彈性動力學動態斷裂力學和巨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斷裂力學等研究領域都取得重要的理論研究成果。1978年,王鋒晉升為教授,並當選為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在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第一年,他就一次招收了6名碩士研究生,並親自精心地指導他們的學習。1981年王鐸被聘任為固體力學首批博士生導師,198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被批准設立博士後流動站。

王鐸熱愛黨、熱愛祖國,積極參政議政。1951年,他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曾任哈爾濱市民盟宣傳部長,還擔任了黑龍江省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常務委員。1980年,他以60歲高齡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王鐸為人正直,毫不虛誇,一貫埋頭乾實事。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善於團結、帶領大家一道工作。他嚴謹的治學作風和獻身教學、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們樹立了楷模。在他的帶領下,近20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連續被評為校、省和部的先進集體。為了表彰王鐸的貢獻,1980年,他被授予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1984年,又被授予航天工業部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

主編教材

王鐸[力學家]《理論力學》

王譯在高等學校執教逾40年,作為一個國內有名望的力學專家、老教授,他一直承擔理論力學教學工作。他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基礎,至關重要,而理論力學又是培養工科技術人才必修的基礎課程,其教學質量的好壞關係著最大多數學生今後的發展能力。因此,他極力主張應由學識水平最高的老教授親自從事本科生的基礎課程教學。他身體力行,承擔教學任務。當他年近70歲時,仍然積極登上講台為本科生講授理論力學,這在國內是很少有的。

王鐸是中國第一任工科理論力學教材編委、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小組成員,他積極參加有關全國的理論力學教學研究工作,廣泛聯繫全國的同行教師,特別是東北地區的理論力學教師,並且認真地為全國理論力學教師學習班講課,以提高廣大基礎課教師的業務和教學水平。一次在無錫市暑期學習班上,他冒著39C的高溫,帶著滿頭痱子為國內理論力學教師講課,使參加者深受感動。

王鐸教學十分認真,無論面對本科生、研究生,還是校外教師;無論是新課,還是舊課,他上課時都備有書寫整齊的講稿。他的講課內容深入淺出,條理清晰,言簡意明,板書更是工整精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講課風格,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講課效果最佳的教師之一。凡是聽過王鐸講課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哈爾濱工業大學前校長李昌認為聽他的講課是一種享受。國務委員宋健說:“王鐸老師的講課使我終生難忘。”

王鐸非常重視教材編寫工作,深知教材影響面廣,一本好教材將使千千萬萬讀者受益。他認為,建國初期傳播的蘇聯理論力學教材固然有它的優點,但我們仍然應該有結合中國實情的自己的教材。科學和生產是發展的,因而教材要反覆修訂、千錘百鍊,並適應各類培養目標的學生的要求。他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並結合國內理論力學教學情況,主編了全國工科通用的《理論力學》教材。該書為國內多數高校採用,先後修訂了四版,發行了約70萬套,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理論力學教材。1988年,這本書被評為國家優秀教材,是獲獎中唯一的一套理論力學教材。他還主編或指導編寫了《理論力學習題集》《理論力學習題選集》 《理論力學解題指導及習題集》 《理論力學學習指導書》等,共約200多萬字,全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後向全國發行。這些書形成了一套較高質量的、系列配套的理論力學教材,為國內工科理論力學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成果

王鐸在60年代從事板殼理論研究,他採用兩個參數,用攝動法求解了扁誰殼均壓失穩的問題。他的這一工作成果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重視。70年代初,他抓住契機,帶領中年教師在中國較早地開展了斷裂力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研究和套用,並在國內廣泛傳播其基礎知識。斷裂力學是傳統力學與材料、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綜合性邊緣科學。傳統力學認為結構一旦出現裂紋就不宜使用,但是,先進的檢驗手段卻越來越多地發現各種結構普遍含有裂紋,這就應該按斷裂力學的新觀點來評定含裂紋結構的可用性以及剩餘壽命,從而對焊接鍛壓等工藝過程和使用環境提出新的要求。王鐸和他的同事們承擔了工程結構有關斷裂分析的許多課題,取得了實際效益。他領導的“紅四飛彈發動機殼的斷裂安全分析”,先後兩次獲得航天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他參加的“壓力容器缺陷評定標準”,於1984年獲得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王鐸在學術研究中才思敏捷、作風嚴謹,並善於捕捉國內外研究的新趨勢。他與杜善義合寫的論文《關於複合型最大應力準則的修正準則》於1980年在美國召開的第二十一屆“結構、結構動力學與材料”國際會議上發表,這是中國“文化大革命”以後首次進入國際學術界的力學論文之一。在斷裂力學靜態問題研究的基礎上,王鐸很快又致力於動態斷裂力學新領域的研究,得到的主要成果有:

1.Ⅲ型裂紋突然停止分三叉的自相似問題解。實驗證實,裂紋分叉不止兩支或是一支斜叉,而是有多叉情況;

王鐸[力學家]陶瓷

2.引入動態傳遞矩陣,將層狀介質中界面裂紋受彈性波散射問題歸結為復奇異積分方程,套用圍道積分求解付氏反演,再用正交函式展開求得數值解,避免了某些作者直接求積的錯誤結果。對於周期性共面界面裂紋和含有非共面多個裂紋的彈性波散射,選用了一種裂紋尖端閉合模型,消除了裂紋尖端的振盪奇異性;

3.研究了在圓柱殼中含有環向裂紋和圓柱殼與外層介質間有環向裂紋的彈性波散射問題;

4.將非局部理論套用於動態斷裂,研究了穩態裂紋的一般解和靜止裂紋受衝擊力的回響,得出了裂紋尖端的應力場,消除了裂紋尖端有奇異性的不合理現象。

80年代末,王鐸又以金屬基複合材料和陶瓷等工程新材料為背景,開展了巨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斷裂問題研究,他們用下限法求出含微孔材料的屈服軌跡,並用以求解金屬材料的剪下失穩,得出的結果比現有實驗結果更符合實際。他還套用隨機點場理論研究含隨機夾雜物的非均勻介質,對於陶瓷等複合材料能計算出合理的結果。

在總結研究工作成就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王鐸編寫了《斷裂動力學》和《金屬斷裂機理》兩本專題講義。此外他編著了《斷裂力學》 ,此書1982年由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後,1989年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其重新修訂的《斷裂力學》(上冊)。

培育人才

王鐸[力學家]彈性波

王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一個理論力學教研室的組建者,擔任該教研室主任達數十年之久,在教研室的建設和人才成長方面,他嘔心瀝血,身教言教,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教學、材料、科研三結合的高級教學人才。

他親自組織並參加新教師的預講和聽課,對他們既熱心幫助,又嚴格要求。曾經有一位理論力學新教師主講對點的運動學的一個章節,在開課前,王鐸竟連續主持了三次試講才滿意放行。他重視教學法研究,定期組織教師研討教學大綱,組織教師互相聽課,並多次為教師做示範講課,傳授教學經驗。在王鐸的帶領下,理論力學教師在校內一直保持優秀的教學效果。

他在主持修訂全國通用教材《理論力學》的二、三、四版時,有計畫地吸收了有經驗的教師,對每個章節進行審查修改,反覆討論,分頭執筆,最後由王鐸對全書逐字逐句修改定稿。他主持編寫的《理論力學習題集》(後增編為《理論力學解題指導和習題集》)則是組織了國內6個院校的教師,充分發揮各位教師的才智,集體編寫,親自把關,定稿出版。他還鼓勵中年教師執筆編寫了《理論力學學習指導書》《少學時理論力學教材》以及《理論力學習題選集》等,書稿初成,他又主持全教研室教師進行討論,最後親自負責修改、定稿,以保證書稿質量。在王鐸的指導和幫助下,教研室內形成了一個由老年和中年教師組成的教材研究和編寫梯隊,保證了教材編寫、修訂的連續性。

王鐸總是以不斷求新又實事求是的治學作風帶領教研室全體同志把教學與科研結合起來。從1978年至1991年的10多年間,由王鐸親自指導的碩士生有26名、博士生16名、博士後3名。多年來,他一直堅持開展每周一次的學術活動日活動,組織研究生和有關教師參加,互相交流、討論研究工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王鐸學風民主,毫無學者架子,他尊重別人,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他經常介紹國內外研究工作的新動向和新思想,提出新問題,啟發大家在高的起點上向新的領域進軍。他為研究生選擇了在層狀介質中界面裂紋受彈性波散射、非局部理論在動態斷裂力學中的套用、含微孔材料的力學性質、含隨機夾雜介質的隨機點場研究等學科前沿課題,給他們開出有關的講座,帶領他們一步一步地進入新的研究領域。在王鐸的教導下,他的碩士研究生有24%考取了博士生;他的博士研究生有70%進入博士後。據不完全統計,他的研究生們已在國內外權威性雜誌上發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不少論文是王鐸的主意並在他的指導下完成的,署名時他卻把學生排在前面,鼓勵他們去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才能,承擔更多的工作。他的學生在國內外著名專家領導的博士後工作中,普遍受到專家們的稱讚,其中一名被評為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多年來,王鐸培養的高級技術人才在全國各地發揮了骨幹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他所在的理論力學教研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把一個以前一直單一從事本科基礎課教學的理論力學教研室建設成為一個以理論力學教學為主體,實行教學與科研、教學與教學研究、教學與教材編寫相結合的,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教學的,新型和全面發展的理論力學教研室。以王鐸為首,大家把上述成果總結為“在全面建設教研室的過程中保證高質量本、專科教學的機制”。為了表彰王鐸和他的理論力學教研室,1990年國家教委授予他們“教學成果優秀獎”;黑龍江省授予他們“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主要論著

王鐸[力學家]《力學學報》

1王鐸.在均布荷重作用下圓錐形扁薄殼喪失穩定性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1958(3).

2王鐸主編.理論力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3王鐸主編.斷裂力學.廣西:廣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王鐸主編.理論力學解題指導與習題集(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5王鐸等.含有隨機夾雜的統計非均勻彈性介質參數的分析.固體力學學報,1989,10(3).

6王鐸等.層狀介質中多個非共面Griffith裂紋的彈性波散射問題研究.力學學報,1990,22(6).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的力學家和教育家、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學科奠基人之一王鐸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1月11日8時18分在山東榮成逝世,享年9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